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
摘 ? ?要: 口頭報告作為大學英語課堂上的一項口語活動能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要搞好這項教學活動,學生和老師必須相互配合。本文主要解釋老師如何發(fā)揮作用,幫助學生做成功的課堂口頭報告。
關(guān)鍵詞: 大學英語 ? ?口頭報告 ? ?指導作用
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理念已不再是以老師為中心,僅僅教授語言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而是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在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不同場合自如地與他人進行口頭或書面交流。
口頭報告(Oral Presentation)是指在某一特定人群面前公開演說或展示, 運用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以及網(wǎng)絡和多媒體輔助,介紹或描述某事物。它需要演講者具備多方面的語言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這樣才能與聽眾更好地交流思想和感情??陬^報告在現(xiàn)實工作、生活中已經(jīng)很普遍。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學生輕松自如地用外語進行日常交流已逐步成為現(xiàn)實。因此,培養(yǎng)演說能力,使學生具有演講者必備的良好素質(zhì),是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并使口語教學活動上升到一個更高層次。將其引入大學英語課堂對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自主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作用。
但是學生在課堂上短短幾分鐘的展示過程中,表現(xiàn)往往不盡如人意,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選材內(nèi)容不夠新穎;過于依賴多媒體輔助手段導致形式大于內(nèi)容;口語表達邏輯性不強,內(nèi)容混亂,沒有自己的思路;呈現(xiàn)過程中較為緊張,或吞吞吐吐,或語速過快,聲音小,并有語法錯誤。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清楚表達個人觀點,展現(xiàn)自我風采,需要老師給予指導。筆者結(jié)合個人教學經(jīng)驗給出如下建議。
一、話題需中心明確,層次分明
學生在做口頭報告前要選定話題,通常由學生自行選定或者老師指定,無論是什么樣的內(nèi)容,即便再復雜也必須有一個核心議題。有的學生由于對某個話題很熟悉或興趣濃厚,每個相關(guān)內(nèi)容都想提及,面面俱到,結(jié)果導致中心不明確,聽眾聽后印象不深刻,演講者也會出現(xiàn)超時問題,拖延整體課堂教學進度。演講者必須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提煉,而不是將自己所能找到的資料一條一條羅列出來。演講者確定好口頭報告的核心議題以后,還必須明確支持核心議題的分論點,分論點要與中心密切相關(guān),有條理有邏輯地進行展示,達到演說層次分明、中心明確的要求。
如何呈現(xiàn)中心議題,方法有很多。通常會采用如下方法:
1.舉例說明。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支持中心論點。使用這種方法,一般是先分論后結(jié)論,即開門見山地提出話題,然后圍繞話題逐層運用材料說明論點,最后歸納出結(jié)論。這種方法比較符合人們的思維認識規(guī)律。運用舉例論證進行論證時列舉的事實可以有兩種形式,即概括總體性事實和列舉個別事實。概括總體性事實的說服力在于事實所體現(xiàn)的普遍性。采用列舉個別事例的論證方式,只須枚舉幾個事例即可。列舉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
2.對比說明。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事物的特征和本質(zhì)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強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歸納說明,也叫“事實論證”。歸納法可以先舉事例再歸納結(jié)論,也可以先提出結(jié)論再舉例加以證明。
4.因果說明。它通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證明論點??梢苑治鲋饕蚝痛我?或者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原因有時是多層的,探索深層的原因,說明問題的實質(zhì);或者分析事物間的異因同果、同因異果和互為因果關(guān)系,排除表面現(xiàn)象的迷惑,更加接近本質(zhì)。
