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延伸。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革,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很多教師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學習熱情雖有提高,但因為課外閱讀太少,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寫作能力依然較差,影響小學生的語文成績。熟能生巧也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很多小學生不懂得如何組織語言,描寫優(yōu)美的詞句,即便其他語文知識學的很好,但語文成績依然不高。而多進行課外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想象能力,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讓學生明白如何寫出優(yōu)美詞句,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筆者簡單介紹了課外閱讀對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效果,也簡單闡述了如何促進小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
隨著我國新課改工作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越來越重視,力求全面培養(yǎng)學生,挖掘學生潛能,培養(yǎng)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綜合型人才。但是,小學語文教師卻發(fā)現(xiàn),即便進行新課改,制定了全新的教學方案,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仍舊屬于重難點,小學生的課文閱讀量不足,而這種不足直接限制了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課外閱讀根本目的是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文成績。小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課外閱讀,能夠促使小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進而促進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通過閱讀不斷開拓自己的眼界,進行多方面思考,準確看待、分析語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創(chuàng)新問題解決的方式,從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1.1提升小學生的語文作文成績
“一個多讀書的人,視野必然開闊,志向必然高遠,追求必然執(zhí)著。”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朱永新說過的一句話。朱永新認為,多讀書能夠開拓一個人的眼界,能夠教導人們用更開放的格局看待每一個問題。如果將這句話用在學生身上,意思是:多讀課外書,能夠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多讀書的學生寫作成績必然不差,因為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受到文章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寫作時,想象力開闊,思路清晰,動筆如有神。也有試驗研究表明,作文寫得好的學生多數喜歡課外閱讀。因為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在閱讀散文時,學生可以學到散文優(yōu)美的遣詞用句手法;在閱讀短文時,學生可以學到如何使用最簡練、最深入人心的語言描繪一種事物,講述一個故事;在閱讀記敘文時,學生可以學到文中多種敘事手法,能夠學會如何將一件平凡的小事寫的優(yōu)美動人。當然,課外閱讀的好處不僅僅只有這一點,但課外大量閱讀最明顯的表現(xiàn)形式,便是語文作文成績的提高。
1.2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學生大量閱讀文學作品,不僅可以積累大量的語言知識、寫作知識,而且可以活學活用,通過大量閱讀,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必然有顯著的提升。因此,在學習新課程的時候,學生會學的比其他同學更好,更快。但是,近年來,很多家長、教師因為考試的壓力,讓學生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讀課文、寫作業(yè)、預習等方面上,對于課外閱讀并不重視。而近年來,小學語文測試卷對于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必須加強課外閱讀,增加閱讀量,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夠熟練的完成試卷。
1.3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格
課外閱讀并不是單純的為了積累知識,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個人素養(yǎng)有很大影響。閱讀一些正能量的文學作品,學生自身的正能量也會增加,作品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閱讀三觀不正、負能量作品,學生自身的三觀會受到影響,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是不利的。但小學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生理與心理均能逐步發(fā)展,但因為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育差異,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也會出現(xiàn)差異。而唯一能夠彌補這個差異的方法,只有課外閱讀,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名人傳記、經典名著,進而確立今后的人生觀,準確的選擇未來的專業(yè)。確定日后的人生目標,閱讀越多,學生越受那些積極美好的思想影響,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格,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
2.1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直接決定了某一方面的成就,小學教學也是一樣。小學生年紀較小,天性爛漫,喜愛戶外活動勝過室內活動,對外界事物抱有極大的新鮮感,但對于課外閱讀,大部分學生表現(xiàn)的比較抗拒。很多經典文學作品篇幅過長,只有單調的文字,想要閱讀需要較長的時間,作品內容復雜,更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想要促使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首先就要明確小學生的心理活動,了解小學生的個人喜好,選擇圖文并茂,篇幅短,內容簡單,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的課外閱讀刊物。在授課結束后,可以布置一道課外題目,告訴小學生答案在課外讀物中,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尋找答案。其次,教師與學生家長加強溝通,明確告知學生家長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對小學語文成績的影響,消除家長對于課外閱讀負面意見。促使家長主動配合教師,引導小學生閱讀。
2.2加強學生間、師生間交流,拓展課外閱讀
人是群居動物,小學生的分享欲是很強的,很多小學生在遇到新鮮事后都會主動分享給同學,彼此交流信息。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小學生的這一特點,促進小學生主動參與課外閱讀。比如在課堂最后5-10分鐘,語文教師可以向小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最近有沒有課外閱讀???同學們又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故事的呢?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 币龑W生講述自己閱讀過的故事,加強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為了最大程度上的促進小學生主動課外閱讀,加大課外閱讀量,教師可以設置“最有趣課外閱讀故事獎”、“課外閱讀量最多獎”、“課外閱讀積極獎”。每周或每月評一次獎,通過獲獎的方式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熱情,促使小學生主動課外閱讀,積極向教師、同學分享自己看到每一個故事。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課外讀物中的內容,每2節(jié)課設置一道選擇題、判斷題或填空題,讓學生定時解答。對于高年級小學生,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適當的轉變一下,統(tǒng)計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根據學生的課外閱讀實際情況,編撰為電子獎狀,定時發(fā)送給家長,課堂上明確表揚獲獎學生,鼓勵獲獎學生向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閱讀體驗,激發(fā)其他同學的獲獎欲望。
2.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撰寫閱讀心得
想要讓學生持續(xù)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關鍵。學生只有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才會主動進入閱讀,主動從閱讀中汲取養(yǎng)分,鍛煉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等等。教師應該具有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的意識,對于低年級小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閱讀時間,根據文章的長短設置5-10分鐘的閱讀時間,在閱讀結束后,向學生提問:“這個故事講了什么?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主人公經歷了什么事情?”在小學生準確回答問題后立刻給予表揚與鼓勵。對于高年級小學生,教師可以在課下布置課外閱讀內容,要求小學生撰寫閱讀心得,嚴肅認真的批改小學生閱讀心得,根據小學生的閱讀心得,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促使小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現(xiàn)今我國重視素質教育,全面培養(yǎng)、發(fā)展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與素質已經成為了教師們面對的難題,但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課外閱讀是一個很有效的解決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能夠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思維、邏輯、分析、寫作等能力,也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永寧縣玉泉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