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昆侖
(仁手昆侖盲人推拿 河南 洛陽 471000)
胃脘痛被認為是內傷飲食情志,外感邪氣所致,病理表現(xiàn)為脾胃失養(yǎng)、氣機郁滯。作為一組臨床常見病證,胃脘痛對發(fā)病者日常生活、工作所造成的嚴重影響已被熟知。值得一提的是,西醫(yī)治療胃痛盡管能夠緩解病癥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除病因,故療效欠佳。近年來,中醫(yī)綠色療法治療胃脘痛的優(yōu)越性廣為人知,越來越多的患者傾向于選用中醫(yī)療法治療疾病,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中醫(yī)學科的發(fā)展。筆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療胃脘痛成效喜人,現(xiàn)將胃脘痛的診治體會和經驗總結如下,僅供臨床參考。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胃脘痛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45例男性,29例女性,年齡為24~60歲,中位數(shù)為(48.35±6.02)歲,病程為0.5~21年,均值為(9.32±4.14)年。本組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心窩處伴有疼痛感,嚴重時可累及脅背,泛酸、噯氣、食欲不振,部分可見血便或嘔血,面色無光、精神不振,主訴心悸、失眠、頭暈、耳鳴。
1.2.1 辯證分型 采用中醫(yī)辨證論治對本組患者進行病癥分型,其中常見證型包括①肝氣犯胃型。胃脘部協(xié)同存在痞滿脹痛感,可累及脅背,頻繁打飽嗝,觀舌苔薄淡白,觸脈弦;②寒邪犯胃型。胃脘部爆發(fā)冷硬痛感,口腔內清涎自流,不思水,喜陽厭陰,觀舌色白,觸脈弦緊;③食滯胃脘型。胃脘部脹痛感強烈,打嗝時常有腐物上涌感,嘔吐后痛感可緩解,觀舌苔厚膩,觸脈或實或滑;④脾胃虛寒型。胃脘部痛感持續(xù),餓肚后痛感加重,補食可緩解,口吐清水,神疲力乏,好熱好按,四肢冰涼,大便溏,觀舌質淡,觸脈沉細。
1.2.2 手法推拿 遵循溫中散寒、調中健脾的原則實施手法推拿,手法綜合推、揉、撥絡、按,腧穴選取靈活全面,主要包括中脘穴、下脘穴、肝俞穴、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具體如下:①擺放俯臥位,推揉背部膀胱經以疏通氣血,自肝俞穴順向推至大腸俞穴,同時以三指快速撥絡上述部位,反復數(shù)十次以順氣、理氣,而后推揉膀胱經至脊柱兩側,對肝俞、脾俞、胃俞諸穴實施點按以止痛,再次揉膀胱經結束推拿。②擺放仰臥位,對上腹部實施推摩,順運并點按中脘穴,同時對梁門穴、下脘穴實施點按以溫中散寒,調中健脾,左向揉摩肚臍促使蓄積氣體向下移動進入虛功,按壓天樞穴,使用中指指尖對實證患者實施快速中脘穴敲打,而后對下肢足三里穴施行拿捏結束推拿。③頻繁打飽嗝,情志不暢、存在內臟精氣損傷者,需要拿捏肩井穴和足三里穴,通過雙重刺激足三里和肩井實現(xiàn)疏通胸脘邪氣的目的。
統(tǒng)計本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療效等級分為治愈(不適癥和不良體征完全消失,臨床檢查提示胃內征象由陽轉陰,一年隨訪期內并未復發(fā))、顯效(不適癥和不良體征大部分緩解,臨床檢查提示胃內陽性征象大部分消失)、有效(不適癥和不良體征得到改善,胃脘痛發(fā)作頻次減少,疼痛程度減輕)和無效(不達上述標準視為無效)。
本組74例患者39例(52.70%)治愈,20例(27.03%)顯效,13例(17.57%)有效,2例(2.70%)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30%。
祖國醫(yī)學認為,胃痛的發(fā)生與肝郁關系密切,而肝郁即為情志不暢長期作用而致。另外,飲食不節(jié)、過度勞累、脾胃受寒涼刺激亦會引起胃痛[1]。值得注意的是,就診患者主訴上腹部疼痛,并不能直接診斷為單純性胃痛,這是因為肝炎、膽囊炎、胰腺炎、肺炎、闌尾炎、心肌梗死、腎盂腎炎等疾病亦可誘發(fā)胃痛,且胃痛的病癥涉及胃痙攣、消化性胃潰瘍、胃神經官能癥、急慢性胃炎等,在臨床的治療上有所區(qū)別,故應借助上消化道鋇餐X線檢查、纖維胃鏡檢查、組織病理活檢等臨床診療技術明確具體病情。另一方面,中醫(yī)辨證論治胃脘痛可分為肝氣犯胃型、寒邪犯胃型、食滯胃脘型、脾胃虛寒型,而證型不同其臨床特征亦有所不同,主癥為胃脘部疼痛,部分可見脘悶、噯氣、大便不調、泛惡、神疲力乏,喜熱等癥狀,在治療過程中亦應予以重視,通過明確病因、辨證施治才可最大限度地治愈疾病。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采用推拿手法為患者治療,綜合運用推、揉、撥絡、按的手法對包括中脘穴、下脘穴、肝俞穴、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在內的腧穴進行手法刺激,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但是,手法推拿并不適用于全部胃脘痛患者,胃部腫瘤、胃出血、胃穿孔患者不宜開展推拿按摩,同時手法推拿的“實虛快緩”應得當,實則快速瀉之,虛則緩慢補之,以免適得其反。
王軍等人[2]在研究中對常規(guī)療法和手法推拿治療胃脘痛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表示推拿治療胃脘痛效果顯著,可以促進患者康復,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組74例患者39例治愈,20例顯效,13例有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30%。由此表明,胃脘痛的病因病機復雜,辯證分型后,以“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為指導原則開展手法推拿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