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模塊化救援裝備技術特點及裝船技術要求初探

      2019-10-31 06:52:52
      船舶 2019年5期
      關鍵詞:母船海況甲板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上海200011)

      引 言

      模塊化裝船是國際上救援裝備的發(fā)展趨勢。美國潛艇救生潛水減壓系統(tǒng)SRDRS(Submarine rescue and diving recompression system)和北約新型潛艇救援系統(tǒng)NSRS(NATO Submarine rescue system)等新一代援救救生系統(tǒng)均采用模塊化裝船,進行空陸水聯(lián)運,并可安裝在合適的民船上,于72 h的最佳救援時間內(nèi)迅速部署到事故地點[1]。這也就要求其必須具備相應的救援裝備通用化、模塊化裝船技術。

      本文根據(jù)國外救援裝備應用的實際情況,結合救援裝備通用化、模塊化的設計特點和要求,對國內(nèi)救援裝備模塊化的相關技術及配套裝備進行了調研和資料搜集整理,在梳理國內(nèi)外救援裝備模塊化裝船設備應用情況的基礎上,參照美國SRDRS對備選母船能力的主要要求,分析比較了模塊化救援裝備功能、作業(yè)海況和安裝要求等,提出了模塊化裝船的技術要求及適用船型。

      1 模塊化救援裝備技術特點

      救援作業(yè)平臺配備的救援裝備一般主要包括:深潛救生艇及其配套裝備、機動型救生鐘、遙控潛水器ROV(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機動加壓艙、單人常壓潛水裝具ADS(Atmospheric dive suit)、閉式潛水鐘、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潛水員舷梯、飽和潛水系統(tǒng)、自主探測型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和海底探測模塊化裝備等[2-3]。

      其中,除潛水員舷梯外,其余救援裝備均可進行模塊化設計,以實現(xiàn)機動裝船。潛水員舷梯是為供潛水員進行常規(guī)潛水作業(yè)使用,可用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或閉式潛水鐘等代替。

      船上甲板面積有限,為提高救援裝備的使用效率,救援裝備可根據(jù)任務需要,搭載不同組合的裝船方案,因此需要綜合考慮救援裝備上船的保障要求,分析研究救援裝備模塊化裝船設備技術特點,滿足搭載靈活性和安裝快速性。

      對于可模塊化裝船的救援裝備分析其技術特點如下。

      1.1 模塊化

      為了母船能根據(jù)任務的需求靈活地進行功能更改和擴充,救援裝備需盡量采用模塊化設計,且母船能適用于不同的救援裝備上船進行搭載組合。絕大部分救援裝備均可實現(xiàn)模塊化裝船。深潛救生艇一般用固定支架或深潛救生艇移位裝置作為其存放支架;潛水員舷梯屬于常規(guī)潛水站位,國內(nèi)外從未進行過模塊化設計,但完全可用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或閉式潛水鐘等救援裝備代替其功能。模塊化裝船是救援裝備的發(fā)展趨勢,我國目前僅潛水吊籠、機動型開式潛水鐘等少量救援裝備實現(xiàn)了模塊化機動裝船,大部分救援裝備模塊化處于在研狀態(tài),還有部分救援裝備則正在進行模塊化的探討和可行性分析。另外,由于采用模塊化裝船,所有救援裝備均應為機動型。

      制約救援裝備模塊化裝船最大的瓶頸是接口標準,目前我國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國家標準,各救援裝備生產(chǎn)廠家各行其是。為靈活布置和便于保養(yǎng)維護,物理型式及供電、供水、供氣、信息與通信等接口應盡可能標準化。接口標準化應上升到標準體系建設中,形成與國際標準一致的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并貫徹在救援裝備的設計建造使用維修保障各個階段中。

      1.2 功 能

      不同的救援裝備有不同的功能,應根據(jù)任務需要搭載不同組合的救援裝備上船。如圖1所示,救援裝備按其功能大致可分為水下援救裝備、潛水作業(yè)裝備和水下探測裝備等。其中,水下援救裝備包括深潛救生艇及其配套裝備、機動型救生鐘、作業(yè)型遙控潛水器ROV、機動加壓艙等;潛水作業(yè)裝備包括機動加壓艙、單人常壓潛水裝具ADS、閉式潛水鐘、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潛水員舷梯、飽和潛水系統(tǒng)等;水下探測裝備包括自主探測型AUV、海底探測模塊化裝備等。

