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 ? ? ? ? 要] ?內科護理是一門涉及面廣、整體性強的臨床學科,是護理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學好內科護理知識有助于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要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既能讓學生掌握大綱基本要求的內容,同時又能讓學生在以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得心應手,更能讓學生以后順利通過該課程的執(zhí)業(yè)考試,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致力于教學嘗試,用科學的方法認真組織好每一堂課,針對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進行施教,注重能力培養(yǎng)。
[關 ? ?鍵 ? 詞] ?內科護理;能力培養(yǎng);教學嘗試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5-0118-02
內科護理涉及范圍廣,基礎知識多,該課程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等課程的基礎之上,在學生掌握了基礎課程的相關知識之后,研究疾病發(fā)展中機體的一系列變化,從而揭示出疾病的發(fā)展進程,為進一步學習奠定理論基礎。同時,還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基礎護理、醫(yī)學心理、人際溝通學知識,這樣才能針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整體護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授課過程中教學方法的嘗試
(一)熟悉教材及大綱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堂課
內科護理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對教學大綱進行全面分析,整理各個章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在講解每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需要進行周密的計劃,掌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及關鍵部分,對這部分知識的講解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師在備課之前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充實、豐富,從而使教學內容顯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如“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護理”這節(jié)課程,這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該系統(tǒng)比較常見疾病病人的情況,在講解課程之前,教師需要將目標進行分解,將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心功能不全、常見心律失常、風濕性心臟病等,將病患疾病的變化、臨床護理作為本課程的重點部分。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知識,通過回顧以往知識將知識融會貫通。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病理掛圖,通過掛圖將病理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課程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
(二)熟悉學生情況,做到因材施教
作為內科護理的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狀況,針對學生的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并做好教學的充分準備。學生不僅要掌握教師講解的知識,還應該掌握知識的精髓。例如,在講課之前,教師需要分析學生的醫(yī)學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文化程度,可以通過醫(yī)學基礎知識摸底考試了解學生的情況,只有掌握了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講解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課堂提問或者小考,通過提問、小考,了解現(xiàn)階段學生的成績,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將學生分為多個互助小組,在互助小組中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學習,互助小組可以利用自習或者課余時間進行互助學習,在互助學習的過程中,成績好的學生需要解決成績較差學生的學習疑問,使成績差的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助,有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在互助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相互幫助、學習,學生可以總結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從而激勵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三)培養(yǎng)與執(zhí)業(yè)考試相關的考試技巧,突出考點
通過對大綱的全面了解,找出各章節(jié)教學內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根據(jù)大綱的教學要求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突出重點、難點、關鍵點。同時針對考點內容配以習題的形式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分析與講解。
二、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實施步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并不斷探究所學知識。于中專學生而言,在認知、年齡方面存在特殊性,并且缺乏自學能力。為了將學生的自學能力逐步提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如下改革:(1)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學、課堂自學。教師在備課時,將下次教學中需要學生自學的內容整理成自學任務,在教學前將該任務布置給學生,在下一次課堂教學時,學生將預習作業(yè)交給教師。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提出自學問題,然后選取相應的學生回答,教師可以改變這種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針對自身的自學情況提出問題,由提出問題的學生選擇回答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督促學生自學,而且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提問,可以獲得學生自學的反饋,從而使學生的自學得到進一步強化。(2)分析教學內容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自學任務,激發(fā)學生的自學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根據(jù)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自學任務,通過任務一步步引導學生開展學習。例如“病毒性肝炎病人護理”這節(jié)課程,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學結果對比5種肝炎的病學特征。
(二)角色扮演,溝通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
