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英
山陰縣教育科技局 山西朔州 036900
多媒體教育技術就是通過各種軟硬件設備將各類文本內容和圖像聲音等綜合起來呈現在計算機大屏幕上,同時還能夠根據需要對其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和控制,起到一定的交互效果。此類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手段,其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感官,將教學過程中的所有內容生動的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人員在獲得一定的知識的時候需要以一定的社會背景為襯托,同時還要借助父母、教師長輩或者是同學們的幫助來獲取學習信息。該理論所倡導的“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口號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動構建者而不是老師灌輸知識的對象。所以,將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建立起高效的自主學習新模式。同時,新型多媒體教育技術和傳統(tǒng)地教學手段相比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各個感官,使其能夠從全方位的角度對知識加以理解,通過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對此我們也可以稱多媒體技術是化抽象為具象的一種學習活動,也可以讓對學生的個人情感培養(yǎng)變的極具趣味。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稱之為情感,是學生對事物進行認知的一種基本依據。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加深,其個人情感也會得到升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審美功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個人情感發(fā)展起到熏陶作用。比如傳統(tǒng)課本教材內容通過簡單的語言文字難以直接觸碰到學生們的內心,而使用多媒體教育技術這種聲形同步的教材可以將刻板生硬的文字轉變?yōu)閷嶓w形象,進而產生一定的審美效果,讓學生審美情趣得到升華。
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對于學生智力水平具有重要影響,其隨著思維過程逐漸發(fā)展,思維活動往往始于問題產生,指導問題最終終止結束,我們一般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獨立思考完成學習任務,在整個過程當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辯證能力。
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將視頻、音頻、圖片和文本等通過情景化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將個人主觀意識和潛意識相結合。既能夠調動課堂學習氣氛,又可以讓學生獲取更多知識。比如講解抽象的物理實驗的時候,傳統(tǒng)語言的解釋是蒼白無力的,學生難以想象更無法理解,而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模擬,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看到實驗結果,進而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讓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最終突破學習難點。學科課程內容標準當中為每個教學內容都預置了情景素材,這都是學生進行知識感知的根本,通過這些情景學生非但能夠獲得知識,還可以更好的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忧笏?,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不僅讓教學形式發(fā)生巨大轉變,教師的個人素質也得到極大的提升。他讓一線教學老師的工作形式從過去那種用筆寫教案的形式轉變?yōu)榫幹坪椭貜褪褂枚嗝襟w教學課件,教學形式也從過去無法描述和理解的抽象內容上,抓變?yōu)橥ㄟ^課件向學生直接演示。教師在整個制作課件的過程中,不僅是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過程,更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讓自己從過去黑板、粉筆的教學形式轉變?yōu)楝F代教學手段,極大的提高了其現代化的教學管理意識。
通過使用多媒體教育技術,一線教師的教學形式不斷的得到更新,促進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變革發(fā)展。各位教師不但可以使用多媒體教育信息技術將不同類型的符號、語言和聲音等結合在一起,還可以將其應用到學校的各項管理變革當中,不僅促進學校的素質教育,也可促進教育管理形式的現代化。
同時,基于對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的考慮和學校的未來,不少學校對于應用現代性的教育技術提出了如下基本任務:
第一,要對相關多媒體設備進行合理配置,建設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環(huán)境;第二,開發(fā)適合學校教學特點的現代化多媒體教育軟件,構建現代化的教育教材體系;第三,要開展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實驗設計,構建新型多媒體教學形式;第四,加強多媒體教學師資力量,全面建設具有高超信息技術能力的教師隊伍體系;第五,根據學校既有的方案,對教育信息網絡系統(tǒng)不斷進行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學資源信息數據庫,供不同老師之間相互借閱和參考,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育教學技術是當前階段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必不可少的一項教育技術,也要求相關一線教學老師不僅要熟練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更要加強對現代化多媒體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應用,提高自己的課件編制能力,積極和其他老師進行經驗交流,不斷優(yōu)化教學流程和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共同發(fā)展,最終實現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