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鋒
【摘 要】紙媒的生存空間日益被擠壓,大眾對媒介的選擇變得非常多樣和挑剔。觀感閱讀體驗的前三秒鐘變得非常重要。而立足深刻內容傳播的主流媒體在前進的道路上愈顯步履維艱?!独卒h地圖》在視覺設計方面大膽采用大數(shù)據可視化呈現(xiàn)手段,作出了積極探索。
【關鍵詞】雷鋒地圖? ?可視化? ?紙媒
在接到《雷鋒地圖》的設計任務后,項目組大膽地做了一個實驗,把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在設計手段和理念上進行了一次無縫鏈接:通過運用長卷八連版的形式,內置可視化圖表表述模式,用更加有視覺沖擊力的方式來為讀者展現(xiàn)一幅雷鋒足跡的地圖。
一、抓住第一視覺感
在設計之初,采用長八卷方案呈現(xiàn)《雷鋒地圖》的考量有下面幾點:
首先,借鑒新媒體更加賺人眼球和直白的設計特色,長八卷在視覺呈現(xiàn)上更加流暢有力,適合新的傳播媒體——手機的承載和傳播,同時也可以在紙媒上表達自如。
其次,封面的色彩采用主旋律紅黃色為主色調,再配有雷鋒事跡的大數(shù)據為背景。封面的靈感其實由一段視頻中的一幀定格演變過來,就像一部電影往往能抓住我們回憶點的可能就幾個場景,而往往能打動人的第一視覺的沖擊感,才是一部好的作品的開始。
抓住第一視覺感后就是不斷地延伸和細化我們想要刻畫的主題。當今快節(jié)奏和片段式的傳播大環(huán)境下,封面的爆發(fā)力和傳遞內容顯得尤為重要。長八卷的片段式表達,可以進行傳播內容的有效分割,化整為零,豐富細節(jié),也可以完成相同元素的歸納組合,提高讀者的觀感流暢度。長八卷更加適合數(shù)據的嵌入和總結,可以便于為地圖這個主題提供服務。
再者,長八卷的美觀性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樣的表述形式滿足了很多讀者的收藏欲望,收藏建立起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友誼之橋,也因此讓作者和讀者產生了良性的溝通和反饋的渠道。長八卷無論是單卷還是拼合,都更加適合宣傳應用,在實體展覽中便于噴繪展示。長八卷的分段式瀏覽,也便于截圖留存和分階段閱讀的個性需要。
《雷鋒地圖》的長八卷模式應用為視覺工作者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讓文字和圖表可以有機且有序結合在一起,使創(chuàng)作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更加完美地結合。特別是封面設計,每一個星光點都若隱若現(xiàn)地映射出有關雷鋒的數(shù)據,仿若一方道德星空,而足夠的留白又形成了充分的想象空間,為設計拓展了表述世界的維度。
二、大膽使用可視化圖表
雷鋒的故事很多,雷鋒精神的內涵非常豐富,如果一一呈現(xiàn),需要大量空間,且十分繁復?!独卒h地圖》采用數(shù)據圖表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是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完成最豐富呈現(xiàn)的典型案例。
可視化圖表具有強大的表達能量——可以直觀準確地傳遞大量信息,可以精準投遞信息,可以幫助讀者作出比較和分類,甚至可以打破空間的局限和時間的漫長。但圖表呈現(xiàn)也給創(chuàng)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創(chuàng)作者對表達對象有更深刻的理解,把信息和時間重新調度清晰。同時,也要求視覺創(chuàng)作者和文字作者有更深入的配合:文字作者要把文字以最高的配合度分配給每一幅圖片、每一個圖表,視覺創(chuàng)作者要把文字揉碎了,組裝到每一幅圖片和每一個表格中去。