學生可以采取其中某一種方法講述,也可以幾種方法相結(jié)合,這樣框架清晰,有條理有邏輯,聽眾會更加明白演講者所說的內(nèi)容。條件允許的話,老師可以提前給予學生指導,幫助他們確立核心內(nèi)容,分清主次,并就某些細節(jié)展開說明。學生還可以列一個大綱或思維導圖,涵蓋所要說明的論點和論據(jù),反復推敲練習。每次都依照大綱和所列出的關(guān)鍵詞組織語言,通過彩排發(fā)現(xiàn)還存在哪些不足,加以改進和調(diào)整。通過精心準備,學生會信心倍增,在實際演說時也會表現(xiàn)得自然得體,不再是低頭逐字逐句照本宣讀,或者有背誦的痕跡。
二、做好開頭和結(jié)尾,話題自然過渡
好的開頭就成功了一半。好的英語演講開頭能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讓演講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首先可以問候聽眾,簡要介紹自己。最關(guān)鍵的是演講稿的開頭要記得告知聽眾演講的主題,不要一篇英語演講洋洋灑灑結(jié)束,聽眾還對所講述的主題不甚明了。一開始就告訴聽眾主題,讓他們帶著已有的認知往下聽,或在英語演講稿的開頭引入一些引起聽眾興趣的內(nèi)容,為聽眾講一個和所想不一樣的內(nèi)容,或為聽眾留一個懸念,讓他們在演講中找尋答案。經(jīng)常有學生在未和聽眾建立友善的聯(lián)系時就匆忙開講,演講開頭也不點明主題,很多聽眾要聽到一半甚至結(jié)束,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在說這個問題,這樣是不可取的。
只是有好的開頭也是不夠的,結(jié)尾收得不好便會給人草草了事的感覺,虎頭蛇尾,影響了演講的效果。例如在演講的高潮中結(jié)尾。即把演講的高潮設計在最后,在高潮中結(jié)尾。演講結(jié)束時,演講者設法最后一次撥動聽眾的心弦,打開聽眾的心扉,掀起高潮?;蛘卟捎弥貜皖}目的方式結(jié)尾。在演講結(jié)束時,如果重復題目,再一次點題,就能加深聽眾對演講的印象,使聽眾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蛘哂每偨Y(jié)和概括結(jié)束演講,這是最普遍的使用方法。這種結(jié)尾用極其精煉的語言,對演講內(nèi)容和思想觀點作高度概括性的總結(jié),起到突出中心、強化主題、首尾呼應、畫龍點睛的作用。演講者要善于在演講結(jié)束時簡潔、扼要地對自己闡述的思想進行總結(jié),這樣有助于聽者加深對這些思想的印象和理解。亦可利用呼吁結(jié)束演講,演講者利用一些感情激昂、動人心弦的演講詞對聽者的理智和情感進行呼吁,引起大家的共鳴,激勵和感召大家的信心。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當簡潔有力,總結(jié)所講內(nèi)容,引人思考。
《TED的演講秘密》一書指出,一場演講有四大關(guān)鍵點,要做好一場演講一定要把握好這以下四點:觀點,開場白,過渡,結(jié)尾。能否從一個點自然過渡到另外一個點對于成功做好口頭報告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好的過渡能夠精準回顧前一部分,同時巧妙預告下一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演講更加生動,并且?guī)椭葜v者引導聽眾思維,控制場面。筆者總結(jié)了幾種形式供輔導學生參考:
1.過渡到相似的觀點常用的表達有:Likewise/ Similarly/ This is just like / In a similar way we see the same thing if we consider
2.過渡到相反的觀點,轉(zhuǎn)折的表達有:However / Conversely/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side / On the other hand / If we flip that around/ Yet, we cannot ignore/ The opposing argument
3.轉(zhuǎn)入對觀點的詳細解釋說明,表達遞進的有:Also/ Moreover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In other words / Not only that, but
4.引出多個觀點的表達先后順序的有:First... (The first step is...)/ Second... (The second step is...) / Third... (The third step is...)/ Last... (The last step is...)
5.表達因果關(guān)系轉(zhuǎn)折的有:Therefore /As a result / Consequently/ For that reason /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6.轉(zhuǎn)入支撐觀點的事例的表達有:For instance /For example/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is...
