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軍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昆侖路小學 青海 德令哈 817000)
隨著各學校信息技術教學的不斷普及和深化,農村小學的學校也開展了信息技術教學。目前,我們學校開始從三年級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但是因為農村學生,特別是偏遠山區(qū)的學生,基本上沒什么機會和計算機的接觸,導致學生在同地區(qū)的計算機水平的差異很大。如何是農村學生,更好的適應高速發(fā)展的信息化時代。怎么樣可以根據(jù)當前農村的孩子們的情況進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是農村的信息技術老師們值得思索的關鍵問題。
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對信息的理解相對封閉和相對落后。他們認為計算機是一件神秘的事物,學習信息技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強行告訴他們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學習,一般都沒有任何的結果。相反,如果你給他們一些有吸引力的事物并給他們一個正確的引導,他們會喜歡這個課程。在信息技術課程的硬件知識中,我用計算機的硬件各自的特點和特征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的與硬件的類似的事物進行解釋。逐漸消除了學生對于電腦的神秘感,排除了其學習上的困難。如:在談論顯示器時,學生們不知道顯示器的用途。我將顯示器聯(lián)系到學生們認識的電視機。在講主機箱時,我將它與同學們的書包聯(lián)系起來并告訴學生們:我們在電腦上寫的作業(yè),畫圖等都是它負責操作的,并且及時地提供保存,當我們需用時就可以找出來。當我談論軟件時,我提供課一些有趣的動畫和圖片供學生欣賞,告訴學生學習使用電腦,可以自己找東西,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并嘗試使用鼠標和鍵盤。通過這種耐心的講解和細致的解釋,學生們已經消除對了計算機的陌生感,并認為學習計算機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么困難。同時,它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使他們感受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
學習計算機光靠死記硬背一些理論的知識是行不通的,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也就是說,老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除了保證學生能明白這其中的各種基礎理論知識,還應當重視對學生的實際電腦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農村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工作中對于設備的提供要跟上,讓學生可以有條件進行實際操作練習。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在教授相關計算機知識的同時及時培訓和鞏固學生的操作。反過來,在缺乏教育設備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只能使用粉筆,黑板和書籍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對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失去興趣,教師也難以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課堂的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此外,教師應在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留出足夠的練習時間,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所學知識。同時,當學生練習計算機操作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操作。如果學生操作錯誤,請立即指出學生并耐心地指導學生執(zhí)行正確的操作。這樣便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關鍵和難點知識。
由于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不同,在計算機課上,熟練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地隨著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而不是按照指定的內容進行操作。這不僅影響計算機課堂的教學組織性,更嚴重的影響學生學習他們應該掌握的技能。因此,在《電子相冊》教學時,我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幾組,而擁有更好的計算機基礎的學生擔任組長。在其自身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之后需要幫助組員一起克服困難完成電子相冊制作任務。甚至舉辦小組比賽讓表現(xiàn)良好的小組展示好作品,同時相互間說出制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出努力的方向。學生們不僅有效的完成了學習任務,還在實踐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靈都是一頁白紙。他們腦海中的一些想法有時難以想象,所以如何探索和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中的潛在創(chuàng)新意識,這在教學信息技術中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在教學中,我經常給學生時間自由創(chuàng)作,看看他們能創(chuàng)造什么。例如,在教授“人物之美”時,我有時會給同學上課留出時間并讓他們自己處理圖片,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處理。因此,學生們不僅處理圖片非常好,而且其他們的處理效果超越了現(xiàn)實,超越了自然,使學生想象力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xiàn)。又如:學習“相映生輝”后,學生們自己進行頁面設計,并用彩色裝飾了整個屏幕。信息技術的使用是一門高度實用的課程,學生可以適當自由地操作,對挖掘學生的教學創(chuàng)新意識有積極的作用。
總而言之,想要搞好農村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就要采用能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幫助學生消除計算機的神秘感與陌生感,對計算機產生興趣,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