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妹
摘 要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過:如果只關注精讀而忽視略讀,那么功夫只完成了一半。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略讀的重要性。略讀課文的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學生自己閱讀課、理解課文,并且在實踐中掌握的閱讀方法。教師在略讀課文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的。
關鍵詞 小學;略讀課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7-0194-01
略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處于一種較為尷尬的境地,其一,略讀課文是語文教材的組成內(nèi)容,不能不教;其二,略讀課文正因為是“略讀”,所以大部分教師會忽視這些課文的教學,即便是進行講解,也往往是一略而過,課文在學生的腦海中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長時間下去,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會受到一定阻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加強對略讀課文的重視度,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從而實現(xiàn)略讀教學目標,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一、提供充足的自學時間
在略讀課文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掌握閱讀方法。因此,在略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做到真正放手,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感悟課文大意。例如《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這篇課文結構和語言比較簡單,十分容易理解,但是要讓學生在這些簡單的語句中讀出滋味也比較難,本篇課文具有較長的篇幅,而且描寫人物特征與性格的句子比較分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十分容易被情節(jié)吸引,從而忽視了“雨來”,可是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又不能向精讀課文一樣精講,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學生足夠時間,讓學生自己多次閱讀,尋找描寫雨來性格特征的語句,并且與其他學生一起交流。另外,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字詞,從而更好地掌握文章,做到一舉兩得。
又如《花的勇氣》這篇課文,作者將自己在維也納尋花的過程以及心理變化生動的描寫出來。從一開始只見綠色不見花的失落,到看到草下花的吃驚,最后到的花兒冒出來的驚奇,作者尋花的情感起起伏伏,思維脈絡也十分清晰。教師之前對《生命 生命》這篇課文進行了精細的講解,告訴學生生命的真諦,讓學生感悟生命。在此基礎上,學生閱讀本篇課文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領悟本篇課文,并且通過熟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巧妙組織,簡化教學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以及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在開展略讀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將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并且對教學過程進行簡化,從而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小學中高年級教材中的略讀課文都比較簡單,適合學生合作學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樣不僅使得教學過程更加簡化,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進一步培養(yǎng)。
例如《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其呈現(xiàn)的形式為訪談形式,語言簡單,十分容易理解,因此在該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理解以及感悟課文。以下是學生的自學順序:多次自讀——分角色朗讀——討論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對課文中的人物特點有較好掌握,還有效提高自身溝通能力與交流能力。教師在組織學生自學略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劃分為具體三個步驟,分別是自己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全班提問并解決。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全文有較好的把控,掌握文章寫作手法,體會文章情感,還可以促進各個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可謂一舉多得。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略讀習慣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相比雖然沒有進行詳細深入的講解,但是并不代表可以馬虎通讀,在閱讀的時候,學生要結合問題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同時記錄關鍵內(nèi)容。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要掌握文章大意,并可以概述下來,找到文章中使用象征修辭手法與隱喻修辭手法的地方以及課文的中心句,另外,學生在閱讀后還要明白作者的情感。在略讀本篇課文的過程中,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知識基礎等方法存在不足,所以他們在完成略讀以后可以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和學習,同時教師也要適當?shù)亟o予學生一定指導。在必要的時候,學生可以對相關資料與書籍進行查閱,拓展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完成略讀任務,有效提高自身的略讀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略讀課文,這些課文所發(fā)揮的作用也十分大。教師在對這些課文進行講解的時候,只要教法合理,那么學生也能通過略讀課文獲得閱讀技巧,從而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走出略讀教學的困鏡,教出精彩,使學生愛上略讀課文。
參考文獻:
[1]林碧燕.略中求精練中求實——小學語文略讀課文的“精”處理[J].新教師,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