      圖1 救援裝備

      機動加壓艙既可作為水下援救裝備用于被救人員的減壓,也可作為潛水作業(yè)裝備配合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等進行潛水作業(yè);潛水員舷梯可用潛水吊籠或開式潛水鐘或閉式潛水鐘等代替其功能;作業(yè)型遙控潛水器ROV也可作為水下探測設備進行前期的水下觀察。

      1.3 主要技術指標

      不同的救援裝備的主要技術指標也完全不同,其安全工作負荷、最大作業(yè)深度、起吊速度、救生人數(shù)、援救形式、最高工作壓力等主要技術指標天差地別,應根據(jù)任務需要搭載不同組合的救援裝備上船。

      1.4 作業(yè)海況

      從救援裝備的發(fā)展來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救援裝備的最大作業(yè)海況大都在3級,過低的作業(yè)海況限制了救援作業(yè)的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救援裝備的發(fā)展,現(xiàn)今的救援裝備最大作業(yè)海況大多提高到4級,僅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等因舷側吊放時潛水員的安全性考慮定為3級。雖然更高的作業(yè)海況可提高救援作業(yè)的能力,但對救援裝備和母船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救援裝備需要考慮更高海況下作業(yè)的能力、能承受更大的船舶運動慣性力;起升繩索需要更大的破斷負荷;起升絞車需要更大的功率;起升門架需要更高的強度和質量以及更加復雜的控制系統(tǒng),以確保作業(yè)安全;母船需要更高的動力定位和控位的能力、提供更大的電站容量等等;甲板作業(yè)人員和潛水員等需要考慮更高海況下安全作業(yè)的能力?;谏鲜鲆?,從經(jīng)濟性、實用性和救援裝備國際接軌的角度,將現(xiàn)今救援裝備的最大作業(yè)海況定在4級是合適的。

      1.5 安裝位置

      為便于救援裝備的機動搭載和入水作業(yè),救援裝備一般在母船露天甲板上靠近舷邊或船尾安裝,個別從中央月池收放的救援裝備布置在船舯。

      1.6 安裝型式

      不同的救援裝備外形尺寸、質量、功能完全不同,在甲板上的安裝型式差異顯著。如深潛救生艇以移位裝置作為其固定支架,其配套裝置、閉式潛水鐘裝置收放門架和加壓艙群、遙控潛水器收放門架等都采用螺栓型式與甲板固定,機動型救生鐘等非標的底座采用螺栓型式與甲板固定,而機動加壓艙、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等類似集裝箱采用旋鎖與甲板固定。因此,救援裝備在甲板上的安裝型式大致可分為集裝箱類(10 ft標準集裝箱或20 ft標準集裝箱、非標長度集裝箱)、收放裝置門架類、普通支架類和其他特殊類。

      1.7 通用甲板基座

      救援裝備的甲板安裝型式?jīng)Q定了甲板基座的型式。甲板基座應具有模塊化、通用化的特性,能夠靈活地進行功能更改和擴充,應盡量采用通用件、標準件和模塊化設計、能適用于不同的模塊化救援裝備上船安裝,并且生產(chǎn)、使用和維護保養(yǎng)更為方便,連接方便、牢固,且在不使用時不占用甲板空間。

