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第一中心小學 蘭慶梅
學生進入小學階段,剛開始系統(tǒng)地接觸到繁雜的語文知識,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厭煩語文,而社會的要求卻是要提高人們的素質,推行素質教育。學生不明白其中的目的,但教師應該掌握好社會對人們的要求,從而去教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任重而道遠,小學生正是貪玩的時期,這就需要語文教師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語文,“情景教學”在此基礎上被提出,為各位語文教師提供參考。本人接下來就將以“情景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實踐研究做以下幾點探討。
“情景教育”的開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都要求教師能夠掌握一定的知識或是技能。而當今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并且洋洋自得地認為自己來給這些什么都不懂的小學生講課完全綽綽有余。教師必須要舍棄這種心理,如若不然,就會跌入一個毫無前進方向的漩渦里。所以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新時代里有太多知識都需要教師一一去學習,這樣才能夠有教育他人的資格。
例如:在《螞蟻與蟈蟈》一文中,教師可以摒棄傳統(tǒng)的授課方法,運用新技能重新為學生建立一個情景課堂,從而達到學生高效學習的目的。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或是其他技術根據(jù)此文制作一個動畫小短片,讓學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去理解螞蟻的聰明和蟈蟈的愚笨行為。
興趣總是教育工作者離不開的話題,大家都明白興趣對于學生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生最重要的教師,此話不假,但是也需要教師友善地去引導,否則學生容易走歪,這自然是大眾不愿看到的。所以,教師可利用“情景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帶動學生去探索未知的語文世界。
例如:在學習《少年中國說》一文時,教師可以將耳熟能詳?shù)摹吧倌陱姡瑒t中國強;少年獨立,則中國獨立……”作為導語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經(jīng)典名句、故事、學生已有的知識等都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而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對于小學生可能比較容易。在《媽媽睡了》一文中,從題目便可得知這是十分生活化的場景。教師在講課前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媽媽睡著了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又在媽媽睡著的時候是否有去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眾所周知,學習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和課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怎樣做人。在小學階段,學生的三觀還未正式形成的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而《媽媽睡了》一文不僅可以讓教師更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授課,更重要的是在無形中拉近學生與父母的關系,而這對于構建親情社會有巨大的幫助,也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學習靠的不是教師一味地告訴,學生要自己能夠獨立思考,明白知識的來源及知識的思考過程。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建障礙情景,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句話:學生最大的學習動機就是成功動機。要讓學生自己明白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去思考,從而收獲知識。
例如: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幾個問題:兔子為什么會輸?烏龜贏比賽靠的是什么?我們從故事中能學到什么?利用這些問題慢慢引導學生去思考文中所隱含的道理,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故事,慢慢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想通之后接著閱讀,這不就達到了在學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嗎?而這些蘊含的道理在學生的人生之路上都是有作用的,對于學生的三觀形成也有一定的好處。
將“情景教育”實踐到語文課堂之上,筆者認為在引導學生正確而又容易地理解、掌握、接受知識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比如前文提到的利用動畫小短片來講解課文,這不僅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而且使得學生對此文的印象大大加深,里面蘊含的道理將會是學生終身不能忘記的。教師在利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時,應該做到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拔苗助長的現(xiàn)象。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去合理創(chuàng)設情景,制定相關教學策略,將學生活動轉變?yōu)閷W生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