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強
摘 要:朗讀是學生整體語文素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強調(diào)的就是朗讀的重要性。朗讀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口頭表達技能,也能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主動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朗讀 激發(fā)感情 朗讀的指導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朗讀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句式,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從中受到品德教育,審美教育。可以說,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啊,我們語文教師只要充分擺正朗讀的地位,明確每一次的朗讀目標,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的朗讀訓練,行之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我們的朗讀必將會真正地點亮我們的語文課堂,在這喧囂的世界,獨自綻放其本色美,猶如"靈秀之泉"源源不斷地滋養(yǎng)著每個學生純凈的心田!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朗讀訓練呢?由此可見,朗讀是一項基本功。既然是基本功,就要加強訓練。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朗讀訓練呢?
一、朗讀的目的要明確恰當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基本功。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但要考慮不同年紀的學生有不同的朗讀要求,而且還要認真地設計好每一課的朗讀要求,也就是為什么要讀,讀后要達到什么目的,什么時候進行理性朗讀,什么時候進行表現(xiàn)性朗讀。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目標、課文特點、學生實際等因素來做細致而科學的分階段的安排朗讀。
一般來說,初讀課文的時候,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了解主要內(nèi)容,朗讀的目的基本要求是:正確流利;分段講讀課文時,朗讀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從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常采用的“生活回憶法”很奏效。做法是,朗讀前引導學生回憶、聯(lián)想其記憶中相關的印象、經(jīng)驗,以達到共鳴。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朗讀前引導學生回憶之前春游萬綠湖時的優(yōu)美景色,學生馬上想到那清澈見底碧綠的萬綠湖,還有秀麗多姿的山。一下子,課文中漓江水的形象在頭腦中鮮明起來,活動起來,朗讀時,學生的感情恰到好處。
二、朗讀時要激發(fā)學生的感情
朗讀,是閱讀教學常見的一種訓練方式,也是誘發(fā)學生情感的一種手段。教學中,要重視指導學生的朗讀,恰如其分地把握語句的音調(diào)、語速、停頓、重音、輕音等朗讀基調(diào),把文章的韻味讀出來,特別要有機地選擇感人情節(jié)或者重點部分指導學生朗讀,它有著傳導情感激發(fā)情感之功效,達到情感的升華。如《爺爺?shù)奶J笛》一文,其語句感情豐富細膩,感人至深,尤其是暴風之夜強強一個人在小窄屋里度過,此時的強強驚恐萬分;此時我讓學生抓住文中描寫大??衽木渥?、強強因害怕裹緊被子,蜷縮成一團的樣子,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讀出當時環(huán)境的惡劣、強強的驚恐;而當強強聽到了爺爺?shù)奶J笛聲后,是那么的激動、驚喜,這時我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感受強強由驚恐到驚喜的感情變化,感受到強強的堅強。學生被強強的勇敢深深打動,收到聲情并茂的朗讀效果。
朗讀,可以使學生獲得音韻美的享受。語文中的文學作品,其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是真善美、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一句話、一個字,咀嚼起來,余味無窮,光有繪畫色彩美,聽有音樂鏗鏘美,說有出神入化藝術美。朗讀這些優(yōu)美語言,不僅可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而且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聯(lián)想,從而更好地理解,領悟文章內(nèi)容和所體現(xiàn)美的意境。如朗讀《聽潮》,就要把握住作品熱情、欣慰、高亢的感情基調(diào),朗讀時聲音要由低到高,由緩到急,要讀出海潮起落變化的雄壯美,從而引導學生感受作者贊美大海的思想感情。
三、朗讀的指導要具體可行
朗讀訓練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教師的指導具有關鍵性作用。在指導訓練中不可急于求成,應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指導不能流于空泛,要具體得當。
1.從理解課文入手進行朗讀指導
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朗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才有可能通過朗讀準確地傳達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指導朗讀訓練時要注意講解和朗讀有機結合,做到講中有讀,讀中有講。讀得好證明理解得好,而只有理解得好,才能讀好,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2.從朗讀技巧入手進行指導
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在朗讀技巧上給予具體的指導,使學生知道重音、停頓、快慢、高低等在朗讀中如何隨著表情達意的需要而變化,從而提高朗讀的表現(xiàn)力。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中描寫邱少云忍受火燒的文段中,輕重緩急交替進行。如三個“為了”,要一個比一個讀得深沉有力;對烈火中邱少云的描寫,則應放慢語速,重音輕讀,最后用噓聲拖音。這樣不僅讀出了“我”忍著巨痛,含淚追述之情,而且更能體現(xiàn)邱少云的偉大。又如讀《金色的魚鉤》中老班長喚醒的急切心情朗讀,語調(diào)由低到高,語速由慢到快,音量由小到大,以此表達同志間的真摯情誼。
朗讀訓練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口頭表達技能,也能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主動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因此,抓好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