7.引入語過渡到演講正題和演講正文過渡到結(jié)束語的表達有:Lets begin / To get started, lets examine / Lets get started talking about/ Now that weve given an overview, lets start with
For a short speech, you might conclude with a single statement/ In short/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 Lets summarize the key lessons
8.轉(zhuǎn)回之前的觀點的表達有:Lets return / Lets revisit /Lets go back to
學生要根據(jù)具體情形使用正確的過渡詞語,避免使用錯誤引起聽眾誤解,還需多變以免重復。
三、訓練演講時的儀態(tài)和語態(tài)
做好基礎的準備后,更高層面的提升是指在臨場發(fā)揮時,現(xiàn)場是否與聽眾互動,演說時的姿態(tài)是否自然自信,嗓音是否洪亮不怯場,這些細節(jié)也需要一一關(guān)注。
有些學生初次演講,站在演講臺上就表現(xiàn)得不大方,總是低著頭看手中的稿子。有些學生很緊張,在講臺上不斷轉(zhuǎn)動身體緩解,有的學生的聲音只有前排聽眾可以聽見,有的學生會不自覺地加快語速。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一定的功力是上不了臺面的。要侃侃而談,老師必須幫助學生確立自信,在細節(jié)方面做好充分準備。首先面部表情一定要真誠,應與演講內(nèi)容相吻合,不要因為緊張而使其走樣,不能過于嚴肅,注意微笑,但在不該笑的時候不能笑。目光交流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演講者能從對方的神情變化中,及時調(diào)整態(tài)勢、語速和內(nèi)容等。在聽眾中尋找笑臉,并在演講時有意識地對著他們講話,以聽眾為重,不要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演講者身上,而忽視了演講的本質(zhì)。需要互動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與聽眾互動,這個需要現(xiàn)場注意。這樣可以把聽眾吸引到所講的內(nèi)容里,聽眾會理解你的內(nèi)容,思考你的問題,走進你演講的世界。
其次無論是女生還是男生,整齊、清潔、利落、自信的儀容是作為一個演講者必須具備的形象,不可打扮隨意,濃妝艷抹,以免喧賓奪主。
站有站相,坐有坐姿,演講者在演講時,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會被臺下的觀眾看得一清二楚,因此要提醒學生注意在臺上的姿式。站立時兩腳間的距離相當于平時走路的“一步”大小為佳,身體略向前傾,并將重心落于雙腿間,上身一定要挺直,但不要給人僵硬的感覺。好的演講者要懂得利用手勢與場上的觀眾互動,一個好的手勢有時比講個不停來得有效果的多。但在做手勢時,有幾個要點一定要注意:手臂需放在身側(cè),并要輕松自如,如果強調(diào)想法時,手的動作要盡量放大,并且手勢動作的范圍要在腰部以上,因為觀眾基本關(guān)注的也是上半身的比較多。在臺上站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會給人特別呆板的感覺。善于通過移動位置照顧好各個方向的觀眾,因為適當移動位置會使觀眾參與感更強,也能舒緩自己和觀眾的緊張情緒,某些要表達的觀點得到更好的傳達。
老師還要提醒學生關(guān)注自己的聲音和腔調(diào)。盡管這些是與生俱來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間有所改善,但音質(zhì)好壞與措詞對于整個演說的影響很重大。聲音低沉會讓人有種威嚴沉著的感覺,信賴度更高。最關(guān)鍵的是要練習讓自己的聲音清楚地傳達給聽眾。即使是音質(zhì)不好的人,如果能夠堅持自己的主張與信念,就依舊可以吸引聽眾的熱切關(guān)注。演講者應根據(jù)空間的大小、人數(shù)的多少調(diào)節(jié)音量,盡量使房間里每個角落上的人都聽清演講的內(nèi)容。
說話的速度是演說的要素。為了營造沉著的氣氛,說話稍微慢點很重要。不過,如果從頭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進行,聽眾可能會睡覺。在平時訓練中,一旦發(fā)現(xiàn)有過快或過慢的現(xiàn)象,應應暗示學生做調(diào)整。演講時的抑揚頓挫會使演講更生動,不會讓人感到平淡。在演講過程中還要注意流利程度。有的學生會一邊講一邊想,習慣在講話時夾雜“嗯”“啊”等慣用詞語,這些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也是準備不充分和不自信的表現(xiàn)。一般來說,最佳語言有以下四個特點:準確清晰,即吐字正確清楚,語氣得當,節(jié)奏自然;清亮圓潤,即聲音宏亮清晰,鏗鏘有力,悅耳動聽;富于變化,即區(qū)分輕重緩急,隨感情起伏而變化;有感染力,能吸引聽眾,引起共鳴。
