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廣林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隨著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不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教學,都獲得了可喜的成績。如何針對不同教學內容以及對象,設計出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法,是很多高職體育教師關心的重要課題。體育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如何能夠在該過程中有效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保證最大化的教學效果,是很多教師實踐教學工作不斷探索的內容。體驗式教學工作中,教師按照教學環(huán)節(jié),有計劃、有針對性的使用輔助性器材,為學生營造出教學情境。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同學院與專業(yè)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營造出師生共同探索知識的良好氛圍,教師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使得學生更加主動而又積極的參與體育鍛煉,最大化的激發(fā)自身學習動機,提升學生學習自覺性。
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體驗式教學模式更加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實踐教學中,學生需要嘗試各種問題解決的方法,實施全面實踐活動。通過體驗式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基礎性的理論知識,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犹骄俊?/p>
實踐教學工作中,采用情境教學、角色扮演以及案例分析方法等體驗式教學模式,需要學生對各種知識有足夠的掌握,并且能夠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應用。這樣更加有助于學生及時的發(fā)現(xiàn)、分析以及解決問題。
跳遠運動有著較高的技術要求,體驗式教學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給出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保證了所有學生都能夠掌握滿足自身實際需要的技術要領,提升了教學的科學性與針對性,教學效果也相對較好。學生的技戰(zhàn)術水平以及動作完美度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跳遠運動對于運動員的技術動作要求較高,學生是否能夠熟練的掌握相關技術要領將決定最終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在跳遠教學工作中,教師通常會非常重視跳遠動作教學,但是很多學生對其關注度卻并不高。體驗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實踐練習的過程中掌握以及了解相關教學內容,其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優(yōu)勢在于可以充分發(fā)動學生,使得學生可以在自主體驗的進程中掌握相關技能,對于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有著積極的意義。所以,高職跳遠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采用體驗式教學,保證教學效果最大化。例如,很多學生對助跑起跳動作掌握不夠熟練,容易出現(xiàn)失誤,對于這項技術掌握速度也相對較慢。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進程中教師要注重轉變教學模式。第一,教師自身要做好動作示范,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正確動作要領,然后教師按照學生對于技術要領的掌握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實施分組訓練,讓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當有學生體驗的時候,其他小組的成員要對該名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其技術動作的有優(yōu)點以及不足,對于那些動作做得非常標準的學生,小組其他成員要給予鼓勵,并分析該名學生技術成功的原因,對于動作失誤的學生,其他成員也不能嘲笑,而應該一起探討失敗的原因,在后續(xù)實踐體驗中不斷完善和改進。這種將體驗教學作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方法,可以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有所提升,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跳遠的積極性,營造出和諧而又團結的氛圍,加強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充分理解以及準確把握,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體驗式教學能夠將學生拉回課堂,有效發(fā)揮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在實踐活動中持續(xù)提升能力素質。教師能夠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在相互探究的進程中充分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與意識,共同分析跳遠教學問題,從而產生相對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助跑速度問題的研究過程中,教師可以實現(xiàn)向學生演示五步助跑以及三步助跑起跳動作,然后讓所有的學生都進行實踐練習,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兩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通過學生合作探究,有的學生認為三步助跑的速度上不來,騰空的高度也不如五步助跑,距離要比五步助跑近。還有的學生則提出,三步助跑的踏跳準確度要好于五步助跑,落地也比較穩(wěn)。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如何能夠保證兩種技術動作的均衡,假如采用七步助跑會產生什么樣的情況?學生繼續(xù)對問題進行合作探究,最終得出“七步助跑,距離更遠,準確性更差”的結論,想要保證均衡性,需要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