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鳳凰山鐵礦案與民初日本對華策略探研
      ——兼論皖系當權時期中日關系

      2019-12-15 21:54:29
      安徽史學 2019年5期
      關鍵詞:大倉直系華寧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875)

      一戰(zhàn)期間列強無暇東顧,日本趁機加強在華的勢力擴張與資源掠奪。鳳凰山鐵礦案是日本掠奪中國礦產(chǎn)的典型事件,而背后各方勢力的博弈充分體現(xiàn)了民初日本對華政策的多面性與靈活性。南京市秣陵關的鳳凰山鐵礦礦藏十分豐富,“殆為中國全部鐵礦三分之一”,日本對此礦覬覦已久。(1)《北京特約通信:鳳凰山鐵礦交涉》,《新聞報》1917年11月1日,第1張第3版。1915年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舊交通系急于為袁世凱籌措軍費與日本達成鳳凰山鐵礦借款。袁世凱死后,日本先后與農(nóng)商部、皖系、直系周旋交涉此事。此案涉及多方勢力互動,是民初中日關系的縮影。目前學術界對此案的研究多為對其交涉過程的論述或將此案與北洋中央地方關系相勾連(2)對其交涉過程的探討參見陳真、逄先和:《鳳凰山鐵礦》(《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第2輯);徐梗生:《鳳凰山的鐵礦》(《新經(jīng)濟》1942年第7卷第7期);也有研究將此案與北洋中央地方關系相勾連,參見郭循春:《北洋政府中央與地方的利益爭奪——以中日鳳凰山鐵礦交涉為例》(《史學月刊》2019年第6期)。,而將此案與日本對華策略相勾連或專門對皖系當權時期的日、直互動研究尚未發(fā)現(xiàn)。本文擬在利用日本外務省檔案、臺灣“中研院”檔案及報刊等史料的基礎上,通過對相關史實的爬梳,厘清日本與民初政壇各方勢力的互動,進而透視民初日本在華合作對象的多元性、對華策略的靈活性。以及在面臨皖系勢力不斷擴張之際,直系如何在夾縫中嘗試與日本達成合作,以期從另一視角解讀民初的中日關系。

      一、礦案緣起:日本對袁世凱政府的最后利用

      袁世凱執(zhí)政時期,對英美十分依賴,但對日本卻始終有所防備。日本對袁世凱亦貌合神離,暗自支持宗社黨及南方革命黨,給袁世凱的統(tǒng)治造成極大破壞。隨后訂立的民四條約與日本所提“二十一條”相差甚遠,也令日本更加堅定了對袁世凱政府統(tǒng)治的破壞。于是日本假意支持袁世凱稱帝,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又驟然改口要求其取消帝制,這種先迎合后拆臺的做法令袁世凱的統(tǒng)治陷入四面楚歌之中。(3)馬振犢、唐啟華、蔣耘:《北京政府時期的政治與外交》,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21頁?;I備稱帝的巨額用度加上鎮(zhèn)壓護國戰(zhàn)爭的軍費使袁世凱陷入巨大財政危機中,無奈之下政府變本加厲大量挪用中交兩行存款,財政虧空不斷增大,金融陷入崩潰邊緣,終于導致中交兩行發(fā)生擠兌風潮。素有“財神”之稱的梁士詒開始籌謀對外借款以渡過危機,計劃以礦產(chǎn)為抵押向外國借款。

      1914年農(nóng)商部礦政司勘測發(fā)現(xiàn)鳳凰山鐵礦極為優(yōu)質(zhì),“估計可得之鐵約五千萬噸”,因而日本對此礦頗為覬覦。(4)“The Fenghuangshan”,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1864—1951),Feb.24,1920,p.7.此時列強忙于歐戰(zhàn),日本借機大肆擴張在華勢力,尤其是經(jīng)濟發(fā)達的長江流域。顯然此礦對于長江流域工業(yè)發(fā)展至關重要,若日本成功占據(jù)此礦,則將在取得礦產(chǎn)的同時更能將勢力伸入長江中下游。盡管日本已決定拋棄袁世凱另擇在華代理人,但仍竭力榨干其剩余價值,遂立即開始策劃以中日合辦鳳凰山鐵礦為名的政治借款談判。

