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
提起孟獲,漢族人腦海中浮現(xiàn)的定是那個有勇無謀,被諸葛亮“七擒七縱”的少數(shù)民族頭領,漢族史料中記載的孟獲大都如此。但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人民心中,他有著許多身份,他是彝族人民的先祖、英雄和神明;他是布依族偉大的民族英雄;他也是白族人痛恨的強盜。文章首先列出漢族史料中有關孟獲的部分記載,再講述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學中關于孟獲的傳說故事。通過比較,既能使得孟獲這一形象不再單調(diào),也可以看出漢族史料和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學中的孟獲有著很大差異。文章一方面著力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孟獲,一方面也將對孟獲這一形象的多樣性進行分析。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對諸葛亮南征的記錄只有寥寥十二個字:“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最早記載諸葛亮曾到過云南永昌境內(nèi)的是唐人樊綽的《云南志》:“永昌城,古哀牢地,在點蒼山西六日程,西北去廣蕩城六十日……西邊大洞川,亦有諸葛武侯城。”對孟獲這一人物更是只字未提。
而時代相差不遠的《漢晉春秋》《華陽國志·南中志》都有記載,在《漢晉春秋》中如此記載:“建興三年,亮在南中,所在戰(zhàn)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營陣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看營陳,若只如此,既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zhàn),七縱七擒,耳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薄度A陽國志·南中志》中則記載:“孟獲為御史中丞中丞威懾百僚,乃以夷叟為之者,以其無族姻,遠朋黨也?!痹藦埖雷诘摹都o古滇說集》詳細記載了孟獲抵御諸葛亮的事跡:“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征越嶲,乃建興三年春,至南中,所在戰(zhàn)捷,由是斬雍闿等。雍闿乃益州軍之耆帥,阻抗?jié)h兵,亮斬之,遂平。時孟獲替為梁王,誘扇諸夷,越嶲皆應?!两?jīng)會川,歷三絳,弄棟而抵永昌,斷九龍山脈以泄王氣,遂時孟獲生擒于營,使觀營壘,七擒七縱,以知亮有天威也?;乇籽?,立鐵柱以絕南征,改益州曰建寧,以仁果十七世孫張德龍那領之?!?/p>
由此可以看出孟獲所處年代為公元225年劉備死后至諸葛亮掌權的這段時間。那時候南中多郡都發(fā)生了叛亂,反抗蜀國的統(tǒng)治,其中益州大姓雍闿的勢力最大,孟獲曾經(jīng)說服聯(lián)絡益州各叟族和雍闿聯(lián)合叛亂。雍闿死后,孟獲成為叛軍的首領,繼續(xù)對抗蜀國軍隊。在與諸葛亮的對戰(zhàn)中落敗,被生擒?!稘h晉春秋》中出現(xiàn)了“七擒孟獲”這個典故,但是在《華陽國志·南中志》中只被生擒了一次:“夏五月,亮渡,進征益州,生虜孟獲?!敝竺汐@誠服,獲封御史中丞;“亮收其俊杰建寧霎習、朱提孟淡及獲為官屬,習官至領軍,淡輔漢將軍,獲御史中丞?!边@段話說明諸葛亮十分肯定孟獲的才干以及西南夷叟對于諸葛亮的敬佩。
根據(jù)史料我們不難看出,孟獲作為當時云南少數(shù)民族首領,勇于抵御外敵,有勇;善于鼓動人心,有謀;能與諸葛亮長時間對峙,其謀略在少數(shù)民族領袖中并不常見;七擒七縱后歸順,頑強卻不頑固,能得到諸葛亮賞識在蜀漢任高官豈是庸碌之輩。
1.彝族民間故事中的孟獲形象。彝族《孟獲的傳說》有不同的版本,其中楚雄流傳的版本說孟獲住在昆明壩子里,領眾人引黑龍?zhí)端雺沃炝死ッ鞒恰:髞碇T葛亮南征,孟獲兵敗被殺,可是當晚上星星出來后他又活了過來繼續(xù)戰(zhàn)斗,官兵十分驚訝但卻無計可施。誰知孟獲的小妾被官軍賄賂泄露了這個重要的秘密,官兵再抓住他就把他的心烤干,他就再也活不過來了。孟獲死后變成了神,埋在昆明的一個橋底下,并有預言當扁擔開花的時候孟獲就會活過來。在這個傳說中孟獲被描繪成一個神通廣大,能在短時間引水造城的神人,并且有不死之身,帶領人民抵御外敵??梢钥闯鲆妥迦嗣駥τ诿汐@的崇敬,他的英雄氣概一直激勵著彝族人民,并且盼望他能夠早日歸來。
而在云南宣威地區(qū)由高理發(fā)口述的《孟獲的傳說》中,孟獲的彝名為“則朵阿窩”,他出生時天降異象,從小聰明過人,勇猛不凡。十歲時出去學得十八般武藝,回家報了父仇后受人尊敬當上了彝族的頭領。在孟獲當頭領的這段時間,村寨已經(jīng)可以自給自足,所以孟獲拒絕給蜀國納貢。隨之諸葛亮南征,孟獲帶兵抗爭,七次被擒,不過也抓住了諸葛亮五次,最后孟獲十分感動,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到蜀國做官了。諸葛亮和孟獲結為兄弟,孟獲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最后戰(zhàn)死沙場。漢人和彝族人民都稱贊他的光輝事跡。