      2 模塊化救援裝備裝船技術要求

      2006年開始,美國潛艇救生潛水減壓系統(tǒng)SRDRS作為新一代援潛救生系統(tǒng),逐步替代原先的以深潛救生艇DSRV(deep submergence rescue vehicle)為核心的援潛救生體系[4]。SRDRS包含水下作業(yè)評估系統(tǒng)AUWS(assessment/underwater work system)和潛艇救援系統(tǒng)SRS(submarine rescue system)[2]。潛艇救援系統(tǒng) SRS 可以分為兩種型式:救援能力系統(tǒng)SRS-RCS(submarine rescue system-rescue capable system)和帶壓轉移系統(tǒng) SRS-TUP(transfer under pressure)。救援能力系統(tǒng)SRS-RCSz,并保留了深潛救生艇的功能,包括帶壓救援模塊PRM(pressurized rescue module)、吊放系統(tǒng)LARS (launch & recovery system)、控制集裝箱、備件集裝箱、發(fā)電集裝箱、后勤集裝箱等。帶壓轉移系統(tǒng)SRS-TUP增加了帶壓轉移部件,并為失事潛艇提供內(nèi)壓最高達5個大氣壓的救援能力,包括PRM、LARS、控制集裝箱、備件集裝箱、發(fā)電集裝箱、輔助集裝箱、潛艇減壓艙SDCs(submarine decompression chambers)等[4-5],如圖 2所示。

      圖2 美國SRDRS的SRS-TUP

      資料表明:美國SRDRS可以搭載在滿足要求的商業(yè)海洋工程船上。為進一步提高全球快速響應能力,美軍在全球范圍內(nèi)篩選并確定了一批符合條件的商船名錄,即備選母船VOO(vessel of opportunity)列表,緊急情況下可以迅速找到最近的海洋工程船,在全套SRDRS空陸水聯(lián)運往事發(fā)地的同時,安排好VOO備妥待命。2017年4月27日美國海軍為潛艇保障船“支配者”號(HOS dominator)安裝了首套完整的SRDRS援潛救生系統(tǒng)[6],“支配者”號即為VOO之一。

      美國SRDRS《潛艇救援潛水與再加壓系統(tǒng)備選母船第D版說明書》分成了7個附件,對于VOO的選擇作了極其詳細的規(guī)定[7]。在其中附件1“適用于所有備選母船具備的能力”的文件中,美國SRDRS對于VOO選擇的23個方面分別提出了強制性要求和目標要求。主要包括:船型分類和一般條件、可利用的甲板空間、船舶甲板承載能力、定位能力、適航性、船舶穩(wěn)性、甲板平整度、救生設備的能力、工作甲板防火能力、船的干舷、甲板通道、傳感器桿的安裝、自持力、規(guī)定小艇及配合的吊放回收裝置、遠程監(jiān)控站能力、柴油機燃料能力、淡水、氣源、甲板上起重機、應急電供給能力、直升機甲板、聲音跟蹤系統(tǒng)、船上醫(yī)務室等[8]。

      雖然我國救援裝備采用的是以無纜的深潛救生艇為主的救援體系,救援裝備的型式、主要技術參數(shù)和配置方案與美國SRDRS也有較大的差異,但可以根據(jù)模塊化救援裝備的技術特點,參照美國SRDRS對備選母船VOO能力的主要要求,提出模塊化救援裝備裝船技術要求如下。

      2.1 船型分類和一般條件

      備選母船應為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IAC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y)入級,在中國最好為CCS入級船舶,確保其經(jīng)過船檢,符合船級社的相關規(guī)定,保證其自身安全。作為適裝的備選船舶,應該可被動員和調度。其船東應可允許對該船進行適應性加改裝,以符合救援裝備模塊化裝船的要求。具體的船型要求在本文第3節(jié)中加以說明。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規(guī)定為在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IACS入級,并且該船可以被動員和調度。

      2.2 可利用的甲板空間

      母船應有足夠大的露天甲板,便于搭載不同的救援裝備,靠近船尾和舷邊處安裝,并預留足夠的操作維修保養(yǎng)空間、通道等空間。

      吊放類救援裝備一般布置在母船尾部和舷側,但母船尾部露天甲板除救援裝備外,還需布置絞盤、帶纜樁、導纜鉗等系泊設備和欄桿扶手,以及通風頭、通風管等空調通風透氣設備,也可能存在尾旗桿、起重機、艙口蓋等其他輔助設備。除了這些母船設備所占用的布置位置外,也需在裝備的周圍預留足夠的空間對裝備進行操作維修保養(yǎng),需預留走道等通過空間。

