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安,余麗萍,賴江瓊,黃思付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EGV)出血為失代償期肝硬化常見且易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聲脈沖輻射力彈性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aging,ARFI)具有無創(chuàng)、便捷、準確的優(yōu)勢,報道[6]顯示,ARFI在診斷肝硬化患者發(fā)生EGV方面表現出較好的準確性。本研究采用ARFI檢測了肝硬化患者并發(fā)EGV和門靜脈血栓情況,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發(fā)EGV患者87例,男性49例,女性38例;平均年齡為(53.5±6.4)歲。診斷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7]、《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8]、《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9]等標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診斷符合《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下診斷和治療規(guī)范試行方案(2003年)》[10]的標準。EGV出血診斷符合《消化道靜脈曲張及出血的內鏡診斷和治療規(guī)范試行方案(2009年)》[11]的標準。門靜脈血栓診斷標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發(fā)現門靜脈內有不被壓縮的強回聲團塊,具有反向血流,部分無血液,被認為有門靜脈血栓形成;當超聲檢查不能明確時,則行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排除標準:(1)腹水量大,無法行肝脾硬度測量者;(2)合并肝癌或其他惡性腫瘤;(3)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出血;(4)入組前接受內鏡下或介入治療。
1.2 肝脾硬度測定 使用Siemens Acuson S2000超聲系統(tǒng)檢查患者肝脾硬度,連續(xù)測量10次,取平均值,獲取肝實質剪切波速度(liver shear wave velocity,LSWV)和脾臟剪切波速度(spleen shear wave velocity,SSWV)。
1.3 胃鏡檢查 根據胃鏡下血管形態(tài),對EGV患者靜脈曲張進行分級[12]。0級為無靜脈曲張;1級為小、直線形曲張;2級為略大、屈曲狀靜脈,伴低于1/3管腔隆起;3級為大、盤曲狀靜脈,伴大于1/3管腔隆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S 19.0和Medcalc 16.2軟件。首先行正態(tài)性檢驗,對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發(fā)生門靜脈血栓為因變量,以Child分級、門靜脈內徑、血小板(PLT)計數、感染、腹水、肝性腦病、LSWV、SSWV作為自變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建立回歸模型,得出獨立預測因子。構建LSWV和SSWV診斷的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取約登指數(靈敏度+特異度-1)最大處為各指標診斷EGV出血和門靜脈血栓的截斷點。P<0.05被定義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出血與未出血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在隨訪的3個月內,發(fā)生消化道出血34例。出血與未出血患者在性別、年齡、BMI、Child分級和病因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n(%),(±s)]比較
表1 兩組基線資料[n(%),(±s)]比較
出血(n=34) EVG(n=53) x2/t P性別男20(58.8) 29(54.7) 0.142 0.706女14(41.2) 24(45.3)年齡(歲) 53.5±6.4 52.8±6.1 0.507 0.612 BMI(kg/m2)24.4±4.625.1±5.00.6690.503 Child分級A 級 19(55.9) 25(47.2) 0.629 0.428 B 級 15(44.1) 28(52.8)病因乙型肝炎 14(41.2) 25(47.2) 0.478 0.924丙型肝炎 10(29.4) 13(24.5)酒精性肝炎 6(17.6) 10(18.9)其他 4(11.8) 5(9.4)
2.2 兩組LSWV和SSWV比較 EGV出血患者LSWV和SSWV均顯著高于EGV未出血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 LSWV和SSWV(m/s,±s)比較
表2 兩組 LSWV和SSWV(m/s,±s)比較