      隨即日本迅速以三十萬賄賂農(nóng)商部礦政司長楊廷棟,希望其促成此事。于是楊便向梁獻計以售賣鳳凰山鐵礦予日本以換取資金。(5)《江蘇公民陳丕承等電一件》(1916年8月17日),(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北洋政府農(nóng)商部檔案(下稱農(nóng)商部檔案,藏所省略),館藏號:08-24-11-009-02。梁士詒深以為然,遂派周自齊與日本代表展開談判。經(jīng)過一番交涉后,中日雙方議定以中國自辦華寧公司為形式,所產(chǎn)鐵礦全部售予日本大倉洋行,由大倉洋行先預付一百萬定金。(6)「大倉組采礦權獲得二關スル經(jīng)過二付門野ノ談話」、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700。此合同實際上是日本借買礦之名向袁世凱政府提供的一筆政治借款,而日本取得鳳凰山鐵礦,中日雙方各取所需。條件議定后,舊交通系很快付諸行動。

      1916年4月18日,舊交通系骨干施肇曾向農(nóng)商部呈請組織官督商辦華寧公司,由張壽齡任督辦,資本暫定四百萬元。(7)《施肇曾稟一件》(1916年4月),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09-01。農(nóng)商部長金邦平曾為袁世凱幕下之人,因此盡管鳳凰山賣礦之事并不合法,但依舊批準此事并發(fā)放礦照。5月9日,華寧公司與日本大倉洋行簽訂合同,規(guī)定鐵礦購買權中日各半,二十年為期,日本所付100萬定金由大倉存入銀行。實則此款由銀行先交給財政部,再由財政部撥給中交兩行,這樣鳳凰山鐵礦售賣之款便可巧妙地用于救濟市面。此款算作中交兩行向華寧公司的借款,一年為期,年息八厘。(8)「機密第266號·關於鐵礦權取消的公文及原訂立合同證明書」(1916年9月23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800。華寧公司組織章程十分簡略,純乎梁士詒等人為取得錢款所立“不名一錢”的組織。(9)《鳳凰山礦之回首》,《民國日報》1916年9月17日,第6版。而此借款在極秘密情況下進行,農(nóng)商部與蘇省官紳對此一無所知,此為袁世凱死后的紛爭埋下隱患。

      袁世凱死后梁士詒等人皆遭通緝,此事陷入停滯。大倉洋行因無法與舊交通系繼續(xù)交涉,于是催促農(nóng)商部處理,導致密約被曝光,引發(fā)強烈反對。鳳凰山鐵礦被測為擁有中國四分之一礦量,此合同無異將中國鐵礦斷送于日本。且此合同最初為平息因帝制產(chǎn)生的財政危機,故農(nóng)商部堅決反對此事。農(nóng)商部長張國淦認為此合同未經(jīng)農(nóng)商部批準,極易被日本以低價奪取全部礦產(chǎn)。張希望取消華寧公司清債并取消合同,或將售礦總金額規(guī)定滿一百萬為限。(10)《國務院領事一件交督辦華寧鐵礦事務張壽齡因病懇請免職原詳一件》(1916年7月3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09-01。

