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蕤 董 蓁
(貴州省盤州市第一小學 貴州 盤州 561601)
小學數(shù)學是學生在進入各科學習的重要基礎,而應用題是使學生理解數(shù)學運算與概念的一種主要題型。應用題又分為簡單應用題與復合應用題,是由兩種以上的簡單應用題構成的,也可以說,要想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多種事物思考的能力必須先打好簡單應用題的基礎。改善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方式不僅能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認知規(guī)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更能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任何學科的任何教師在授課前應明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要讓學生掌握什么,學會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何種價值觀,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對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來說,其任務就是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開發(fā)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做好保障。所以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確定應用題教學的指導思想,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應用題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講解與幫助下,其對題目的理解、分析能力都能取得進步,但同時也會有很多學生感到迷茫,不知道怎樣去答題。這不僅是學生自身的問題,教師在指導思想上也可能存在問題,過于重視學生的解題能力,而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在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卻只是通過增加題目難度這一種方式進行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大量相同題型的練習也會固定學生的思維模式,而當他們面對比較靈活的題目時則會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感覺。所以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一定要首先明確指導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不僅在解題能力取得提高,也能使其全面發(fā)展。
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到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內容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積極地教學情境,這樣可以使學生對課堂更感興趣,認真去學習。抽象的應用題對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接觸過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接受、理解。而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的話題,學生只能靠想象嘗試去理解,學習效果相對較差。而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的同時,要著重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運用已學習內容舉一反三,解決同類問題。比方說,在對兩步計算應用題內容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枯燥的題目“小明拿了60元錢,買了8支筆,一支7元錢,在買完東西后,小明兜里還剩下多少錢?”轉化成“老師為了給學生買兒童節(jié)禮物,老師一共拿了60塊錢,發(fā)放給八位同學,錢夠么?”這樣的題目與現(xiàn)實接近且生動形象,還能開發(fā)學生的大腦,鍛煉其思維能力。而且除此之外,這樣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式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無處不在,以及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其學習到的知識得到合理運用。
第一階段,是基礎類應用題訓練?;A性的練習題,在很大程度與教材中的應用題相類似,很多情況只是變動了數(shù)據(jù)或已知條件,只要學生對例題有了較為熟練的把握,加以適當?shù)淖兺?,就能較為輕松的解答出來。做這類題的目的主要是加強學生的變通能力和記憶能力,從而能夠平滑地進行更深層次的應用題教學。
第二階段,是知識延伸類應用題訓練。此類題型是在基礎類應用題的基礎上,通過變動題目條件,或者增加題目的干擾條件,訓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辨別分析、尋找條件的能力;或是設置兩個或多個問題,讓學生分層分析、層層解答,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進行應用題訓練。
第三階段,是改錯練習題訓練。學生將平時做錯的題目進行收集和整理,并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問題分析,自我檢查、自我診斷,發(fā)現(xiàn)錯題的原因,一方面,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薄弱知識點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注意力,防止“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要從易到難,有層次性,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合理科學的安排不同題目進行練習,讓學生逐漸進行掌握。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隨時注意學生的注意力與專注度,保證學生能夠全身心的進行學習。教師安排教學時除了要有層次感之外,還要有彈性,這樣可以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能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合理的加以運用,使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解題習慣加以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改的進行,也意味著教學質量的提高才能滿足社會及家長對孩子教育成果的要求。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各方面能力均較弱,因此,教師在健全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需要對其進行全方面地培養(yǎng),使其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如此,由于不同地區(qū)、不同學?;A情況不太相同,所以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式的改善,從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