      除各救援裝備留有足夠甲板占用面積和維修保養(yǎng)空間外,母船應確保同時作業(yè)的救援裝備之間不得互相影響。母船露天甲板應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合理布置,在綜合考慮航行、系泊、拖帶、通風透氣、照明監(jiān)控、救援作業(yè)等要求的前提下進行分區(qū)域布置,盡可能多地布置標準集裝箱類底座。因此,露天甲板的布置需要綜合考慮,預留足夠的空間。為搭載合適的救援裝備,從而形成一定的潛艇救援能力,母船的露天甲板面積應足夠大。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規(guī)定可利用的甲板面積不小于26.8 m×10.1 m(SRS-RCS)或29.9 m×10.4 m(SRS-TUP),目標值長×寬為33.5 m×12.2 m(即110 ft×40 ft )。

      2.3 船舶甲板承載能力

      搭載救援裝備的母船,露天甲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相應的承載能力,能承受作業(yè)時產(chǎn)生的附加負荷、存放時的傾斜搖擺慣性力和風浪流影響,確保搭載的救援裝備在作業(yè)時和存放時的安全。

      對于電氣控制類、存放類的集裝箱,甲板僅需考慮集裝箱的自重及船舶傾斜和運動產(chǎn)生的慣性力,受力較小,所需的甲板承載能力也相對較??;對于高壓洗消艙等救援設備,因其本身自重較大,所需的甲板承載能力也需相應提高;而對于ROV收放裝置、閉式潛水鐘等收放裝置類的救援設備,除自重外,甲板尚需承受在吊放作業(yè)時產(chǎn)生的巨大的額外受力和彎矩,普通的甲板承載能力難以滿足,必須在底座下船體需根據(jù)受力情況作特別加強。

      一般潛水打撈等工程船甲板承載能力為5 t/m2,這與美國SRDRS備選母船的的要求完全一致。對于不滿足此要求的母船需根據(jù)受力情況作特別加強。

      2.4 定位能力

      援潛救生作業(yè)時需要使用作業(yè)型遙控潛器、常壓潛水裝具、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閉式潛水鐘、飽和潛水系統(tǒng)等救援裝備,均有臍帶與水面母船連接,為其提供電、水、氣、信息與通信等支持。在開敞海域執(zhí)行援潛救生作業(yè)時,如果水面母船不能有效抵抗風浪流等環(huán)境載荷的影響并維持其位置穩(wěn)定,可能導致作業(yè)型遙控潛器和常壓潛水裝具的臍帶與母船船體突出物纏繞或因為母船漂移而拉斷,從而危及潛器和潛水員的安全,因此母船需采用定位系統(tǒng)。

      雖然四點錨泊定位也能滿足普通定位精度的救援要求,且在早期的救生打撈船上應用較廣,但是錨泊定位具有定位精度差(10~100 m或更大,且易走錨)、作業(yè)深度淺(0~100 m)、布場時間(4小時至幾天,視水深不同)、需要其他船只輔助(拖船、拋錨艇等)等明顯的缺點,越來越不適應高效率、高精度的救援模式。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國內(nèi)外近期設計建造的具備援潛救生能力的水面艦船普遍具有DP-2級動力定位能力。因此,母船首選應具有動力定位功能,以便提高救援裝備的作業(yè)精度、效率,并確保救援安全。

      動力定位一般由首側推、尾部推進器(主推,吊艙或Z推型式)以及測量控制系統(tǒng)等組成,具有定位精度高、布場時間短、不需其他船只輔助、持續(xù)定位和控位時間長、可實現(xiàn)平移和原地轉向、較大的系柱拖力、自動目標跟蹤等明顯的優(yōu)點。其定位精度、機動性、實用性遠遠優(yōu)于四點錨泊定位,現(xiàn)已逐漸成為高效救援的標準配置。

      美國SRDRS備選母船的定位能力可采用四點錨泊定位,推薦母船應具有DP-2或DP-3的定位能力。

      2.5 海 況

      (1)作業(yè)海況。除潛水吊籠、開式潛水鐘和部分早期的遙控潛器等救援裝備的最大作業(yè)海況定在3級外,其余救援裝備的最大作業(yè)海況均可達到4級。要求母船在作業(yè)海況下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水電氣通訊保障,能保證救援裝備安全進行作業(yè)。