而在四川涼山地區(qū)則流傳著另一個版本有關于孟獲的傳說:《勒格詩惹》,這篇長篇英雄傳說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由李鑒蹤前輩于1986年春天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采集。古時候,在勒格峨卓①這個地方,住著一個聰明智慧、勤勞勇敢的彝族部落首領,他的名字叫勒格勒普,屬于木勿勒格氏族。由于他聰明能干,當?shù)氐牟柯涿穸甲鹁吹亟兴麨槔崭裨娙洽冢臐h族名字就是孟獲。諸葛亮南征的時候,雍格詩惹作為部落頭領帶領族人迎戰(zhàn),結果只有他吃了敗仗,所以大家一致推舉勒格詩惹也就是孟獲為盟主。孟獲先是和諸葛亮斗智,雖然輸了但也把諸葛亮引入陷阱。孟獲聯(lián)合其他三個詩惹圍攻諸葛亮,打了九年仍然沒有戰(zhàn)勝他。于是雙方最后商定:一,停戰(zhàn),孔明撤軍;二,蜀國可以過來和彝族人做買賣;三,各詩惹分管自己的地盤,蜀國不能干涉。這個結局就明顯和漢族史料及楚雄地區(qū)的“平定南中”大不相同。
無論是楚雄、宣威還是涼山地區(qū),在彝族民間文學中,我們都能深刻體會到彝族人民對孟獲這個民族英雄的無比崇敬。
2.布依族民間文學中的孟獲形象。不僅僅是彝族,其他少數(shù)民族如布依族也流傳著孟獲的傳說。由興義縣田維珍等講述,李子和等人整理收集的《花米飯》就把孟獲作為當?shù)夭家雷宓拿褡孱I袖。興義縣下五屯一帶,每年舊歷六月二十四,每家每戶都會用各種果子把米飯染成各種顏色,與生牛肉放在一起,用來祭祀民族領袖孟獲。
故事大概講的是很久以前孟獲是當?shù)夭家雷宓氖最I,他很會打獵、種莊稼,并把這些技能教給村民,鄉(xiāng)里的老百姓都很愛戴他。諸葛亮南征來到這里,孟獲和他鏖戰(zhàn)不休,難分勝負。后來孟獲被孔明用計抓住了兩次,他十分佩服諸葛亮的本事,諸葛亮也尊敬他,兩人結為摯友,約定以后互不侵犯??墒钱斨T葛亮回去后,蜀國的一個邊將帶著許多人馬過來了,他住在離孟獲村子不遠的地方。他打著蜀國的旗號剝削敲詐百姓,還侮辱孟獲,要孟獲叫他叔。孟獲義憤填膺,集合百姓把他的軍隊打得屁滾尿流,還戳瞎了邊將一只眼。那邊將一直準備報仇,直到有一天他得知孟獲要去山上祭祖,于是一大早就帶人在路邊設下埋伏,孟獲不知情,結果被包圍了。廝殺一天后最后只能乘著霧大逃到山上去了。山上的孟獲過著原始人的生活,靠各種顏色的野果和生牛肉為生。這邊瞎眼邊將聽說孟獲跑了,暴跳如雷,于是把努力發(fā)泄到村民身上,打算把村子燒了。孟獲在山上看著火光沖天的村子,忍無可忍沖下山保護村民。在一番苦戰(zhàn)后孟獲戰(zhàn)死。據(jù)說諸葛亮知道這件事后十分悲傷,并且下令判了邊將死罪。村子里的人十分懷念孟獲,于是每到舊歷六月二十四他們都會祭祀他。大家想到他在山上吃的五顏六色的果子,就用染色的米飯和生牛肉祭祀他。
3.白族民間文學中的孟獲形象。在滇西的大理白族也流傳著大量關于孟獲的傳說,但是和彝族與布依族相比較,孟獲這一形象竟與《三國演義》中更為相似,諸葛亮的地位顯著提高,有的白族村民更是將他奉為神仙。
比如在祥云縣流傳的《諸葛寨的傳說》中,面對西征的諸葛亮,孟獲并不是拼死抵抗,而是連夜逃到祥云縣,最后還是被諸葛亮在一棵空心樹下的山洞里被抓獲,并處死。剩下的傳說則是關于諸葛亮如何利用自己的神機妙算打敗另一個山大王“梁王”,后來,崇拜諸葛亮神機妙算的人們,就把當年諸葛亮駐扎國的小山稱為“諸葛寨”。而在蒼山腳下的西洱河邊又流傳著《諸葛亮與塘子鋪》這個傳說,傳說諸葛亮六擒六縱孟獲后,孟獲帶著殘兵敗將往哀牢山逃,求助于“藤”國,沿路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于是諸葛亮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塘子鋪安營扎寨,誓要七擒孟獲。與《三國演義》中如出一轍,諸葛亮用火攻擊敗了藤甲兵,第七次抓住了孟獲。七次被擒的孟獲再也無顏面反抗,表示愿意歸順。諸葛亮還好言相勸:‘這次南征,是為了蜀國統(tǒng)一大業(yè),并非為了搶奪你的地盤,只要你愿意歸順,你的地盤還歸你管?!T葛亮班師回朝,但是塘子鋪的居民都依依不舍,于是諸葛亮就賜給他們劉、楊、郭、李、路五個姓。最后等到諸葛亮去世后,塘子鋪的村民把諸葛亮奉為“五姓名首來安景帝”,年年祭祀,直到今天。
通過漢族史料和《三國演義》的對比,可以看出就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所言:“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為了凸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三國演義》極力貶低孟獲,而掩蓋了孟獲的真實形象。再通過漢族史料與彝族和布依族傳說相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兩族人民對于民族英雄的無比崇敬和對侵略者的痛恨。最后再將白族與其他兩個民族傳說中的孟獲形象一對比,不禁感嘆漢族文化通過諸葛亮這個形象在白族中的傳遞之廣,影響之深。
注 釋
①峨卓:高原上的一個壩子。
②詩惹:彝族人心目中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