可視化圖表隨著現(xiàn)代的傳播速度和節(jié)奏應運而生,它更適合新媒體的傳播,因為圖表本身的靈活性,視覺創(chuàng)作者可以按照篇幅和剩余版面的大小盡情地調配圖表,而圖文結合的形式又可以使大段文字的表達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節(jié)奏感,它可以潛移默化地減少閱讀時的困頓感,圖表的可視化表現(xiàn)方式成為視覺創(chuàng)作者手里的一件利器。另外,圖片和表格還可以在客觀上起到著色的作用,視覺創(chuàng)作者可以運用圖片使文字富有感染力,也可以通過色彩這個最有詩意和視覺沖擊力的武器來裝扮內容。
總之,可視化圖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使我們的作品生動鮮活起來。它牽引著讀者的視線和思維,讓我們可以穿越時空追尋雷鋒的足跡,重歷他的事跡,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雷鋒未走完的那段留白的歲月里繼續(xù)前行。
這幅地圖里,雷鋒所到之處的地標剪影被我們以等比例的形式鋪陳在了長卷背景里。這微小的設計能讓我們遼沈大地的人們感到格外親切,也能向世界展現(xiàn)雷鋒家鄉(xiāng)的面貌。還有第六期特刊——種子,根據主題,設想一下種子最終會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來展現(xiàn),那就是長成參天大樹,它的每一個枝葉都是雷鋒精神的成果,而每一部分的內容用對比較強的色彩來區(qū)分。在明度和強度上也做了一些前后關系的處理,雖然是平面類的產品也必須考慮到空間感,在設計上我們區(qū)別于其他的圖表設計,不再是對一些數(shù)據的羅列,而是側重給予讀者精神層面的視覺。
三、讓報紙靈動起來
完成作品后,重新反觀這樣的創(chuàng)作對于傳統(tǒng)紙媒的意義:不得不直面這個現(xiàn)實,紙媒的生存空間日益被擠壓,人們對媒介的選擇變得非常多樣和挑剔。觀感閱讀體驗的前三秒鐘都變得非常重要。而我們立足深刻內容傳播的媒介就更顯得在前進的道路上步履維艱。長八卷可視化圖表的大規(guī)模應用則可以在我們面臨新挑戰(zhàn)的時候開辟新的領域。
傳播,必須要通過媒介,當今世界媒介的多樣性,客觀上和我們形成了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智者當借力而為之,我們也可以搭上這班快車與時俱進。我們傳統(tǒng)媒體有最深沉的媒體人的靈魂,我們的積淀是深厚的?,F(xiàn)在只需要靈動起來,用顏色,用層次,用相對便于閱讀的載體把我們的文字展示出來。
我們利用新的格式,用報人的吃苦耐勞來繪制屬于我們的篇章。我們把雷鋒的足跡和事跡繪制成地圖,我們把文字精準拆分,我們把大數(shù)據細化到每一張表格上,我們用數(shù)字、圖片輔助文字,把時間空間都在二維世界里展開,我們帶著深沉的積累重新起步,我們用色彩召喚人們的目光,用詳實的記錄為讀者展示真實的歷史。
長八卷和大數(shù)據圖表的應用,是報人向這個快速流動的世界投下的一顆石子,它會慢慢展開漣漪。作為新時代的媒體人,我們要發(fā)出聲音,我們要振聾發(fā)聵,我們要用多年的沉淀和新鮮的載體在這個歷史的畫卷上延續(xù)我們的濃墨重彩。新媒體時代,我們每一個報人都理應具有更加強勁的動力,開足馬力完善自己的基本功,把創(chuàng)作展開,把我們的畫卷和地圖變成讀者微信里那個最長最真的信息。
《雷鋒地圖》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筆者對創(chuàng)作思路的重新洗牌。感謝雷鋒這個鮮活而偉大的存在,他留給我們可以一生追尋的足跡和精神。感謝這個時代,也感謝這個時代給我們的危機感。在繪制這份地圖的時候,筆者把自己的很多理念打碎了重新拼裝,確立了封面設計的重要性,熟練了分析切割和組裝文字及圖表的過程,在兼顧可讀性、可視性的基礎上,更加大膽地運用顏色,最大力度上調度色彩的美感和空間感?!独卒h地圖》不僅裝載了報人對雷鋒精神的敬意,也承載了報人對報紙這份事業(yè)的敬意。
這份報紙,這個長長的八卷內容,這張地圖留下了我們老一輩革命者的堅實腳印,展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一直綻放的美德之花,也展現(xiàn)了我們新一代報人的追求和力量,我們要在這個歷史的長河里一直繪制下去,一直書寫下去。
(作者單位:遼寧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