      (2)存放海況。救援裝備需根據(jù)存放海況的大小進行核算,以確保搭載時的裝備存放安全,一般存放海況均可達到7~9級,推薦存放海況為9級。要求母船在存放海況下具有足夠的穩(wěn)性、甲板強度和合適的綁扎系固點,能保證救援裝備安全進行存放。

      該要求與美國SRDRS基本相當,其救援能力系統(tǒng)的工作海況為4級,安全航行海況為6級;目標要求是救援能力系統(tǒng)的工作海況為5級,安全航行海況為7級。

      2.6 船舶穩(wěn)性

      對于ROV收放裝置、閉式潛水鐘等收放裝置類的救援設備,在吊放作業(yè)時因運動沖擊和風浪流環(huán)境因素影響,對母船產(chǎn)生了巨大的額外受力和彎矩。母船應能保證在最惡劣工況下使船舶的穩(wěn)性滿足穩(wěn)性衡準要求,確保母船自身、救援裝備和作業(yè)人員的安全。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對于所有的操作方案(包括最壞的情況),依據(jù)母船的行政和分類協(xié)會的條列要求,裝有吊放回收系統(tǒng)LARS和帶壓救援模塊PRM的母船具備穩(wěn)定性、完好性。

      2.7 甲板平整度

      露天甲板應平整,便于布置各救援裝備。在救援裝備布置區(qū)域,應盡量采用平甲板或折線形甲板。如存在甲板梁拱,救援裝備的船體基座應盡量墊平。為便于救援裝備的安裝且降低因甲板不平產(chǎn)生的附加力,對于安裝集裝箱、收放門架區(qū)域,甲板在全長范圍內(nèi)平面度建議不大于2 mm,且盡量調平。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從SRS-TUP的橫梁到橫梁前方19.5 m(64 ft)間的距離內(nèi),該甲板的垂向平面度的最大偏差約為51 mm(2 in);船舶接口模塊組件SITS(ship interface template sets)和吊放回收系統(tǒng)LARS基座之間的甲板設備,如果其甲板之上的垂直高度不小于約51 mm(2 in),應予以拆除。

      2.8 救生設備的能力

      由于整套救援裝備所含的各型救援裝備眾多,所需各救援裝備的操作、維護人員,潛水員、潛水醫(yī)師等總人數(shù)初步預估40~50人。此外,被救的人員根據(jù)救援的對象來定。母船應具備足夠存儲空間,存放這些人員的額外救生設備。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規(guī)定充足的儲藏庫來放置為潛艇救援潛水與再加壓系統(tǒng)內(nèi)操作和維護人員(等于30人)使用的額外救生設備,目標是提供充足的救生設備迎合局部的調整,并且國際海事組織IMO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制訂的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safety of life at sea)規(guī)定數(shù)量必須滿足所有上SRDRS船的人及被救援人員。

      2.9 工作甲板防火能力

      由于救援裝備都是在母船尾甲板上露天搭載,從消防和安全性考慮,母船的消防設備應盡量覆蓋尾甲板區(qū)域的防火。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規(guī)定用母船現(xiàn)有的消防設備覆蓋所有SRDRS在甲板部分區(qū)域的防火。

      2.10 船的干舷

      在保證船舶航行要求和安全的前提下,甲板干舷高度應盡量低,以使救援裝備在進行吊放回收作業(yè)時垂向運動距離盡量短,避免意外碰撞,保證作業(yè)安全。參照美國SRDRS規(guī)定最大干舷為3.1 m(10 ft ),建議甲板干舷最大高度應不大于4 m。

      2.11 甲板通道

      在布置完所需的救援裝備后,母船應確保尾部甲板有足夠的通道到達各救援裝備,且同時作業(yè)的救援裝備之間不得互相影響。甲板通道的寬度建議最小寬度不低于600 mm。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規(guī)定有充足的通道從任何尾部到吊放回收系統(tǒng)不受阻礙。規(guī)定最小通道寬度6.7 m(22 ft ),尾部高度大于0.9 m (3 ft),到達吊放回收系統(tǒng)絞車的通道達到9.7 m(32 ft )。

