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仙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qū)巨化第三小學 浙江 衢州 324000)
識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讀準字音。一年級兒童,學會了拼音,依靠拼音認讀漢字。在課文中,往往是上邊一排是拼音,下邊一排是與之對應的漢字,借助拼音來認識漢字,進行閱讀。
前后鼻音,平翹舌音區(qū)分仍是正確認讀漢字的難點,利用思維導圖,將這些漢字進行歸類和梳理。學生隔三差五拿出來讀一讀,練一練,消除了孩子們對前后鼻音,平翹舌音畏懼的心理。一字多音是漢字的特點,同時也是學生認知的難點。不同的讀音代表不同的意思,單靠死記硬背,收效甚微,利用思維導圖,對多音字進行整理、朗讀、運用等措施,引導兒童觸摸漢字的思維。(1)整理多音字。即把小學一年級教材課本出現的多音字整理歸納起來,整理在一張思維導圖中。(2)運用多音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為了讓兒童牢牢記住多音字的多種讀音,老師可以采用“運用記憶”的方法,即運多音字造句,每一個讀音造一個句子,例如多音字數,根據兩種不同的讀音shǔ和shù,各組一個詞“數一數”和“數學”,運用這個詞各造一個句子,“請你數一數班里有幾個小朋友?!薄拔矣X得學習數學太有意思了!”經常運用記憶就牢固了。
當兒童讀準字音之后,就開始認清字形,實現識字教學“兩會”教學目標。一年級兒童對客觀事物的大體輪廓的感知占優(yōu)勢,精細的辨別能力不高,要他們一筆一畫辨認清楚,而且精準記住是比較困難的。能分辨并熟記漢字的字形,成了一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要任務。
漢字量多形繁,字義繁雜,但其也有拼音文字難以企及的優(yōu)點:漢字是最富有表現力的文字,就像積木一樣,可以靈活的拼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筆畫分析法向部件分析法轉化,充分利用部件分析法識記生字,能提高學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2.1 加形旁。學生熟悉了基本字以后,和不同的偏旁部首拼搭,借助思維導圖,漢字的構件就能形象直觀地呈現,同時偏旁和字義的關系也會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明白了青蛙的“青”是綠色的意思,也知道青蛙就是“綠色的蛙”。通過補充資料孩子們還知道了“青”可不止代表綠色這一種顏色,還明白了它還可以表示黑色和藍色。學生發(fā)現了“青”表示一種顏色,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fā)現,當學習猜字謎:言來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動。日出萬里無云,水到純凈透明。一下子就猜出字謎分別是請、情、晴、清。學生畫出了思維導圖,火車頭是“青”,帶了一列列車廂“請、情、晴、清、精、睛……”
2.2 加聲旁。音符不僅與形聲字的讀音有聯系,而且可以幫助人辨別字音與字形。在一下《操場上》出現了許多體育運動。體育運動一般要求“手動起來”或“腳動起來”,所以與運動相關的字往往都有“提手旁”或“足字旁”。如拍皮球的“拍”,打球的“打”和拔河的“拔”都有提手旁。
理解字義是識字教學中的難點。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生硬地灌輸字詞的意思,收效甚微。為了突破難點,將以思維導圖為輔助,化難為易,化枯燥為興趣。
3.1 實物理解。剛入學的兒童對詞義的理解,最初是聯系實物和生活經驗來理解的。學生看到的“日”字就知道它是“太陽”這個實物。在教學《日月水火》這一課時,孩子們分別畫出圓圓的太陽(日),彎彎的月亮(月),流動的水(水),一堆柴火燃起紅艷艷的火焰(火),三座連在一起的山峰(山),一棵秧苗(禾),每一幅圖后面配上象形文字,直觀形象,學生一看圖片就認識了漢字,明白了漢字的意思。
3.2 字理探究。
(1)形近字。當兒童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之后,引導學生一起探究漢字的字理,以實現理解字義的目標。例如在講“”左下一個工,右下一個口”時,我向孩子們講了這樣一些話:吃飯時右手拿筷子,左手托著碗;寫字時右手拿筆,左手按著本子。所以左手更像一樣“工具”,于是古人造字時,就在“左”的下半部加了個表示工具的“工”。右手是動作的“指令手”,要寫字就用右手把筆拿起來;要吃飯就要用右手把筷子拿起來……右手就像發(fā)號施令的指揮官一樣,指揮我們的行動,于是古人就在“右”的下半部分加上了表示發(fā)生口令的“口”字。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相信,這兩個漢字在孩子們的頭腦中扎了根。
(2)同偏旁。上文提到“拍、打、拔”出現在《識字7》中,都與手的動作有關。那么這三個動作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拍”是用手擊打物體的上部,比如拍黃瓜、拍蒼蠅、拍皮球?!岸 笔恰搬敗钡氖?,“打”就是“釘釘子”,用錘子釘釘子,一般是時間很短的敲擊,所以打球也表示“短暫的接觸一個物體”,比如打球,打針、打毛衣、打車。拔是提手旁加(友加一點),(友加一點)這個字是“一只小狗的腿被繩子絆住了,想用力擺脫出來”的樣子,是“犬”加上一根束縛的繩子。因此,“拔”就是“手用力拔出”的意思,比如拔牙、拔草。
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識字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思維導圖內容漸漸豐滿的過程,引導兒童觸摸漢字的思維,探尋漢字的構形規(guī)律和聯想線索,科學而有趣地分析了漢字,同時還關注了漢字識字的情感,引導兒童發(fā)現漢字音、形、義之中的文化內涵,觸摸漢字的溫度,接受文化的浸濡,感悟漢字的雅趣與真情,識字教學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