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琦
關鍵詞:劉天華;二胡音樂;創(chuàng)作思想
劉天華把二胡作為國樂改革的突破點,借鑒了小提琴演奏中的顫弓、揉弦技巧以及西方器樂曲的創(chuàng)作形式和風格特點,并加入了琵琶演奏中的輪指、古琴演奏中的泛音等技法,發(fā)明并使用了多把位二胡演奏法。這些改進,使二胡從樂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藝術表現(xiàn)的深刻性,從而使這件在古代并不受人重視的民間樂器變成近代專業(yè)獨奏樂器,成為中國民樂的主角與代表。因而,劉天華被視為近現(xiàn)代二胡演奏學派奠基人。
一、劉天華音樂藝術
(一)劉天華簡介
劉天華先生于1895年出生于江蘇江陰,原名劉壽椿,著名的“劉氏三杰”說的就是劉天華先生以及大哥劉半農、三弟劉北茂。他們的父親是晚清學者劉寶山,他是第一個將私立學校開在家里的人,以一種新的方式創(chuàng)辦了國外形式的學校翰林院,劉天華是接受啟蒙教育的第一批學生。1909年,劉天華先生考入了常州政府學校。在中學學習的兩年時間里,他接觸到了小號、小提琴、二胡、琵琶、古琴等樂器。退學后,他又在軍樂隊里當小號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失敗后,劉天華與哥哥離開他的家鄉(xiāng)上海,擔任了劇團“開明劇社”樂隊的小號手。劉天華先生在其日常生活和演出中不斷地學習音樂理論知識,以及學習小提琴、鋼琴和許多西方銅管樂器。19歲的劉天華在江陰華澄小學和常州第五中學擔任音樂教師,這段時間他不斷地訪問當地的民間藝人,向他們請教民族民間音樂知識和民族民間樂器的演奏技能,收集整理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同時,他也在周少梅和沈肇州那里學習到了專業(yè)的二胡、琵琶演奏技能。1922年,劉天華去了北京大學音樂學院教學,在這期間他研究音樂理論、小提琴和三弦拉戲以及昆曲。他也經常花時間去旅行,并在北京著名的集市和娛樂場所跟很多民間藝人學習。1927年,他成立了國樂改進社,創(chuàng)辦了《音樂雜志》。
(二)劉天華的二胡藝術
二胡是中國傳統(tǒng)的樂器之一,許多學者一致認為從唐宋時期以后開始形成了一些弓弦類樂器。嵇琴和奚琴是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現(xiàn)存的胡琴文獻記載中的樂器,而且已被確認屬于同一種樂器,只是命名不同。二胡雖已經歷過了唐、宋、元、明、清等歷史朝代,但其不但沒有被淹沒,反而在形態(tài)上逐漸變得成熟,它作為一門藝術門類,其發(fā)展也是經歷了艱辛的過程。20世紀20年代,劉天華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二胡的地位,一直以來二胡都是作為地方戲曲伴奏和合奏的樂器出現(xiàn)的,并且僅僅在地方戲曲和地方音樂中才能出現(xiàn)二胡的演奏。劉半農先生在《書亡弟天華遺影后》中曾說過,劉天華把本來平庸低微的二胡帶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對于劉天華先生的二胡有它獨特的音樂風格,使得很多作曲家和演奏家對這--種樂器產生了用它創(chuàng)作演奏的想法,也讓很多人開始欣賞起獨立演奏的二胡樂器。
二、劉天華三大藝術觀中的人文精神
(一)“要顧及一般民眾”藝術觀中的人文精神
就音樂而言,缺乏公共基礎,導致了當代音樂社會現(xiàn)象的缺失。這個問題非常明顯。沒有人的因素、人的需要、人的創(chuàng)造和人們對一切音樂事物的促進,多么光輝的理論都會失去人文關懷,音樂也就失去其本身的藝術價值?!邦櫦按蟊姟钡挠^點就是音樂應該表現(xiàn)出平民百姓之所想,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音樂所表現(xiàn)的人性。這就要求能夠深刻地理解人們的生活,理解人們的思想感情,用真實、具體、感人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劉天華先生觀察人們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準確、細致地反映了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了具體環(huán)境中的具體人物。
(二)“承認藝術的社會作用及藝術是人們思想反映”藝術觀中的人文精神
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來,儒家的先哲們從音樂的社會功能、倫理哲學真理中找到并總結了音樂的功能:既可怡情修身養(yǎng)性,又可治國安邦。劉天華先生在傳統(tǒng)音樂的理解之上,依然保持著崇高的情操和志向,他認為音樂作為宣傳工具,鼓勵人們沖破黑暗,追求光明;他把音樂當作描繪社會特征的畫筆,來形容人們的憂郁和沮喪,他利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個人內心情感,希望能找到共鳴與安慰。
(三)“國樂發(fā)展科學性和民族性”藝術觀中的人文精神
劉天華對中國音樂改進充滿熱情和信心,他嘗試著尋求新的途徑,通過國家創(chuàng)辦的音樂院校和音樂組織來探討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發(fā)展,尋找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發(fā)展規(guī)律。他以對民間音樂的熱愛和實踐,促進了中國科學和民族藝術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他樸素的平民意識和民族意識。劉天華先生不斷實踐和創(chuàng)新,把曾被人認為是一種低級的民族樂器的二胡,變成一種有獨奏、合奏等多種演繹形式的高雅樂器。劉天華先生認為,想要發(fā)展我國的傳統(tǒng)音樂,就必須要在與西方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再加以創(chuàng)新。這也是我們當代人面臨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會被淘汰而不去學習掌握更好的音樂知識,問題的關鍵是,中國民間音樂的本質特征是不能失去的,也就是說,人們仍然對民族音樂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劉天華二胡作品中的“重情”