      2.12 自持力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30個額外人員(SRS-RCS)10天無需補充的能力(或補充緊急儲備)包括食物、停泊點、飲用水、廢物處理(衛(wèi)生),目標為30人20天。類似于母船船員自持力的要求,對于各救援裝備的操作、維護人員,潛水員、潛水醫(yī)師,母船需考慮他們?nèi)粘K枋称反鎯}庫、廚房、餐廳、住宿艙室、飲用水、垃圾處理等。初步考慮為50人15天,目標為50人20天。

      2.13 規(guī)定小艇及配合的吊放回收裝置

      對于深潛救生艇等救援裝備,需要有配合的小艇在水面進行掛鉤作業(yè)。因此,需要母船配有鋼質工作艇、橡皮沖鋒舟等配合作業(yè),可由母船已配的救生艇、工作艇兼用。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規(guī)定甲板面要有足夠空間來放置小艇及配合的吊放回收裝置。

      2.14 遠程監(jiān)控能力

      母船需要掌握各救援裝備的作業(yè)狀態(tài),需要與各救援裝備信息和通信接口連接,進行電話通訊和視頻監(jiān)控等。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規(guī)定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母船的遠程監(jiān)控站。包括在甲板面和潛艇救援系統(tǒng)的人員語音通信,視頻監(jiān)控潛艇救援系統(tǒng)的影像。

      2.15 水

      深潛救生艇收放門架、閉式潛水鐘、ROV等救援裝備需在高海況下進行收放入水等作業(yè),其用電功率一般較大且持續(xù)時間較長,需考慮對發(fā)熱量大的救援設備提供冷卻用水。為冬季水下作業(yè)的潛水員保持體溫,需要給潛水員所穿著的管供式潛水服持續(xù)提供經(jīng)過加熱的海水。當救援裝備出水以后長期不用時,為防止海水銹蝕,需要用淡水沖洗表面。因此需要母船提供足夠數(shù)量的海水和淡水,且配有相應的用水接口。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僅規(guī)定了需要7570.8 L(2000 gan)的淡水來沖洗帶壓救援模塊和裝備及用于帶壓救援的加壓艙,對裝備冷卻用海水、潛水員用加熱海水等未做規(guī)定。

      2.16 氣 源

      當存在潛水員入水操作和進行水下救援作業(yè)時,需根據(jù)潛水深度的不同對潛水員和被救人員持續(xù)保持足夠的呼吸空氣、混合氣等氣體供給。如果援救失事潛艇,還可能對失事潛艇進行供氣。因此需要母船提供不同類型、足夠數(shù)量、相應壓力、符合品質的氣體供給,且配有相應的用氣接口。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僅規(guī)定工廠質量壓縮空氣用于氣動扳手等工具的使用如以達到更快的系統(tǒng)安裝。SRDRS對于呼吸用氣、潛艇供氣等未有明確規(guī)定,但實際使用中可采用甲板上臨時搭載氣瓶框架的方式滿足用氣需求。

      2.17 甲板起重機

      母船應根據(jù)搭載救援裝備的需求,配置合適的起重機。起重機的配置應考慮以下問題:

      (1)用途。起重機應是船用起重機,取得船檢證書,滿足相關的船用標準規(guī)范要求,如中國船級社《船舶與海上設施起重設備規(guī)范》(2007)等。近海用起重機、潛水器吊放系統(tǒng)等還需符合規(guī)范相關章節(jié)的特殊要求。

      (2)起重量。對于起重機需完成無門架類救援裝備吊放入水作業(yè),起重機的起重量應大于吊裝的救援裝備最大質量,且考慮吊放出水時的水面粘滯的附加力。其中對于吊放載人的救援裝備入水作業(yè)的,起重機還需符合人員起吊要求。而對于需起重機完成搭載的救援裝備裝船作業(yè),起重機的起重量應大于搭載的救援裝備單件最大質量。對于具有不同起重量的起重機,除主鉤外還可配置小起重量、高起升速度的副鉤,以及輔助作業(yè)(如協(xié)助橫向補給作業(yè)管線吊放)的輔鉤。

