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所經(jīng)過的事有許許多多,有的隨風流逝,雁過無痕;有的縈繞腦際,刻骨銘心,唇齒留香。小的時候,我的老家農(nóng)村露天電影的事,至今仍駐足在我記憶的葉脈里,令我靜靜地回味。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時,農(nóng)村文藝生活相當匱乏,除了幾種兒童游戲:捉迷藏、跳繩、打陀螺、老鷹捉小雞等外,最向往的就是看電影了。那時候只有縣里有電影隊,由于電影機少,而且面對全縣的上百個村寨放映,一年到頭都難得輪著一場電影。好在七十年代末,全縣各人民公社成立了電影隊,才能每年看上幾場電影。
現(xiàn)在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電視、電影、廣場舞、KTV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況且一部手機兼容了很多的文藝項目,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現(xiàn)在大人或者孩子們每天坐在自己家里的沙發(fā)上,看電影或者電視劇,隨著劇情發(fā)展,體驗生活的喜、怒、哀、樂……我總感覺不夠味兒,穿越時光隧道,回到我兒時的露天電影時代,那場面,那情景,才叫震撼。一些電影花絮叫人至今難忘。
孩提時難得看一場電影。那時,是公社統(tǒng)一安排的,每個村輪流放電影,大的村一兩個月才輪到一場,小的村子一年能看一兩場電影就不錯了。大人們還好一點,也許是不想說罷了,可是孩子們就不一樣了,天天盼呀盼的,總是問爸爸媽媽 “什么時候能到我們這兒放電影???我又想看電影了。”孩子們平時只有看看小人書,別的再也沒有什么好玩的了。那些家家通的小廣播,都是大人和老人們喜歡聽的,孩子們根本 “不屑一聽”,圍著大人們嬉鬧玩耍。
有一個詞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那就是 “光明”。因為,當時我們公社放電影的放映員姓 “宋”名“光明”,所以孩子們天天都在盼著 “光明”來。他來了,就有電影看了,久而久之這個 “光明”就成了電影的代名詞,成了孩子們最喜愛聽到的名字。
放電影一般都是在村里的曬場或者小學校操場,在這些曬場或者操場周圍所栽的桉樹,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的,總是在最佳位置有兩顆樹的距離適合掛電影銀幕的,也許是有心人,專心設(shè)計的。
“今晚有電影,真的,不騙你,我值日打掃教室回家遲,看到曬場電影銀幕都掛起來了。”村上的小伙伴兒認真地跟我說, “趕快回家?guī)透改笩鹋埑?,吃過飯早點去,占個好位置?!?/p>
一聽到這個信息,我如獲至寶,立馬跑回家告訴哥哥、姐姐們,讓他們做好準備今晚看電影,村里放電影了。然后滿心喜悅地在家里,把水打好,把柴草準備好,等父母收工一回家,就把這一好消息告訴自己的父母親,他們肯定也高興的。
不一會兒,望到自己父母親回家了,咦?今天太陽還沒落盡怎么提前收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迎著媽媽跑過去,邊跑邊叫道 “媽媽,媽媽,今晚大隊有電影?!眿寢屝χ贿吚业氖郑贿呎f“慢點,慢點,媽媽知道了,這不,隊長還叫媽媽們提前回家,弄飯給孩子吃,早點吃過去看電影。”還說 “聽隊長說今晚放的是好 ‘電影’”。
我急切地問媽媽放的是什么電影,媽媽說我也不知道,隊長沒有說,等晚上去看就知道了。
