邵艷紅
非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是非謂語動詞的考查難點。如何確定時態(tài)和語態(tài),往往是考生感到頗為困惑的問題。本文就此做點探討,以期對于考生有所幫助。
1. 非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
所謂非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指的是非謂語動詞動作與句子的謂語動作在時間上的先后關系,有時也指非謂語動作與說話時間的先后關系。非謂語動詞不同的形式分別表示不同的時態(tài)。具體情形如下:
(1) to do / to be done (不定式一般式):在謂語動作(說話時間)之后發(fā)生。
(2) doing / being done (現(xiàn)在分詞一般式):與謂語動作(或說話時間)同時發(fā)生。
(3) done (過去分詞),to have done / to have been done (不定式完成式)以及having done / having been done (現(xiàn)在分詞完成式):在謂語動作(或說話時間)之先發(fā)生。
2. 非謂語動詞的語態(tài)
2.1 非謂語動詞的語態(tài)的概念
非謂語動詞的語態(tài)是指非謂語動作與它的“邏輯主語”之間的主被動關系。非謂語動詞雖然不作謂語,但依然保留著動詞的特征,就是動詞表示的動作一定有“執(zhí)行者”,及物的動作會有一個“承受者”。非謂語動作的執(zhí)行者和承受者就是非謂語動詞的邏輯主語。
2.2 非謂語動詞的邏輯主語的確定
這與非謂語動詞在句子里作什么成分有關,也與它們的復合結構有關。具體說來,非謂語動詞的邏輯主語的確定依據(jù)如下:
(1) 如果非謂語動詞在句子里作“狀語”“賓語”“表語”,它的邏輯主語就是句中主語。
(2) 非謂語動詞在句中作定語和補足語的時候,邏輯主語分別是被修飾詞和被補足的詞。例如,“Nobody is allowed to spend the night out of school.(任何人不得在校外過夜。)”中,“to spend the night out of school”是補足語,被補足詞nobody是邏輯主語。
(3)復合結構中,邏輯主語是結構內(nèi)表人表物的詞。
例如,“Weather permitting, we will go for an outing this weekend. (天氣允許的話,我們周末去郊游。)”中,Weather permitting叫做獨立主格結構。獨立主格結構也是一種復合結構。weather是permit的邏輯主語(執(zhí)行者,故用現(xiàn)在分詞的主動式)。
2.3 非謂語語態(tài)的解題技巧
若邏輯主語是非謂語動作的執(zhí)行者,非謂語動詞(不定式、動名詞、現(xiàn)在分詞)用主動式;若是承受者,用被動式或過去分詞(見如下表格)。
2.4 非謂語動詞語態(tài):例外情形
關于動名詞上面講到,若邏輯主語是非謂語動作的執(zhí)行者,用不定式、現(xiàn)在分詞、動名詞的主動式;若是承受者,則用它們的被動式和過去分詞?,F(xiàn)歸納幾種例外情形。
(1) 關于動名詞
動名詞在下面兩種情況下,雖然與邏輯主語之間存在被動關系,卻需要使用主動式:
a. 介詞worth之后
b. 動詞need, want, require, deserve之后
(2) 關于不定式
不定式即使與邏輯主語之間存在被動關系,下面兩種情況下,需要使用主動式:
a. 形容詞之后
b. 不定式在所在的句子中可以找到兩個邏輯主語,一是承受者,一是執(zhí)行者。如只有一個作為承受者的邏輯主語,則必須使用被動式。
c. 動詞blame用法特殊,表示“歸責”時,用不定式主動式。
(3) 關于過去分詞
過去分詞常表示“被動”,它的邏輯主語一般是它的承受者。但是,有兩種情況需要注意:
a. 不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只表示“完成”,不表示“被動”,因為不及物動詞沒有承受者。
b. “ed形式,主動含義”。這是非謂語動詞命題熱點之一。這類過去分詞可分為兩組:
A組:absorbed in, devoted to, dedicated to, committed to, applied to; engaged in, involved in, buried in, lost in, occupied in, employed in
這組過去分詞含義基本相同,都表示“專注于”某事。
B組:determined、concerned、convinced、seated、dressed、
prepared、lost、stationed、located/situated、faced with、opposed to、exposed to
這兩組過去分詞通常的考查方式:作狀語、定語、補足語。上述兩組過去分詞之所以有“主動含義”,是因為,A組的全部、B組的大部分都可以接反身代詞作賓語,動作的執(zhí)行者與承受者合二為一。但如果后面接反身代詞(或其他承受者),這些動詞就要使用現(xiàn)在分詞。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響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