      (3)最大工作幅度。起重機的最大工作幅度應盡可能大,以覆蓋更大的工作區(qū)域。對于起重機需完成無門架類救援裝備吊放入水作業(yè),起重機的最大工作幅度應大于吊裝的救援裝備至舷外位置之間的距離,并考慮一定的安全距離。而對于需起重機完成搭載的救援裝備裝船作業(yè),起重機的最大工作幅度應覆蓋所有搭載救援裝備的布置位置。

      (4)起升高度。起重機的起升高度應盡可能大,至少應大于吊鉤的最高工作位置至水面之間的距離。對于起重機需完成水下起吊作業(yè)的,起重機的起升高度還應加上水下起吊深度。

      (5)起升速度。起重機的起升速度應滿足相關入級規(guī)范的要求,起重機的荷重最低起升速度應使荷重吊離船舶后不致發(fā)生船與荷重的碰擊,不會因起升速度不足而造成二次撞擊的情況。

      (6)波浪補償能力。對于吊放載人的救援裝備(如機動型救生鐘)入水作業(yè)的,從載人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出發(fā),起重機應具有波浪補償能力。在載人救援裝備出水的過程中切換到波浪補償模式,減緩起吊過程中波浪對載人救援裝備的影響。

      為提高救援能力,推薦配置大起重量、大工作幅度、帶波浪補償能力的船用起重機,便于完成無門架類救援裝備吊放入水作業(yè)及相關起吊作業(yè)??紤]到所起吊重物的最大單件質量(如氣瓶框架重約30 t),起重量建議不小于30 t。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甲板起重機要能短時起吊25 t的能力,足夠把帶壓救援模塊從碼頭吊到母船中心線處,目標為110 t可將LARS整體起吊。

      2.18 應急電供給能力

      對于機動型救生鐘、潛水吊籠、機動加壓艙等載人的救援裝備,為確保其中人員安全,需由母船提供應急電源。如不能提供,也可考慮甲板面機動搭載發(fā)電方艙。

      美國SRDRS備選母船要求:當發(fā)電方艙電機失效時,可以提供三相電350 kW、480 VAC、60 Hz、400 A到發(fā)電方艙。我國的用電制式和美國不同,電壓和頻率差異較大,故難以通用。

      2.19 其 他

      美國SRDRS在“適用于所有備選母船具備的母船能力”的中提出了23項要求,除上述要求外,還包括傳感器桿的安裝,發(fā)電方艙用的柴油機燃料能力要求,可允許更快更快捷轉運獲救人員的直升機甲板要求,水下探測通信用聲納跟蹤系統(tǒng)要求,以及船上醫(yī)務室提高其藥物治療生還者的能力要求等。

      綜合說來,美國海軍對備選母船VOO的主要要求如下:為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IACS成員,且可以動員和調度;可利用的甲板面積不小于26.8 m×10.1 m(SRS-RCS)或 29.9 m×10.4 m(SRS-TUP);最小甲板承載能力:145.2 t(SRS-RCS)或 227 t(SRS-TUP),貨物承載能力:5 t/m2;定位能力方面可采用四點錨泊定位,推薦母船應具有DP-2或DP-3的定位能力;作業(yè)海況4級,安全航行海況為6級;船舶穩(wěn)定性方面,裝有吊放回收系統(tǒng)和帶壓救援模塊的母船穩(wěn)定滿足穩(wěn)性衡準要求;最大干舷3.1 m(10 ft);30個額外人員(SRSRCS)10天無需補充的能力;甲板面要有足夠空間來放置小艇及配合的吊放回收裝置;碼頭安裝起重機起重量至少為25 t;具備相應的水電氣供應能力等。

      我國的救援裝備模塊化裝船尚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可以在借鑒美國SRDRS等國外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3 適用船型及裝船方案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備選母船應根據(jù)任務需要搭載不同組合的救援裝備上船,搭載的救援裝備的最大作業(yè)海況一般為4級,存放海況一般為7~9級,母船應有足夠大的露天甲板以搭載不同的救援裝備,露天甲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相應的承載能力(5 t/m2),且應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合理布置,具備足夠的電、水、氣、信息與通信容量。同時,母船應具有DP-2或DP-3的定位能力,并配置合適的起重機(起重量建議不小于30 t),且滿足搭載的救援裝備的其他相關需求。