      華寧公司乃舊交通系一手操縱,梁士詒等人雖遭通緝但仍在背后籌謀以維持與日本的聯(lián)系,而日本亦在背后唆使其與農(nóng)商部進行斗爭。表面上是合同存廢之爭,實則為日本指使舊交通系殘余與農(nóng)商部的利益之爭。面對農(nóng)商部咄咄逼人之勢,華寧公司在日本的挑唆下開始反抗。5月9日督辦張壽齡致函農(nóng)商部辯解此事,并希望農(nóng)商部保留華寧公司繼續(xù)履行合同,但張國淦不為所動,隨即提交國務會議下令取消華寧公司。(11)《督辦華寧鐵礦事務張壽齡咨呈一件》(1916年8月5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09-01。與此同時,日本接連向張壽齡施壓。8月12日,張壽齡再次致電農(nóng)商部促其批準鐵礦開采,仍遭到拒絕。17日,北京政府下令由財政部籌一百萬元付還華寧公司,撤銷該公司及其礦權。(12)《日館來函》(1916年8月12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09-02。

      舊交通系殘余對農(nóng)商部取消華寧公司的做法憤恨不已,遂指使華寧公司人員向平政院提起訴訟,聲稱農(nóng)商部取消華寧公司乃侵權行為。舊交通系意在轉移矛盾,利用平政院將吊銷礦照之事無限拖延。(13)《內(nèi)務部咨一件》(1916年11月18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 08-24-11-010-01。此計果然奏效,華寧公司礦照問題變?yōu)檗r(nóng)商部與平政院權限之爭。

      農(nóng)商部得知平政院受理此案十分憤怒,認為舊交通系乃喪家之犬竟仍試圖挑戰(zhàn)農(nóng)商部權威。隨即致電平政院,措辭十分嚴厲,表明本案已經(jīng)大總統(tǒng)批準,平政院無權取消總統(tǒng)命令。電文中的嚴厲措辭徹底激怒了平政院。12月5日,平政院回復農(nóng)商部,責任內(nèi)閣制中總統(tǒng)不負行政責任。(14)《平政院公函一件》(1916年12月5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10-01。華寧公司雖由大總統(tǒng)撤銷礦權,但平政院仍有權審理其訴訟。農(nóng)商部針鋒相對,認為首先責任內(nèi)閣制中訴訟機關對大總統(tǒng)命令不能越權撤銷。其次,中外礦務契約均應先送交農(nóng)商部審查再行批示,而華寧公司屬私自訂約違反法律,礦權必須撤銷。此事引發(fā)了農(nóng)商部與平政院的激烈沖突,雙方各訴之國務會議。最終國務會議支持農(nóng)商部,認為平政院若受理此案有損大總統(tǒng)尊嚴,若意氣用事將遺害無窮。(15)《國務會議案》(1916年12月14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10-01。

      在國務會議支持下,農(nóng)商部隨即下令取消華寧公司礦權并收回礦照。舊交通系殘余使盡渾身解數(shù)仍難以挽回廢約局面,自此日本便放棄了通過舊交通系殘余與農(nóng)商部斗爭的策略,開始轉向與皖系談判此事。

      二、軍械借款的延伸:日皖合辦鐵礦交涉

      1917年段祺瑞政府以參戰(zhàn)為由向日本提出借款要求,從而擴充皖系軍事實力。日本政府趁機以軍械借款擔保為名向皖系重提鳳凰山鐵礦交涉。8月4日,日使代表拜訪曹汝霖,企圖以軍械借款換取鳳凰山鐵礦合同的順利進行。(16)「第1102號·鳳凰山鐵礦二關スル件」(1917年8月6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900。

      因鳳凰山鐵礦數(shù)量巨大且位置特殊,故初始之際皖系對此事態(tài)度趨于保守。雖同意成立新公司,但強調(diào)中國已確立鐵礦國有政策,要求日本必須做出部分讓步。(17)「第1330號·林公使致本野外務大臣函」(1917年9月21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900。但日本認為,民國礦業(yè)條例中明確承認中外合作經(jīng)營鐵礦的合法性。鳳凰山鐵礦不僅一礦之事,而是代表中日間鐵礦問題的處理原則,必須慎重行事。依據(jù)形勢日本作出讓步:不強求華寧公司經(jīng)營權,日本將全力接濟所需款項,且新公司可設在南京??傮w而言,日方不再咄咄逼人,而是以幫助中國開發(fā)實業(yè)之名誘惑中國就范。而此時皖系亦急需軍械借款擴張勢力,故雙方都有所妥協(xié)。(18)「秣陵關鐵礦ノ件」(1917年9月15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900。

