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萍 徐青華 黃溢
【摘 要】 目的:探討多元化健康教育對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自護能力及健康行為的影響。方法:將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住院的56例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教育)與教育組(給予多元化教育),比較兩組的自護能力及健康行為。結果:多元化健康教育后,教育組的自護能力及健康行為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給予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夠有效規(guī)范患者的健康行為,提高其自護能力。
【關鍵詞】 多元化健康教育;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自護能力;健康行為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骨質疏松癥的患病人群不斷增多,全球患有此病的人數(shù)高達2億多,其中女性發(fā)病率是男性的6倍,特別是絕經后女性發(fā)病率更高,大多發(fā)生于女性絕經后10~15年內,嚴重影響絕經后女性的生活質量[1]。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患者的疾病認識情況對其健康行為及自護能力起著關鍵性作用,據(jù)調查[2],高達81%的女性未曾聽說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僅有20.5%的女性正確認識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原因,24.1%的女性正確認識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xiàn)??梢姡^經后女性對骨質疏松癥的認識普遍較缺乏,因此,加強對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本次研究對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住院的28例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給予多元化健康教育,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來自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住院的56例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入選標準:絕經年限≥3年;符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無運動禁忌證;擁有智能手機,能夠應用微信平臺進行交流;文化層次≥小學;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繼發(fā)性/特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嚴重心肺功能障礙;血液系統(tǒng)疾病;近3個月內服用過影響骨密度的藥物;既往精神疾病或溝通障礙;無法獨立完成問卷填寫。56例女性年齡48~74歲,平均(56.86±3.51)歲;絕經年限3~16年,平均(10.46±1.21)年;文化層次初中及以下21例,初中以上35例。將56例女性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教育組,兩組女性的臨床資料較接近,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口頭和書面健康教育,告訴患者骨質疏松癥的相關知識,囑咐患者進行早期康復運動,并注意飲食規(guī)律,教育組則除此外又給予多元化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 成立多元化健康教育團隊 成立1支多元化健
*徐青華為本文通訊作者
康教育團隊,團隊成員包含骨科主治醫(yī)師、護士長、責任護士及家屬,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主治醫(yī)師負責對患者疾病的診療與復診工作;責任護士負責收集患者健康信息,為患者進行健康信息教育及隨訪護理工作;護士長負責協(xié)調好各成員工作;家屬負責配合責任護士工作,監(jiān)督患者的遵醫(yī)行為等。全面評估患者的健康情況及對疾病認識情況,制定1個為期3個月的健康教育計劃。
1.2.2 健康教育形式 除了住院期間給予常規(guī)的口頭和書面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第2天,由主治醫(yī)師和??谱o士通過圖文結合、PPT及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向患者詳細介紹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機制、危害性、治療方式及預防護理措施,患者出院后將健康教育延續(xù)到家庭中,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對患者進行隨訪教育,囑咐患者日常有疑問可以通過微信進行在線咨詢,出院后每2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3個月后安排責任護士進行上門訪視,現(xiàn)場評估患者的居家健康行為。
1.2.3 健康教育內容 1)飲食指導:告訴患者規(guī)律飲食對疾病康復重要性,囑咐患者每周食用3次以上高鈣食物,多補充綠色蔬菜;對喜歡飲用咖啡或濃茶的患者,需及時告知濃茶對骨代謝的危害,讓患者以清淡花茶替代;對抽煙喝酒的患者,需讓其戒煙戒酒,以免影響鈣質合成。2)運動指導:根據(jù)患者的康復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運動計劃,指導患者以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為主,每星期運動3次以上,每次半小時左右。3)用藥指導:詳細告訴患者常規(guī)補鈣藥物的使用方式、用藥劑量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告訴患者規(guī)律服藥的重要性,對記憶力較差的患者可以讓其設定“藥物服用鬧鐘”,以免忘記服藥。4)日光照射:囑咐患者每星期接受3次以上光照,每次15min以上,以促進鈣的吸收。
1.3 評價指標
1)健康行為:參考相關文獻[3],自行設計《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健康行為問卷表》對兩組女性的健康行為進行評價,包含飲食行為、運動行為、服藥行為、接受光照行為,總分100分,健康行為與分值呈正性相關,于教育前、教育后各測評1次。2)自護能力:通過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對兩組女性的自護能力進行評價,量表總分172分,自護能力與分值呈正性相關,于教育前、教育后各測評1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健康行為及自護能力評分通過(±s)表示,并行t檢驗,以P<0.05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多元化健康教育后,教育組的健康行為及自護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常見的骨科退化性疾病,雖然采取針對性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但其治療效果與患者的疾病認識程度、健康行為及自護能力密切相關,大多患者因疾病認識程度有限,治療效果往往不佳[3]。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在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中的應用效果已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但以往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通常是以單向知識輸送為主,形式較單一,內容較缺乏針對性,互動性較差,教育效果欠佳。本次研究筆者對教育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后,教育組的健康行為及自護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中除了常規(guī)的口頭宣教外,還聯(lián)合采用圖文結合、PPT、視頻、電話、微信及上門訪視等多種方式進行健康指導,有效避免以往傳統(tǒng)教育的枯燥性與盲目性,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此外,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教育雖然無法直接改變疾病高危狀態(tài),但它可以提高患者的主觀性,規(guī)范患者的健康行為,有利于形成強大的疾病支持系統(tǒng),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進而促進疾病轉歸。
總的來說,對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給予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夠有效規(guī)范患者的健康行為,提高其自護能力。
參考文獻
[1] 林巧旋,尤映彬.以患者為中心的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在圍絕經期及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中的運用[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7,37(05):1013-1018.
[2] 商偉靜,蔣偉,韓穎,等.牟平區(qū)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認知水平及健康行為調查研究[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8,41(06):437-440.
[3] 吳志浩,黃凱華,劉康,等.健康教育頻次對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7,10(04):33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