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若云
【摘 要】目的:研究抗生素應用時機對剖宮產術后感染的影響。方法:選取在本院實施剖宮產手術的129例產婦,隨機劃分為A、B、C組,A組43例于術前1.5h使用抗生素,B組43例于術前0.5h使用抗生素,C組43例術后使用抗生素,三組抗生素藥物均為頭孢唑啉鈉。對比兩組手術相關指標、術后感染發(fā)生率。結果:A、B組與C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較C組短(P<0.05),但A、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組術后感染率9.30%、4.65%均較C組低(P<0.05),但A、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剖宮產術前預防性應用頭孢唑啉鈉等抗生素,可降低術后感染風險,縮短產婦住院時間。
【關鍵詞】 抗生素;應用時機;剖宮產;感染
剖宮產目前在婦產科被廣泛應用,已成為處理難產、高危妊娠分娩的重要手段。但剖宮產系Ⅱ類切口手術,受外部及自身因素影響,極易發(fā)生感染,不僅嚴重損害產婦身心健康,同時會影響新生兒哺乳。因此,如何有效避免剖宮產術后發(fā)生感染成為臨床婦產科關注的重要課題。相關研究表明[1],應用抗生素可對剖宮產術后感染起到預防作用。但關于抗生素的具體用藥時機臨床尚無統(tǒng)一共識,造成剖宮產圍術期抗生素的應用有許多不合理之處。基于此,本研究將研究抗生素應用時機對剖宮產術后感染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剖宮產手術的129例產婦,隨機劃分為三組,A組43例,其中年齡23~37歲,平均(30.26±3.41)歲;初產婦28例,經產婦15例;孕周37~41周,平均(39.03±1.18)周;身體質量指數(BMI)(26.27±3.57)kg/m2。B組年齡23~35歲,平均(29.41±3.19)歲;初產婦26例,經產婦17例;孕周38~41周,平均(39.11±1.24)周;BMI(26.42±3.61)kg/m2;C組年齡24~36歲,平均(30.28±3.46)歲;初產婦27例,經產婦16例;孕周37~42周,平均(39.07±1.21)周;BMI(26.37±3.63)kg/m2。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B組分別于術前1.5h、0.5h將1.0g頭孢唑啉鈉(生產廠商:華北制藥河北河北華民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510)溶入100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行靜脈滴注,C組于術后進行抗生素靜脈滴注,方法同A、B組,2次/d,連續(xù)給藥3d。
1.3 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2)觀察三組有無發(fā)生術后感染,并分別計算其感染發(fā)生率。切口感染:體溫升高,切口處有紅腫、滲液、膿腫或裂開等現象出現;產褥感染:體溫升高,宮旁有壓痛、查血象可見白細胞計數增高,子宮復舊不良,惡露有臭味等;宮腔感染:出現腹痛、陰道出血、高燒等現象;泌尿系統(tǒng)感染:出現尿急、尿頻、尿痛等現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多組間比較用F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多組間比較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
三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而A、B組住院時間短于C組(P<0.05),兩組組間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詳見表1。
2.2 比較術后感染發(fā)生率
A、B組術后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9.30%、4.65%,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但均低于C組的27.91%(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產婦傾向于選擇剖宮產,而相關研究表明[2],陰道內本身存在著多種致病菌及非致病菌,剖宮產手術刺激易導致菌群上行,如若處理不當,常引起切口感染、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等內源性感染,嚴重影響產婦身心健康,并通過間接影響母乳喂養(yǎng)而導致新生兒生存質量降低。因此,做好剖宮產術后感染的防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F階段臨床上通常應用抗生素來預防剖宮產術后感染,其抗感染效果受到臨床醫(yī)師認可。但關于抗生素用藥時機,各方意見尚不統(tǒng)一。
有關學者提倡于剖宮產術后使用抗生素,認為術前給藥有可能加重術中產婦的臟器負擔,并可能給胎兒的健康帶來危害[3]。但隨著臨床應用發(fā)現,剖宮產術后使用抗生素對術后感染的防控效果不理想,無法使抗生素的抗菌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分析其原因在于術后給藥,給藥時間、手術野或切口污染的時間過長,已存在大量定植菌,故其控制難度增加。基于此,本研究嘗試剖宮產術前應用抗生素,并與術后應用抗生素作對照,結果顯示,A、B、C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比較無顯著差異,但與C組相比,住院時間A、B組住院時間較短,術后感染發(fā)生率較低,而A、B組比較差異不明顯。說明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夠發(fā)揮良好的抗感染效果,使術后感染風險降低,產婦住院時間縮短。亦有研究表明[4],將預防手術感染時間前移,最好在術前2h內給藥,能夠有效地避免手術刺激后組織創(chuàng)傷、滲血等引起病原菌生長繁殖,從而大大降低術后感染率。
綜上所述,術前對剖宮產產婦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對術后感染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從而有利于縮短產婦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栗浩然,周亞丹,王雅莉,等.不同時機應用抗菌藥物對剖宮產婦術后感染及血WBC和CRP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03):660-662.
[2] 王玨.五水頭孢唑林鈉不同使用時間對預防剖宮產術后感染的影響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18):2228-2231.
[3] 楊思蕓,李林,張利平,等.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時機對剖宮產患者術后感染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7,28(02):219-221.
[4] 李林,唐志立,楊思蕓,等.剖宮產預防性抗生素使用時機的干預研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6,36(10):8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