老師應讓學生了解到這些演說中的要素,平時課下反復演練,甚至可以站在鏡子前觀察自己演說時的表現(xiàn)、體態(tài)和表情。
四、做好演說的輔助工具PPT
隨著多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一些學生會在演說的同時采用PPT輔助表達想法,但往往本末倒置。PPT里插入大量圖片、視頻,或者粘貼大段所講內(nèi)容的原文,一字不落。
大量的圖片和視頻只能分散聽眾的注意,聽眾就看了一個熱鬧,聽完后還不知道演講者想表達的中心是什么。只是單純貼文字,就更沒有任何意義,聽眾把時間都花在閱讀文字上,閱讀速度低于聽力速度,聽眾的注意力全部轉(zhuǎn)到所貼的文字,難以跟上演講者的思路。老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到PPT只是一種讓聽眾更好地理解所講內(nèi)容的輔助手段,不應完全依賴于PPT表達自己的想法。PPT最重要的不是給聽眾看,而是提醒演講者思路,是給演講者自己看的。
好的PPT主要發(fā)揮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制作原則是版面不要太花哨,簡潔清晰。每個版面一兩個主題,文字力求精短,主要涵蓋所講內(nèi)容的大綱,分論點和重點詞匯,必要時插入一些圖表和短視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區(qū)分書面語和口語的不同
一些學生在演說時使用的語句基本都是復雜長句,例如繁瑣的定語從句或其他從句。這說明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書面表達和口語表達的區(qū)別。學生直接把搜集來的書面材料為己所用,讀不通順或背不下來,完全對材料沒有透徹理解和再加工,聽眾聽起來很官方。并且聽眾對于這些復雜句不能快速理解,導致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產(chǎn)生距離。學生應該明白口頭表達所使用的句子結(jié)構(gòu)會相對簡短并且簡單,可以對所收集材料的書面語進行提煉再加工,將它們轉(zhuǎn)換成通俗易懂的口語。采用日常生活經(jīng)常使用的詞匯和短語,達到口語交流首要的目的——順暢溝通。
六、演說后及時反饋評價
學生做完口頭報告演說后,老師應當及時反饋對該同學的評價。老師在聆聽演說的過程中需要將點評的要點記錄下來,點評主要圍繞選題、結(jié)構(gòu)、演說時的臨場表現(xiàn),即條理是否清楚,邏輯是否合理,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是否有語病等其他錯誤,和聽眾有無互動,以及演說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立即糾正英語口語表達中的發(fā)音錯誤、語法錯誤,給予正確的示范。點評不是一味地指出不足之處,點到為止,還需要給予學生鼓勵,找出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揚,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下一次做得更好積累經(jīng)驗。
老師的評價對于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頗有價值,學生的相互評價很有意義。學生們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給出真實感受,他們經(jīng)常會在評價中講喜歡某位演講者的選題,覺得很有趣;或者表揚演講者的口語發(fā)音,或者覺得演講者激發(fā)了他們的思想;可以質(zhì)疑演講者,表示有些部分沒有聽懂。來自學生之間的互評使演講者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做評價的學生從中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避免自己在演講時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
綜上,口頭報告是一項復雜的語言表達形式。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的課前指導,而不是布置完題目就撒手不管,當然也絕非一手包辦。想通過只做一次口報告就提升口語,可能性不大。這需要有一個長期磨練的過程,循序漸進。一次成功的口頭報告需要老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發(fā)揮老師在口頭報告中安排和指導的作用,讓口頭報告成為大學英語課堂上一項有價值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劉探. Presentation工具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6(4):94-9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美]杰瑞米·多諾萬. TED演講的秘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