      曹汝霖代表皖系與日本進一步磋商。日本外務省要求將合同期限定為30年,且規(guī)定在設立制鐵廠前將所有產(chǎn)出鐵礦售予日本,即使設立制鐵廠也須與大倉合作經(jīng)營,其侵吞鳳凰山鐵礦之心昭然若揭。曹汝霖等人有意對日本購礦數(shù)量做出嚴格限制,因而提出由中國政府獨自經(jīng)營,所產(chǎn)鐵礦中日所占比例為六比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挽回利權。(19)「第1492號·林公使致本野外務大臣函」(1917年10月26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900。中日雙方所爭者在于礦產(chǎn)購買比例,最終皖系與日本達成以下條款:一、鳳凰山鐵礦礦權屬陸軍部。二、陸軍部與大倉公司合設鐵廠,中國與日本出資比例為六比四,中國之資本以日本借款充之。第三、所產(chǎn)生鐵至少半數(shù)供給日本。四、資本總額日金一億元。(20)《鳳凰山鐵礦借款合同》,《新聞報》1919年3月26日第1張,第3版。

      日本在與皖系接觸的同時,亦向農(nóng)商部展開威脅。金邦平下臺后的歷任農(nóng)商總長皆不贊同與日本合作經(jīng)營鳳凰山鐵礦,日本對此憤恨不已。此外對華野心勃勃的美國以“門戶開放”為由與日本對長江流域進行爭奪,向農(nóng)商部提出更加優(yōu)越的合辦條件,使得張國淦偏向于與美國合作,此舉更令日本感到不安。對皖系而言,農(nóng)商部的強硬反對有礙其親日政策,故皖系與日本達成共識,共同向農(nóng)商部施壓。(21)「支極秘第134號·徐樹錚與日本全權大使談判記錄」(1917年10月30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900。

      10月4日,林權助與農(nóng)商總長張國淦談判,威脅張國淦如若拒絕日本關于鳳凰山鐵礦的要求,將影響中日間的經(jīng)濟合作。(22)「第1404號·林公使致本野外務大臣函」(1917年10月5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900。換言之,日本能否參與鳳凰山鐵礦關系到皖系軍械借款,但張國淦卻不為所動。隨后在10月27日內(nèi)閣會議上,張國淦與皖系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徐樹錚、曹汝霖提出中日合作制鐵所計劃時,張國淦以讓予日本權利太多為由斷然拒絕,并提出由美國提供資金、中國獨立經(jīng)營鳳凰山鐵礦之方案。雙方激烈辯論,最后跋扈的徐樹錚強硬要求由陸軍部直接與大倉洋行交涉此事,徹底無視農(nóng)商部的權威。徐樹錚等人的賣國行徑與強硬態(tài)度使張國淦難安其位,此次閣議后便請假五日,拒絕參加內(nèi)閣會議。(23)《北京特約通信(續(xù)):鳳凰山鐵礦與政潮》,《新聞報》1917年11月11日,第1張第3版。至此,鳳凰山鐵礦案引發(fā)了內(nèi)閣動蕩。