      備選母船需盡量滿足上述要求,如不能完全滿足,則需進行適當?shù)募痈难b。如電力供應等容量不能滿足,也可參照美國SRDRS采用搭載發(fā)電集裝箱的型式。

      適用船型以潛水工作母船、救助船舶、遠洋運輸船舶和海洋工程船舶為宜,如“深潛號”深潛水工作母船、遠海救助船、“深海一號”載人潛水支持母船等。由于備選船型不一定能完全滿足上述要求,在搭載模塊化救援裝備時,需根據(jù)任務作適當改裝。

      “深潛號”作為一條民用深潛水工作母船,擁有較強的動力定位能力(DP-2)、較高的起重能力(140 t起重機)、較大的甲板作業(yè)面積(約1500 m2)和足夠的甲板強度(約10 t/m2),并搭載了一定數(shù)量的救援裝備(ROV、300 m飽和潛水系統(tǒng)、開式潛水鐘及加壓艙),具有一定的潛水能力、水下作業(yè)能力和加改裝空間,是合適的救援裝備搭載備選母船之一[9-10]。

      為適于相應救援任務的順利開展,“深潛號”也需作適當?shù)母难b。“深潛號”原搭載的300 m飽和潛水系統(tǒng),可視任務情況予以保留;原搭載的3000 m級作業(yè)型ROV如具備足夠的救援能力則可予以保留,如不滿足則需換裝為救援能力的作業(yè)型ROV;原搭載的尾門架無法適用于深潛救生艇,需更換為專用的收放門架,并配套相應的與加壓艙對接裝置;原左舷尾甲板與ROV三個集裝箱對應的位置或船尾其他合適位置可進行集裝箱位改裝,與原預留的集裝箱位一起,根據(jù)救援任務的需要搭載相應的集裝箱或方艙;原布置的開式潛水鐘常規(guī)潛水戰(zhàn)位,可視任務情況予以保留,并可在右舷對稱位置增設一套開式潛水鐘或潛水吊籠。

      4 結 語

      本文通過對模塊化救援裝備的功能、作業(yè)海況、安裝要求等進行分析比較,并參照美國SRDRS對備選母船能力的主要要求,提出了模塊化救援裝備裝船技術要求,提出了適用船型。模塊化是救援裝備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的救援裝備模塊化裝船尚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可以在借鑒美國SRDRS等國外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大力發(fā)展并且進一步完善。

      猜你喜歡
      母船海況甲板
      “深海一號”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水下輻射噪聲控制關鍵技術
      典型海況下艦載發(fā)射箱結構強度仿真分析
      科考船木甲板安裝工藝
      我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船開工
      中國軍轉民(2017年9期)2017-12-19 12:11:30
      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在遼寧艦飛行甲板準備起飛
      國防(2017年12期)2017-04-09 07:52:09
      替代甲板結合負壓吸引治療修復甲床缺損
      惡劣海況下海洋石油116內(nèi)轉塔式FPSO裝配載優(yōu)化
      船海工程(2015年4期)2016-01-05 15:53:38
      極端海況下軟質海崖大規(guī)模蝕退計算模型研究
      甲板前置治療甲床部分缺損
      一種回收過程中UUV對運動母船的跟蹤方法
      云阳县| 建平县| 林州市| 灵石县| 开鲁县| 蚌埠市| 枣强县| 信宜市| 四平市| 乌拉特后旗| 句容市| 盖州市| 禄劝| 忻城县| 乳山市| 永康市| 红河县| 千阳县| 蚌埠市| 济南市| 景宁| 垫江县| 洮南市| 石屏县| 新营市| 多伦县| 蓬溪县| 新乐市| 宜兰县| 泉州市| 高淳县| 简阳市| 宁乡县| 铜梁县| 安图县| 肃北| 敦化市| 本溪市| 五台县| 洮南市|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