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450000)常進華 張利敏 李曉炎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回腸造口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新生患兒作為研究對象,該項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兒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7例,對照組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患兒日齡:3~28d,平均日齡(10.2±1.5)d;研究組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患兒日齡:4~27d,平均日齡(10.4±1.6)d,兩組患兒的性別、日齡等資料對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遵循醫(yī)囑給患兒提供常規(guī)的調(diào)節(jié)腸道功能,控制切口感染給藥護理,并做好患兒切口敷料的日常更換護理。研究組采用綜合護理:①造口護理,由于新生兒腹部較小,覆蓋水膠體時需暴露其肚臍殘端,并將保護皮膚的防漏膏涂抹在造口周圍。②切口護理,先對感染傷口進行沖洗,并將膿性分泌物和腐肉清除干凈,然后覆蓋藻酸鈣銀輔料填充、水交替敷料,同時做好糞水隔絕,以促進肉芽更好的生長[1]。③營養(yǎng)支持護理,受疾病的影響,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有進食延長、腹脹等胃腸道反應,從而易導致其機體營養(yǎng)不良和體積負氮失衡,因此,護理人員還需給患兒口服適量的酪酸梭菌活菌,以促進其腸道功能提高,并給其喂食深度水解蛋白營養(yǎng)奶粉以促進其機體營養(yǎng)加強。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造口皮炎愈合時間、切口完全愈合時間及護理的總有效率,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jīng)護理,患兒造口周圍皮膚紅斑,丘疹癥狀消失,切口完全愈合;有效:經(jīng)護理,患兒造口周圍皮膚紅斑,丘疹癥狀及切口愈合情況均有明顯改善,但未達到正常水平;無效:經(jīng)護理,患兒造口周圍皮膚紅斑,丘疹癥狀及切口愈合情況均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造口皮炎愈合時間及切口完全愈合時間對比 研究組患兒造口皮炎愈合時間、切口完全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兒造口皮炎愈合時間及切口完全愈合時間對比
2.2 兩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對比 研究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97.3%)明顯高于對照組(89.2%),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有數(shù)據(jù)顯示,小兒回腸造口術(shù)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高達28.0%~67.7%,其中新生兒的機體免疫功能差、皮下血管豐富、皮膚角化層較薄以及造口常建于切口之上[2]。因此,其極易發(fā)生皮膚潰爛或感染,也即回腸造口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為了降低患兒機體的痛苦和促進其切口快速愈合,就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其進行干預。本次通過采用造口、切口和營養(yǎng)支持等綜合護理措施對患兒進行干預,能有效促進其造口周圍皮膚紅斑,丘疹癥狀消失和切口愈合良好[3]。
本研究中,對兩組回腸造口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新生患兒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兒造口皮炎愈合時間、切口完全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護理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了對回腸造口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新生患兒采用綜合護理干預,不僅能提升其整體療效,還能縮短其皮炎和切口愈合周期。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新生兒回腸造口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