哎呀,電影銀幕前面坐了好多人,趕快找地方。
“姐姐你站在這兒別走,我去抱點麥穰鋪在地上坐。”
再細看電影銀幕前,坐在最前面的小孩居多,有的抱來附近的稻草,有的抱來附近的麥穰鋪在地上,一排排席地而坐,翹首以待;坐中間的老人婦女居多,她們從家里帶來板凳,一行行整整齊齊,邊擺龍門陣、邊嗑瓜子等待;后面站著的大多是成年男女,體壯氣旺精力充沛,在喧嘩等待;再后面的就是朝氣蓬勃的年輕姑娘、小伙們站在板凳上,挨肩搭背,嘻嘻鬧鬧的,不覺等待的煎熬。
舉目四望,在外圍有爬樹上的,有爬草堆上的。有的大人把孩子架在脖子上……林林總總無奇不有,黑壓壓的一片,目標一致——電影的銀幕。
再細看,電影的銀幕后面也是人海一片,遲來的人們正面看不到了,就在背面選好位置,坐的站的都有,同樣可以觀看,只是畫面方向相反,字是反字。只顧數(shù)人頭,東張西望……
“今晚放映兩部,一部是兒童片 《草原英雄小姐妹》,一部是故事片 《南征北戰(zhàn)》……”電影開始了,激動的時刻到了,其他的話什么也聽不到了,只聽到兩部人人都愛看的電影名字。電影場一片沸騰,氣壯山河,這是現(xiàn)在的孩子們體會不到也難以想象的。
當電影 《南征北戰(zhàn)》放到圍殲鳳凰山敵軍時,增援敵軍坐的是卡車,解放軍是背著槍支彈藥用腿跑的,與敵人搶占摩天嶺,能跑得過人家嗎?全場人都捏一把汗,電影場一片寂靜……
突然,銀幕上沒有圖像了, “怎么啦?怎么啦?”影場一片質(zhì)問聲。這時聽到大隊長在大聲喊道: “不要亂動,機器出毛病了,正在修,一會就好?!编蓿瓉硎前l(fā)電機壞了,大人孩子不禁遺憾萬分,騷動的人群漸漸安靜下來。發(fā)電機那里一下子聚集了好多人,有的在出主意,有的在找工具,有的在打手電筒做照明,忙得不亦樂乎,分不清誰是修理工,誰是打下手的,不多時電影機旁的照明燈亮了,發(fā)電機修好了。電影場一片歡呼,隨著圖像在銀幕上出現(xiàn),人們再次安靜下來,全神貫注搶占摩天嶺,神情再次與劇情融合……
當看到比敵人提前到達摩天嶺時,電影場一片沸騰,歡聲雷動。
當電影 《草原英雄小姐妹》放到小姐妹倆在漫天大雪中趕著羊群,不讓羊亂跑,手里還抱著一只走不動路的小羊羔……全場又感動得鴉雀無聲。
更有意思的是 “跑片子”,也就是兩個不相鄰的大隊,同一天晚上放相同的兩部電影,一個大隊放這部,另一個大隊放那部,等一部放結(jié)束了,各大隊派人去拿下一部電影片子,這叫跑片子。當時的道路與交通工具哪有現(xiàn)在這么好,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在疙疙瘩瘩的泥巴路上顛簸。哪像現(xiàn)在電動車、轎車遍地都是,水泥路鏡子似的平坦。
在等待 “跑片子”的時間是最難挨的,同時,電影場也會不時傳出一陣陣不安的騷動聲和嘯叫聲,甚至人群晃動。但是影片一到,一切恢復平靜,隨著電影的開始放影,進入電影情節(jié)。
電影散場時又熱鬧了,媽媽喊孩子的,妹妹找姐姐的,哥哥叫弟弟的……各種各樣聲音。尋著家的方向母攙子,姐攜妹,孫兒扶著老奶奶,各奔東西南北亂成一鍋粥,就嫌路兒不夠?qū)?,你擠我,我挨你,急急匆匆往家趕。電影場打瞌睡的孩子們,這時的瞌睡蟲兒也跑得無影無蹤,隨人流往家跑。
兒時,那些電影場的趣事叫人難以忘懷。
如今富起來,孩子們在家里滑動鼠標就能隨心所欲地觀看自己想看的電視劇、動畫片等等;或者按按遙控器同樣能滿足自己觀賞的需求。再不用跑路趕電影場擠位置了。故此,兒時的露天電影已經(jīng)成為美好的回憶,伴隨著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幾十年了,但仿佛就象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