溝通是一項重要的技能,通過溝通可以使護理工作有效開展,使護理效率逐步提升。心理學家認為:能力與活動相互依托,個人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形成能力。在內科護理教學當中,會介紹各種疾病病人的護理措施,課程的結尾會教授相應的“健康教育”知識?!敖】到逃睂儆谝环N健康干預行為,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推進病人的康復進程,使服務對象的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與病患進行互動,這就對情境有特定的要求。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健康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具體內容如下:教師根據(jù)疾病的特點設置相應的護理情境,并明確健康教育的要求,學生可以進行自由結合,并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教師可以將角色扮演的任務布置給學生,由學生根據(jù)角色扮演的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演示,成績出色的學生對演示進行點評,然后評選出優(yōu)勝組,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演示進行補充,指出學生演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將情境與所學知識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應用所學知識,通過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同時提高對本專業(yè)的認識。
(三)典型病案討論,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地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則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效融合,應用病例分析討論教學法實現(xiàn)理論、實踐有效融合的目標。于病例討論教學法而言,可以突出護理模式的重點,使學生在分析問題時找準側重點,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內科護理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學結束后,針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安排病例討論課程。在病例討論課程進行過程中,需要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由學生自由組合,小組人數(shù)控制在5~6人。教師根據(jù)病例的護理重點提出討論要求,學生根據(jù)具體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教師根據(jù)護理程序提出相應的討論問題,學生在解決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逐步提升臨床問題的解決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病例的相關內容,在學生觀看錄像片之后,根據(jù)病例的相關資料進行討論,并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在小組討論結束之后,各組推選出一名成員展示討論結果,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并指出討論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于病例分析討論法而言,病例來自教師對真實病例資料的加工,不能全方位地展示病人的資料,因此在小組成員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病人的相關資料,通過資料的收集彌補病例的不足,并且在學生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在學生討論時,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解決學生討論過程中的疑惑,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并積極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從而營造出活躍、積極的教學氛圍。利用病例分析討論,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問題式教學法,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問題式教學法是教學中應用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問題式教學法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探索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問題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教學之前根據(jù)教學要求、教學大綱以及教材內容制定針對性的問題,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搜索相關資料,從而解決問題。教師應用問題式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知識、分析知識、總結知識,從而掌握所學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不能獨立解決的疑難問題,學生可以與教師共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相應的啟發(fā),通過啟發(f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例如在講解自發(fā)性氣胸時,教師可以列舉這樣的例子,某單位組織員工春游,一名男性職工身體健壯,但是在爬山過程中出現(xiàn)了胸痛,同時伴有刺激性干咳,在休息片刻之后仍沒有好轉的跡象,并且出現(xiàn)了呼吸困難、氣短等問題。對該名男性職工進行查體,男性職工存在呼吸急促、紫紺、脈細數(shù)等現(xiàn)象,聽診時有鼓音,呼吸出現(xiàn)了明顯下降。附近沒有醫(yī)務所,隨行小隊準備了醫(yī)藥箱,醫(yī)藥箱中有葡萄糖、酒精、生理鹽水、注射用水、創(chuàng)可貼、紅汞、三通開關等。
問題:第一,學生給出的醫(yī)療診斷是什么?第二,男職工出現(xiàn)了呼吸迅速加重,這表明了什么?第三,隨行小隊應該如何處理男職工的問題?
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找出解決方案,大部分學生都踴躍發(fā)言,營造出了一種積極踴躍的課堂氛圍,通過討論學生了解到了自發(fā)性氣胸的相關內容。由教師講解問題中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歸納、總結與自發(fā)性氣胸相關的知識,從而完成本次教學的目標,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節(jié)省時間,而且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根據(jù)以往接觸到的病例進行提問,通過提問幫助學生分析病例、判斷病例的情況,在引導學生分析病例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掌握相應的醫(yī)藥知識。問題式教學法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逐步調動起來,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問題式教學法可以實現(xiàn)因材施教,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出主體作用。教師科學地利用問題式教學法,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總之,教師需要對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將教學內容整理成系統(tǒng),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研究,利用課余時間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效融合,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林細吟,趙飛英,蘇小茵,等.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的高等護理教學模式[J].南方護理學報,2002,9(3):5658.
[2]馮廣國,彭文曉,周宗明.心理學[M].北京:經(jīng)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