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北
(河南省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我們常說“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的確如此。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尺度,是現代社會進行交際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文教學是教師如何教學生寫出內容豐富、富有特色且文筆流暢的文章,是我們語文老師肩上擔負的一項重要使命。
作文教學首先要教會學生審題,審題首先要找到“題眼”才能落筆,比如:作文《難忘的一件事》題眼在“難忘”,說明這件事在自己的印象里有特殊含義或者重要意義的,普通的一次上學經歷不行,尋常的課間活動不可以,其次,還要明白是讓寫“一件事”。作文審題的過程就是檢驗學生的理解力,如果審題沒做好,不僅作文寫不好,同時說明學生的理解能力還達不到,在閱讀知識上應該也是有欠缺的,甚至口語交際和課外知識方面的能力也不夠牢固。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作文能力的低下,證明學生語文的基礎并不牢固。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一直在被修訂、完善,眾多小學語文老師也為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質量付出了許多努力,然而,現在小學生的就寫作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未能達到課程標準以及教學目標的期望,具體問題表現如下:
(1) 缺乏寫作興趣。
(2)題材狹隘。
(3)語言表述不準確,缺乏將口頭語轉化為書面語言的能力,還有許多同學將過多的方言加入到了作文。
(4)缺乏寫作技巧,不能完整地交代事情的發(fā)展過程、情節(jié)描寫詳略不當或不深入、構思不夠完整。
(5)缺乏想象力。
(6)功利性太重。
小學生的作文理應具有多樣性、具體性、情感性、想象性等特征,但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的目標就是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因而反映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師生都過于關注成績,而忽略了寫作本身。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表達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而我們今天的習作教學日益被形式化,它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也愈拉愈大,以至于嚴重脫離了生活實際,使教學一天天走向形式主義,于是,我們的教學越來越變得“為教學而教學”,寫出來的習作枯燥乏味,因此我們要解除學生的“畏作”心理,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的良好習慣。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學作文就是學做人,學生能寫出真、善、美的習作使學生敢于、勤于、善于、樂于說真言、寫實話、吐真情。培養(yǎng)學生自能作文的意識、興趣、能力、習慣以及對生活和習作負責任的態(tài)度。
作文寫好了,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也提高了。換句話說,想要寫好作文就要把語文的方方面面都做好,所以說,寫作當然是件難事,也當然是件大事。
是??!寫作這么重要,怎么能是小事呢?
首先,要明確的是:寫作真的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要從心態(tài)上藐視它,不要被它嚇倒而是打倒它。
其次,說它“小”,是因為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它要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讓你變得更強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多么艱難的任務,而是從堅持每一件小事情做起,比如堅持背誦、積累詞語、口頭練習句子、片段……每一次的積累,都會讓學生擁有更龐大的知識儲備,那便有寫作的資本。
再次,要關注生活的小事。生活處處皆語文,如果能關注上學放學路上的所見所聞,關注了家人每個人吃飯時的不同表現、比如聽到弟弟妹妹與眾不同的哭聲、又比如用心體驗了四季的變化……落花流水皆成文章。重要的是有沒有用眼睛去觀察?有沒有用心去體會?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會布置一些觀察日記:觀察植物、橘子、豆芽……讓學生記錄觀察的過程、體會,讓學生感受其實什么都可以和作文聯系起來,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最后,作文教學要注重寫作的指導和課文聯系起來,用課文去指導寫作。部編教材的編寫很多課文是指向寫作,可以作為范文,比如三年級第五單元是第一個習作單元,第15課《搭船的鳥》對翠鳥外形和翠鳥捕魚的動作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從課文的描寫中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描寫翠鳥的語言如此靈動、貼切,離不開他的仔細觀察。
翠鳥捕魚時“沖、飛、銜、站、吞”幾個動作是一種連動描寫,表現出它動作的敏捷,我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寫作方法回憶自己美術課上做手工的場景,描寫一個“做手工”的片段,注意運用動詞。閱讀教學是寫作教學的基礎。做好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預習,預習能幫助學生對課文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有助于理解文本,比如部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再牛肚子里旅行》和《不會叫的狗》篇幅較長,在課堂上讓學生整篇朗讀也不太現實,學生提前預習了,初步掌握了文章的大意,有助于提高課堂質量。但學生基礎不一,要求也不必一樣: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根據自身對文本的理解提出問題,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了解文章的梗概即可。其次,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啟發(fā)性的課堂。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不能扼殺學生的閱讀個性。
作文教學需要注意的是細節(jié),從“小”事做起,不可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