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偉
中鐵一局集團新運工程有限公司 陜西咸陽 712000
設計鎖定軌溫是根據(jù)氣象資料和無縫線路允許溫升,允許溫降計算確定的無縫線路鋼軌溫度應力為零時的軌溫設計值。施工鎖定軌溫是無縫線路施工時實際鎖定軌溫,及長軌條鋪入承軌槽鎖定時始端和終端溫度平均值。應力放散就是采用自然或者強制方法,釋放鋼軌溫度應力,使單元軌節(jié)施工鎖定軌溫滿足設計鎖定軌溫要求的作業(yè)[1]。應力放散準備工作就是在應力放散之前按照規(guī)范要求,把單元軌節(jié)位移觀測樁埋設到位,等應力放散及線路鎖定完成后及時粘貼位移標簽。
長鋼軌經(jīng)過現(xiàn)場單元焊后形成單元軌節(jié)(一次放散鎖定的施工單元),單元軌條以1000m至2000m為宜,最短不得少于200m。應力放散有兩種方法,下面我就將滾筒法應力放散和拉伸器滾筒法應力放散簡單介紹一下。
施工主要步序有:施工準備→設置位移觀測樁→拆除扣件→軌下墊滾筒→撞軌、觀測位移量→測量軌溫→撤出滾筒、落軌→鎖定線路→設置位于觀測標簽并讀取初始讀數(shù)。拆除本次待放散單元和上次已放散單元末端75m線路扣件。直線地段每隔12.5m墊放滾筒一個,曲線地段曲線半徑越小滾筒間距越小,抬高鋼軌,減少鋼軌底摩擦力。
每隔300至500m設一處撞軌點,用撞軌器,撞擊鋼軌。每隔100m設置1處臨時位移觀測點,撞軌同時在各個觀測位移變化情況。當各個觀測點位移發(fā)生反彈且變化穩(wěn)定時,則視為單元軌條達到自由伸縮狀態(tài),此時停止撞軌。放散力爭做到勻準夠[2]。撤出滾筒,使鋼軌平穩(wěn)落入承軌槽,達到零應力狀態(tài)。抓緊時間鎖定鋼軌,尤其是單元軌節(jié)起始點75m范圍內扣件全部緊固,其它扣件盡快緊固。此時線路鎖定已完成。做好位移觀測標記,讀取初始讀數(shù)。
施工主要步序有:施工準備→設置位移觀測樁→拆除扣件→軌下墊滾筒→撞軌、觀測位移量→測量軌溫→鋼軌拉伸,同時撞軌配合→撤出滾筒、落軌→鎖定線路→鎖定線路→設置位于觀測標簽→質量檢查。每隔100m設置1處臨時位移觀測點。拆除本次待放散單元和上次已放散單元末端75m線路扣件。直線地段每隔12.5m墊放滾筒一個,曲線地段曲線半徑越小滾筒間距越小,抬高鋼軌,減少鋼軌底摩擦力。每隔300至500m設一處撞軌點,用撞軌器,撞擊鋼軌,同時在各個觀測點觀測位移變化情況。當各個觀測點位移發(fā)生反彈且變化穩(wěn)定時,則視為單元軌條達到零應力狀態(tài)。測量鋼軌實際溫度,與設計軌溫對比,計算軌溫差,計算各個測點拉伸位移量。安裝撞軌器和拉伸器,拉伸器在單元軌節(jié)終點拉軌,撞軌器配合。拉伸器拉伸至理論計算位移值時,停止拉伸,繼續(xù)保壓,保持拉伸位移穩(wěn)定不變,同時觀測其它個點位移量,繼續(xù)撞軌至位移反彈均勻為止。此時當認為鋼軌已到達設計鎖定軌溫[3]。拉伸器繼續(xù)保壓,作業(yè)人員抓緊時間撤除滾筒,使長軌條平穩(wěn)落入承軌槽。隨后線路進行鎖定。做好位移觀測初始讀數(shù)。
當施工時軌溫在設計鎖定范圍內時,采用滾筒放散法進行應力放散。當施工時軌溫低于設計鎖定軌溫時,采用拉伸器滾筒放散法進行應力放散。當施工時軌溫高于設計鎖定軌溫時,嚴禁應力放散及線路鎖定施工。
撞軌時,單元軌節(jié)是否有反彈現(xiàn)象,并且反彈穩(wěn)定、均勻。
要控制好無縫線路的溫度,就必須從兩方面控制:第一、單元軌節(jié)的鎖定軌溫要控制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第二、應力放散時單元軌條內部放散勻,準,夠制。軌溫控制采用六塊軌溫表(三塊為一組)分別測量單元軌節(jié)始端和終端的溫度,把測出來的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才能保證溫度的準確性,采用滾筒放散法時使單元軌節(jié)的溫度控制在設計鎖定的溫度范圍內;使用拉伸器滾筒法放散時能準確測量鋼軌施工溫度,進而利用溫差計算拉伸值[4]。單元軌節(jié)內放散要勻準夠,必須用撞軌器撞擊鋼軌至反彈穩(wěn)定,均勻。放散完成抓緊時間鎖定扣件。避免氣溫變化引起鋼軌局部應力增加。
總而言之,無縫線路施工應力放散工作和線路鎖定工作尤為重要,嚴格按著設計鎖定軌溫進行施工,安排合理的工藝流程,施工中對施工人員嚴格要求,按正確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施工,確保各道工序之間緊密配合,才能確保應力放散和線路鎖定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使無縫線路達到安全穩(wěn)定的狀態(tài),保證整個線路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