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
摘要:目的:研究在麻醉學教學中應用多模式融合教學法教學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內我院麻醉科接收的實習生60例為研究對象,按教學模式差異將其分為對照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納傳統(tǒng)教學模式,觀察組實施多模式融合教學法;對比分析教學效果、實習生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掌握程度。結果:經對比,觀察組教學效果明顯較對照組好,教學成績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度96.6%,對照組80.0%,數據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麻醉學教學中應用多模式融合教學法教學的效果顯著,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麻醉學;臨床實習;多模式融合教學法;教學效果;帶教質量
眾所周知,臨床教學屬于醫(yī)學教育重要組成,也是綜合訓練實習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重要項目;目前我國麻醉學專業(yè)教育仍處于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階段,加之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效果欠佳,所以導致教學質量嚴重受到影響。因此如何培養(yǎng)高素質麻醉學人才是臨床麻醉學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1]。本文旨在研究將多模式融合教學法教學運用于麻醉學教學中的效果,現做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抽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內我院麻醉科接收的實習生60例為研究對象,按教學模式差異將其分為對照和觀察組,對照組:女男比例為25:5,年齡20-30歲,平均(27.22±1.36)歲;觀察組:女男比例為28:2,年齡21-30歲,平均(27.35±1.36)歲;對比分析60例實習生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統(tǒng)計學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教學模式:嚴格按照本院規(guī)章制度和相關流程開展教學,例如帶領實習生巡視病房等。
觀察組:實施多模式融合教學法:(1)應用動畫等多媒體技術提升教育資源水平,確保麻醉學相關知識以多層次、高水平的形式展現,確保實習生掌握并了解麻醉學知識和操作時加深印象。(2)在實際授課中可以將臨床急救技能分步驟詳解:①老師做,實習生看;②老師邊做邊講解步驟,實習生看;③老師做步驟,實習生照做;④實習生做步驟,老師點評。全面培養(yǎng)實習生臨床操作技能。(3)(4)小組討論:在大課講授中提出相關問題,要求實習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小組成員利用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在下次授課中體溫。(5)情景模擬:將典型病例進行優(yōu)化,整合為情景模擬病例,老師指導教學,可選擇實習生進行點評[2-4]。
1.3觀察指標及具體評價標準
1.3.1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教學效果;主要從實習生各項評分(開放傳統(tǒng)思想觀念、自身求知欲、鍛煉系統(tǒng)化歸納能力、認知成熟[5])來對比;
1.3.2對比分析教學后實習生對麻醉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情況;評價表為本科室自制,評定等級:優(yōu)秀、良好、較差;(優(yōu)秀+良好)/總例數*100%=總優(yōu)良率。
1.4統(tǒng)計學
各觀察數據中連續(xù)性變量資料用( )表示,t檢驗,定性資料用(n,%)表示, 檢驗。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分析,組間差異顯著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分析教學效果
經對比,帶教前教學效果各項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帶教后教學效果各項評分均有所提高,觀察組實習生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兩種模式下教學效果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對比分析教學后實習生對麻醉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情況
經對比,觀察組掌握度96.6%,對照組80.0%,觀察組實習生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明顯較對照組高,數據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麻醉學涵蓋了生理學、人體解剖學、藥理學等眾多基礎醫(yī)學課程,并且麻醉學屬于一門對臨床實踐要求極高的學科。臨床證明:在麻醉工作中,常會遇到各種突發(fā)意外以及危急重癥情況,所以需要麻醉醫(yī)生迅速作出判斷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在上述背景下,就要求麻醉專業(yè)實習生具備熟練的理論知識,更要理論結合實踐,從而在緊急情況下正確操作[6-7]。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效果欠佳,并且一直沿用“講授式”模式教學,所以導致學生主動性較差,并且教學內容沒有與實際聯系起來,造成學生出現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現象。而多模式教學法便能很好的彌補上述缺陷,在多模式教學法中,臨床急救知識技能、生命體征監(jiān)測、危重患者緊急處理等措施均為教學內容,將上述內容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表達出來,不僅讓學生獲得理性知識,還能加深理論知識記憶[8-10]。
綜上所述,在麻醉教學中應用多模式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實際運行效果均符合當代實習生特征,可提高實習生自學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因此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吳志林,武慶平,陳慶紅,等.多模式融合教學法提高臨床麻醉實習教學質量的探討[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3(24):13-15.
[2]梁啟勝,李玉珍,朱晨晨,etal.PBL教學法應用于麻醉醫(yī)學生臨床實習的效果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8.12(2).299-301.
[3]莫永芳,伍業(yè)冬,杜娟嬌,等.PBL教學法在臨床麻醉學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探索[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19(1):116-118.
[4]陳慧,鄭雪,張益.Seminar模式在麻醉學專業(yè)本科學生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7.23(7):95-96.
[5]謝麗萍,代志剛,張玲玲.臨床麻醉學實習帶教體會及對教學改進的建議[J]. 教育教學論壇,2016.25(22):31-32.
[6]孫永興,熊軍,王惠軍.PBL聯合案例分析教學法在麻醉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25(11):1437-1438.
[7]徐光紅,高敏,方衛(wèi)平.淺談雙語教學在留學生麻醉學實習帶教中的體會[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3):1820-1822.
[8]高家林,夏禮斌,陸美琴,等.PBL、CBL及LBL三法融合在內分泌科臨床見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7):1220-1223.
[9]紀維,高巨,龍豐云,等.雙模式教學在麻醉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23(3):113-114.
[10]李鴻濤,馬靜,馬斌林.多種教學方法在腫瘤外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