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455000)武慧峰
1.1 臨床資料概述 本次選取了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觀察中男21人,女19人,年齡分布在22~77歲,平均年齡是(55.1±5.6)歲;患者病程分布在2~11年,平均病程是(6.1±2.4)年;對照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齡分布在26~78歲,平均年齡是(57.3±3.4)歲;患者病程分布在3~12年,平均病程是(6.5±2.7)年。
1.2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過程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護理的基本原則,對患者采用相應的護理方式,及時觀測兩組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情況。觀察組患者中采用個體化延續(xù)護理模式。護理人員根據每一位高血壓患者建立個人健康評估表,指導患者正確使用24小時血壓動態(tài)檢測儀,指導患者及時監(jiān)測自身的血壓變化情況,指導患者在個人血壓表格上填寫自身的血壓情況以促進護理人員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飲食方式與生活,避免患者由于飲食的不利而導致血壓的升高。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護理方式,綜合分析患者的文化水平、性格特征與家庭成員情況等,對此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式。在患者出院之后對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隨訪工作,對患者的身體日志進行收集觀察與分析。
1.3 判斷標準 對患者運用QLQ-C30生存質量評分量表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機體健康狀態(tài)、日?;顒幽芰Α⑦\動與生活行為等指標情況,分值為0~100分,100分為生存質量最佳。觀察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式 本文運用SPSS17.0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生存質量評分 在護理之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各種指標之前滿足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護理之后,兩組患者在心理健康狀態(tài)、機體健康狀態(tài)、日?;顒幽芰εc運動生活行為等各項指標上滿足P<0.05的條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附表。
附表 在生存質量評分方面兩組患者的比較(,分)
附表 在生存質量評分方面兩組患者的比較(,分)
心理健康狀態(tài) 機體健康狀態(tài) 日?;顒幽芰?運動生活行為觀察組護理前 48.94±15.35 55.65±12.35 60.35±11.25 62.13±10.37護理后 91.86±3.43 93.32±4.84 91.14±2.78 92.52±1.33 t 12.141 9.524 6.581 6.851 P 0.001 0.011 0.033 0.03對照組護理前 49.18±14.01 53.64±11.71 60.17±12.21 61.58±11.35護理后 75.64±4.24 70.54±6.34 74.61±3.12 75.36±2.33 t 8.117 7.031 6.57 6.77 P 0.021 0.025 0.037 0.03
2.2 護理滿意度方面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是100%,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80%(32/40),組間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血壓的發(fā)生是目前社會上的重要醫(yī)學現(xiàn)象之一,發(fā)病逐漸呈現(xiàn)出了低齡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這與目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針對高血壓的治療以對血壓的有效控制為主[1]。在患者出院之后應當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充分指導與護理,促進其血壓能夠處于正常水平,采用個體化延續(xù)護理方式對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2]。本文分析過程中,在護理之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各種指標之前滿足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護理之后,兩組患者在心理健康狀態(tài)、機體健康狀態(tài)、日?;顒幽芰εc運動生活行為等各項指標上滿足P<0.05的條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是100%,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是80%,兩組數(shù)據滿足P<0.05的條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將個體化延續(xù)護理運用于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能夠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提升患者護理滿意程度,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