      張國淦素與湯化龍、梁啟超等研究系人士關系密切。段祺瑞二次組閣時內(nèi)閣多為研究系人士,此深為徐樹錚所忌憚,故徐樹錚對張亦頗為防范。鳳凰山鐵礦案發(fā)生后,徐樹錚本以為張國淦素來依附段祺瑞因而不會反對,不料張卻對此斷然拒絕,徐、張之間斗爭一觸即發(fā)。徐樹錚一面架空張國淦,將此案轉移至陸軍部處理,一面開始運動除去張之農(nóng)商總長職務,以與皖系關系頗近的陸宗輿代之。(24)《專電》,《申報》1917年11月7日第3版。此舉亦是徐樹錚將改組內(nèi)閣想法付諸行動的嘗試。一直以來徐樹錚希望將內(nèi)閣成員換為皖系及親皖系之人。此時外交總長汪大爕提出辭職,徐氏計劃將財政總長梁啟超或交通總長曹汝霖改任為外交總長,如此財政部或交通部便有一職位可添置為皖系人員。張、徐矛盾日深,故徐策劃將農(nóng)商總長換為陸宗輿,以此慢慢將內(nèi)閣關鍵部門變?yōu)橥钕堤煜?。但張國淦并非容易除去之人,其與徐世昌關系頗深,并以徐為奧援。張國淦盡管未被排擠出閣,但其與皖系的關系卻因此跌落谷底,頗難自處。

      日本與皖系的暗中交涉不僅引發(fā)了內(nèi)閣動蕩,各大新聞報刊也對皖系此次的跋扈作風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此外,日本對長江流域的野心引開始引發(fā)列強的警醒,尤其是美國。1917年10月20日美國質(zhì)問中國當局鳳凰山之事,并警告中國政府日本此舉已嚴重危及中國利益,宣稱中美合作才能令日本的侵犯行為有所收斂。(25)「第1475號·林公使致本野外務大臣函」(1917年10月22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900。

      英美對此事的質(zhì)問與警告使得日本更加焦急,因恐事情有變故連連催促陸軍部與其秘密訂約。為順利得到軍械借款,段祺瑞一面派人與日本密訂條約,一面對英美與國人之質(zhì)問抵死不認,仍宣稱政府持廢約態(tài)度。(26)《南京快信》,《時報》1917年11月7日,第2版。陸軍部為平息眾怒甚至向世人謊稱因曾向美國商購軍械失敗故轉向日本。(27)《西報論軍械問題》,《申報》1917年11月21日,第6版。

      正當日皖間的交涉激起國內(nèi)外強烈反對浪潮之際,段祺瑞政府在1917年12月間與日本泰平公司訂立了1800萬的軍械借款合同。至此,皖系已經(jīng)具備擴充實力的資本,鳳凰山借款對皖系而言則變得無足輕重,因此皖系逐漸擱置了與大倉組的交涉。但對日本政府而言,鳳凰山鐵礦仍是對其十分重要的礦源,故在此后日本政府與大倉洋行繼續(xù)謀劃攫取鳳凰山鐵礦,并開始將目光轉向直系。

      三、日、直合作的開端:直系利用江蘇勢力拉攏日本

      正當皖系施行武力統(tǒng)一之際,直皖關系急劇惡化。皖系因日本大力扶持日益強大,但直系所依靠的英美卻因忙于一戰(zhàn)無暇東顧,故直系希望嘗試借助鳳凰山鐵礦之事與日本建立合作關系,效法皖系與日本訂立大量借款以增強實力。且在馮國璋看來,鳳凰山地處直系控制范圍,直系比皖系更有資格利用鳳凰山鐵礦與日本達成借款。因此馮國璋極力拉攏日本中止與皖系的談判,轉向與直系交涉。一言以蔽之,直皖兩派系關于鳳凰山鐵礦的爭奪乃是出于擴充自身軍事實力為目的斗爭,并非僅為中央與地方的利權之爭。由此可見,皖系親日、直系親英美之說并非絕對。出于各自的利益訴求,直系與日本亦深有淵源,此為皖系主政時期中日關系的一個復雜側面。