(一)郁情類作品中的“情”
劉天華先生悲情憂郁的二胡作品,不僅客觀地反映了復雜的時代特征,更是真實地表現(xiàn)了他內心的主觀世界?!拔逅摹睍r期對于我國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來說是最復雜的轉型時期,大多數文化人都能看到社會的黑暗和時局的動蕩不定,他們的內心深處想要表達對社會的不滿,他們想要有所反抗,想要追求光明,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但他們卻常常沒有奮斗的力量。所以說,他們對當時社會的失望、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種復雜思想交織在一起,促使了那個時代大量的知識分子在情感上出現(xiàn)典型的悲憤狀態(tài)。痛苦的現(xiàn)實生活不可避免地使有良知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對現(xiàn)實提出挑戰(zhàn)。劉天華先生的二胡曲《病中吟》通過歌曲緩慢的旋律,將生病、失業(yè)和心煩、苦惱、焦慮、憂愁等心情都逐一體現(xiàn)出來?!犊鄲炛帯肥莿⑻烊A先生的一部表達自己內心獨自的作品,音樂的標題已經對這首作品做出了簡要的內容概括。與《病中吟》相比,這首歌沒有那么多的煩惱和無奈,一開始就用前奏來表示直言不諱的語氣,但隨著音樂的不穩(wěn)定氣氛的渲染,這首歌到后來更表現(xiàn)出深深的絕望。
《悲歌》與《苦悶之謳》是劉天華先生在同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這兩首樂曲相比,
《悲歌》不拘形跡,節(jié)奏連貫有序,而《苦悶之謳》改變了有序的形式;前者在形式上具有模仿哭泣的聲音,后者是一首歌,層層遞進,把樂曲逐漸推向高潮。雖然《悲歌》是一首精簡的音樂,但它凝結了作者傾注的大量心血,帶給聽眾悲傷壓抑的情緒。樂曲運用了大量的京劇中的元素,采用不同的演奏風格,把一顆破碎的心從有限的音符之中無限地表達出來,充分揭示了作者復雜而深刻的內心世界,并且也產生了戲劇性的藝術效果?!丢毾也佟酚纸小稇n心曲》,也是一首反映作者煩惱心情的巨作,但它的作品更深刻、更凝重,如果說最初的幾首樂曲表現(xiàn)出的是個人情感的“孤獨”,是一種莊嚴、寧靜、超然的情感,那么這個作品就是在揭示作者的執(zhí)著和對未來的憧憬。
(二)閑情類作品中的“情”
《月夜》《良宵》《閑居吟》《空山鳥語》這類休閑作品是劉天華先生情懷的體現(xiàn),描繪了情感與風景的交融滲透,在這樣的場景中時空的界限消失了。《月夜》以描寫家鄉(xiāng)涼爽的夏夜為主,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沁人心脾的清爽快樂的心情作為作品的主題。這首抒情音樂,以當地的音樂素材描述豐富的景觀,描繪出風景如畫、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和充滿詩情畫意的清新的夜晚,演奏風格中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熱愛生活和美麗的河山,以優(yōu)雅流暢的旋律表達了作者的美好理想,也深刻地表達了作者試圖從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并想積極地生活下去的愿望?!读枷肥莿⑻烊A先生在1928年1月22日除夕之夜即興創(chuàng)作的作品,所以又稱為《除夕小唱》。在這一年里,劉天華先生花費了很多心血醞釀了很長時間的“國樂改進社”終于成立。在一次除夕夜里,教師和學生們歡聚一堂,像是一個大家庭,劉天華先生為了表達他當時內心的喜悅而創(chuàng)作出了這首曲子?!堕e居吟》這首愉快的抒情性作品,使用簡單、生動的音樂旋律和節(jié)奏,充分展現(xiàn)了作者從容的生活態(tài)度和無憂無慮的心情,也體現(xiàn)了作者“抱樸含真,陶然自樂”的思想感情?!犊丈进B語》這首二胡曲,表現(xiàn)出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景象,從而也使作者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熱愛祖國美麗的河流山脈和對自由的渴望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三)歡情類作品中的“情”
《光明行》是一首運用中西方風格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手法、新穎獨特的演奏技巧和具有濃郁民族音樂風格的優(yōu)秀作品。從這首樂曲的題目來看,他是在表達進步的思想。整首曲子的旋律明快、激昂,體現(xiàn)出了當時社會知識分子在追求進步和光明路上的態(tài)度,同時也顯示了作者不怕失敗的決心。在尋求光明自由和真理的同時也反映出在大革命失敗以后,廣大群眾強烈的呼聲和欲望?!稜T影搖紅》是一個古典音樂的曲牌名稱,它是劉天華先生借過來直接用的標題。這首曲子在十首二胡曲中最輕松、風格更寫意,體現(xiàn)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熱愛。整首歌曲通過輕快優(yōu)美的旋律和靈活的節(jié)奏,引導人們進入激動、興奮和愉悅的心境,使人陶醉在溫柔、深情、甜蜜的夢鄉(xiāng)中。
總的來說,劉天華二胡作品中注重情感的表達,其實是關注人內心的一種人文情懷。他的二胡作品其實也是在強調人在音樂表演中的中心地位。它是以中國悠久的文化根源為基礎的人文精神為根本依據的。
通過對劉天華先生的生平和他對二胡藝術所做的貢獻的論述,以及分析劉天華先生二胡音樂的創(chuàng)作思想中的人文精神,我們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是一種動態(tài)的文化現(xiàn)象。它源于前秦時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類各方面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和完善。從劉天華先生富于人文精神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二胡作品的構思及思想,他為傳統(tǒng)的人文精神特征作了解釋和剖析,使音樂從構思到創(chuàng)造,都發(fā)揮出中國的文化特質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