例數 LSWV SSWV出血 34 2.6±0.5 3.3±0.5未出血 53 1.9±0.4 2.5±0.3 t 6.873 8.409 P<0.001 <0.001
2.3 LSWV和SSWV及聯合檢測診斷肝硬化并發(fā)EGV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價值分析 檢測SSWV與SWV判斷出血的效能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532,P=0.594);聯合應用LSWV和SSWV判斷EGV出血的模型為:F=-8.535+1.680×LSWV+1.524×SSWV,其判斷的效能與LSWV或SSWV單獨診斷比,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348,P=0.178;Z=1.111,P=0.267,表3,圖1)。
圖1 LSWV、SSWV及聯合檢測判斷肝硬化并發(fā)EGV患者出血的ROC曲線
表3 LSWV和SSWV及聯合檢測診斷肝硬化并發(fā)EGV患者出血的效能分析
2.4 門靜脈血栓與無門靜脈血栓患者基線資料的比較 在EGV出血組有16例(47.1%)患者,在EGV未出血組有 9例(17.0%,x2=9.150,P=0.002)患者并發(fā)門靜脈血栓。影響肝硬化伴EGV患者并發(fā)門靜脈血栓的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影響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并發(fā)門靜脈血栓的單因素分析[n(%),(±s)]
表4 影響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并發(fā)門靜脈血栓的單因素分析[n(%),(±s)]
門靜脈血栓(n=25) 無門靜脈血栓(n=62) x2/t P Child分級A 級 17(68.0) 27(43.5) 4.261 0.039 B 級 8(32.0) 35(56.5)門靜脈內徑(cm) 1.5±0.3 1.3±0.2 3.070 0.002 WBC(×109/L) 11.5±2.2 10.1±2.0 1.772 0.077 PLT(×109/L) 78.5±31.4 128.3±34.6 2.140 0.032感染是18(72.0) 30(48.4) 4.016 0.045否7(28.0) 32(51.6)腹水是16(64.0) 26(40.3) 4.008 0.045否9(36.0) 36(59.7)肝性腦病是15(60.0) 20(32.3) 5.702 0.017否10(40.0) 42(67.7)LSWV(m/s) 2.5±0.4 2.0±0.3 5.643 <0.001 SSWV(m/s) 3.2±0.5 2.6±0.3 5.607 <0.001 EGV分級1 級 4(16.0) 27(43.5) 8.075 0.018 2 級 8(32.0) 20(32.3)3 級 13(52.0) 15(24.2)
2.5 影響肝硬化伴EGV患者發(fā)生門靜脈血栓的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如Child分級、門靜脈內徑、血小板計數、感染、腹水、肝性腦病、LSWV、SSWV和EGV分級作為自變量,將發(fā)生門靜脈血栓為因變量,納入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Child分級、門靜脈內徑、PLT、感染、腹水、肝性腦病、LSWV、SSWV、EGV分級和EGV出血均為發(fā)生門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表5)。
2.6 LSWV和SSWV聯合檢測診斷肝硬化伴EGV患者發(fā)生門靜脈血栓的價值分析 聯合檢測診斷肝硬化伴EGV患者發(fā)生門靜脈血栓的AUC、敏感度和特異性分別為0.893(0.829~0.946)、94.1%和86.79%(圖2)。
圖2 LSWV和SSWV聯合檢測診斷肝硬化伴EGV患者發(fā)生門靜脈血栓的ROC曲線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肝硬化并發(fā)EGV有出血傾向的患者LSWV和SSWV顯著高于近期未出血患者,與既往研究[12-14]結果一致,提示行超聲檢測有關指標可能有助于對消化道出血的預測,而給予相應的處理。門靜脈內徑越寬,血流越緩慢,越有利于血栓的形成。血小板可以釋放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血小板源生長因子,有利于受損血管的修復,但血小板數目增多,可加重血流緩慢,引起血栓形成。肝硬化病程越長,肝臟正常結構被破壞,肝功能損害越嚴重,門靜脈壓力增加,誘發(fā)EGV,導致側支循環(huán)血量增多,易形成血栓。腹水、感染和肝性腦病的發(fā)生可能是門靜脈血栓發(fā)生的后果,引起門靜脈內徑加寬。ARFI可以有效診斷肝硬化患者EGV的存在,并對并發(fā)門靜脈血栓的發(fā)生有所提示。本研究結果顯示,檢測LSWV和SSWV診斷EGV患者存在門靜脈血栓的AUC為0.893,確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值得探討。
表5 影響EGV患者發(fā)生門靜脈血栓的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