      實則馮國璋對此事的運作早已有之。在袁世凱死后不久,直系就希望成立新公司繼續(xù)與日本履行借款合同,效法皖系與日本建立聯(lián)系。然而在與直系交涉前,日本的談判重點先后分別在農(nóng)商部與皖系上,直系無法與日本聯(lián)系。為此馮國璋便利用江蘇士紳的強大輿論攻勢,設法取得了在鳳凰山交涉問題上日本的兩次談判對象的轉移。第一次是從農(nóng)商部轉向直系,第二次為從皖系轉向直系。

      首先是利用江蘇士紳制造輿論加劇農(nóng)商部對此事的反對,使日本談判對象由農(nóng)商部轉向直系。袁世凱死后鳳凰山鐵礦合同被多家報刊披露,引發(fā)江蘇士紳的強烈反對。(28)《南京紳民孫啟泰等電一件》(1916年7月18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09-01。1916年7月,江蘇同鄉(xiāng)會致電各報刊,認為此合同無異于“將礦權賣盡”,且此礦“誠為江蘇惟一富源,豈容聽人盜賣”,希望各報刊媒體多加披露此事。此外,士紳還敦促京江蘇籍議員速電政府質(zhì)問此事,如此則“蘇省幸甚,國家幸甚”。(29)《旅京江蘇同鄉(xiāng)公電》,《大公報》1916年7月2日,第6版。7月18日,南京總商會致電農(nóng)商部,表示誓不承認如此毒害地方之合同,懇請農(nóng)商部維持原議不予批準。(30)《南京電一件呈》(1916年7月18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09-01。8月,江蘇省議會及士紳啟泰、陳丕承等亦致電農(nóng)商部,力請其拒絕日本的續(xù)約要求。(31)《國務院領事一件鈔交上海錢崇固等電一件》(1916年8月2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09-01。江蘇士紳的反對使農(nóng)商部拒絕日本的態(tài)度更加堅決,因而日本對農(nóng)商部的屢次催促警告皆遭遇冷待。

      在日本與農(nóng)商部交涉面臨瓶頸之際,江蘇士紳試圖與馮國璋合辦鳳凰山鐵礦之事引發(fā)日本關注。江蘇士紳反對的原因表面為“擅定合同,損失國權”(32)《公電》,《時報》1916年7月30日,第2版。,實則希望由本省人自辦而非北京政府主持,此乃中央與地方的利益之爭。而馮國璋為建立與日本的聯(lián)系,有意接近蘇紳,表示愿意共同保護本省利權。江蘇士紳隨即議定組織官商合辦秣陵公司,舉馮國璋為督辦。(33)《總統(tǒng)府秘書廳函一件》(1916年8月21日),農(nóng)商部檔案,館藏號:08-24-11-009-02。蘇紳希望借馮之力挽回礦權,馮則希望利用江蘇士紳輿論聲勢向農(nóng)商部施壓,進而將日本從與農(nóng)商部談判中拉入與直系的交涉,于是雙方共同制造輿論聲勢反對原華寧公司所簽合同。鑒于此,農(nóng)商部更加堅決要求取消華寧公司。江蘇士紳制造的巨大輿論攻勢令日本與農(nóng)商部的交涉陷入困境,日本擔心其他中日合辦之鐵礦也會同此礦一樣受到中國輿論的攻擊。(34)「大倉組ノ獲得ヤクト云フ江蘇省鳳凰山鐵礦二對シ江蘇省有誌反對ノ件」(1916年7月26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700。最終,日本開始將目光投向江蘇地方勢力,希望與其共同經(jīng)營鳳凰山鐵礦以減輕輿論的反日趨勢。馮國璋則秘密買通了數(shù)位江蘇上層士紳(如商會與地方公會會長)為其與日本交涉效力(35)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大正6年第2冊,外務省1975年版,第588—589頁。,但大部分士紳仍被蒙在鼓里而為自辦礦產(chǎn)積極制造輿論聲勢,此為最終日、直間秘密交涉被揭發(fā)后大批不知情的士紳強烈要求廢約埋下隱患。經(jīng)過數(shù)月交涉,大倉組代表與馮國璋顧問金鼎議定成立新公司繼續(xù)履行華寧公司義務,制鐵所由日方出資中日合辦,官賣局及礦山事務由馮國璋全權負責。(36)「小池局長致大倉組、門野重九郎函」(1916年9月27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0800。但對于直系而言與日本的交涉尚未完全展開,便遭遇皖系的強勢插足。1917年起皖系開始與日本進行一系列的借款談判,大倉洋行借機與日本政府一道將談判重點放在皖系,希圖以西原借款、軍械借款等條件迫使皖系在鳳凰山問題上讓步。至此,日本的目光從直系又轉向皖系。

