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淼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切口感染的影響因素以及護理對策。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手術室切口感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為40例,其中對照組利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利用綜合護理。對比兩組切口感染控制情況,分析影響患者手術室切口感染的單因素。結果:觀察組的切口感染控制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手術室切口感染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干預,良好的控制患者切口感染情況,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值得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切口感染;影響因素;護理對策
手術切口感染屬于手術中較為常見且多發(fā)的一種并發(fā)癥,一旦惡化會出現(xiàn)切口撕裂,可能會產(chǎn)生組織炎癥病變,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因此,要針對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加強管理,分析手術室影響因素,掌握影響因素,實行護理干預,降低并發(fā)癥出現(xiàn)率。為了更好的研究手術室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與護理對策,我院將選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手術室切口感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手術室切口感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為40例,其中對照組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為(45.9±2.4)歲;觀察組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20-76歲,平均年齡為(45.9±2.6)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未有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利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利用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1.2.1術前準備
護理人員要在手術展開之前充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進行評估,大力掌控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的因素,在術前的備皮當中保證皮膚的完整性。
1.2.2消毒工作
患者在層流室中展開手術時,護理人員要預先利用濕壓滅菌法,為耐高溫的器材以及耐濕的敷料展開消毒滅菌,采用低溫等離子或者是環(huán)氧乙烷的方法對其他的物品展開無菌處置[1]。
1.2.3減少手術參觀人員
保證手術的參觀人員控制在科學合理范圍中,特別是對于切口大、手術時間久的手術。針對必須需要參觀的人員,在進入手術室之前要嚴格進行消毒,穿好無菌手術服,盡可能的減少參觀的時間。
1.2.4嚴格控制手術時間
手術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清潔患者全身的皮膚與視野皮膚。臨床護理工作者要掌握好專業(yè)知識,將各項儀器設備等耗材準備好[2],積極配合麻醉醫(yī)生以及主治醫(yī)生的工作,防止出現(xiàn)失誤,嚴格控制好手術時間。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切口感染控制情況,分析影響患者手術室切口感染的單因素。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使用SPSS20.0來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利用P<0.05來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切口感染控制情況
兩組患者切口感染控制情況詳細見表1。
2.2影響切口感染手術室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手術室切口感染單因素具體包含手術持續(xù)時間、手術性質與地點、是否接臺、是否存在參觀人員,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切口感染影響因素包含下面幾方面:第一,患者年齡大,免疫力低。經(jīng)過外部刺激后抵抗力下降,術后切口感染出現(xiàn)率增大。第二,患者運動量少、新陳代謝慢、營養(yǎng)補給弱或者營養(yǎng)不良都可能出現(xiàn)切口感染;第三,對慢性疾病患者來講,術后切口愈合能力與不存在慢性疾病患者相比更緩慢,容易出現(xiàn)切口感染;第四,患者長時間住院,身體功能減弱,反應緩慢,容易出現(xiàn)切口感染;第五,不同手術類型導致患者體內(nèi)病灶感染接觸情況存在差異,實際手術操作當中,如果深度不同,那么感染幾率也會不同[3]。
總之,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因素較多,包含患者年齡大、抵抗力弱、運動量少、慢性病患者切口恢復速度慢等。針對手術室切口感染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干預,良好的控制患者切口感染情況,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值得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梅娟.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24):56-58.
[2]陳小璐.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20):286-287.
[3]陳進美.手術室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預防護理對策[J].智慧健康,2018,4(0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