      在此期間,蘇紳一面希望借助直系挽回礦權,一面仍堅持擴大輿論聲勢向北京政府呼吁蘇省自辦,而直系則在背后暗中支持并坐享其成。1917年11月中旬,蘇紳拜訪李純申訴此礦不可與外人合辦,原因有二:一、礦業(yè)條例規(guī)定鐵礦國有不可與外人合辦。二、華寧公司未立案無賣礦權。(37)《南京通信》,《申報》1917年11月17日,第3版。蘇紳希望借助李純之力與皖系對抗爭取自辦。此舉正中李純等直系軍閥下懷,李自然連連應允。12月6日,李純派實業(yè)廳長張軼歐與省議會議長沈惟賢赴農(nóng)商部呈請自辦鐵礦之事。但農(nóng)商總長田文烈認為現(xiàn)我國尚欠日本100萬定款未能歸還,廢約之事日本必然不允,建議蘇紳先籌款將定金歸還再爭取廢約。(38)《南京電》,《民國日報》1917年12月12日,第7版。

      遭到農(nóng)商部拒絕后,沈惟賢等人回省立即召開臨時會議,議定由江蘇人籌集一百萬資金組織官商合辦秣陵公司,并成立秣陵公司籌備處,各科職員皆為士紳或省議會議員。其中一百萬資金官商各出一半,官股五十萬以發(fā)行省公債形式支付,公債由各縣分認,以江蘇省五年附稅為擔保,商股由商人士紳共同出資。(39)《開辦鳳凰山鐵礦之提議》,《晨報》1918年12月14日,第3版。從股本資金來源可見,官股皆仰賴于公債,商股亦無穩(wěn)定來源保障,因而成立公司之事之后擱置了半年之久。此后又有省議會議員唐人杰提出,設局發(fā)行江蘇省救國儲蓄票二百萬開辦此礦。(40)「南領第15號·鳳凰山鐵礦ラ貯蓄債券二ヨリ經(jīng)營ヤントスル件」(1918年6月14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200。但儲蓄票在沒有可靠的資金擔保下無法實施,最終不了了之。由于缺乏穩(wěn)定可靠的財源,江蘇士紳自辦此礦無異于癡人說夢。盡管如此,江蘇士紳積極運動自辦的行動在輿論上給日本極大壓力。正如南京領事高尾亨致外務省大臣本野一郎電報中所言,如果江蘇士紳繼續(xù)制造如此強大的輿論反對浪潮,“之后我方若要促成此事則十分困難”。(41)「南京領事高尾亨致電外務大臣法學博士子爵本野壹郎函」(1917年11月18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000。為此,日本開始考慮放棄與皖系的交涉,徹底轉向與馮國璋為主導的江蘇地方勢力的談判。

      與此同時,皖系對鳳凰山借款的冷待加速了日本談判重點向直系的轉移。由于1917年12月日本已與段祺瑞政府成功訂立第一批軍械借款,故以大倉洋行為主導的鳳凰山借款被擱置一邊。因此,日本政府順勢指使大倉洋行將談判重點徹底轉向南京地方勢力背后的直系。(42)「機密第11號·南京領事致大倉組函」(1916年8月5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700。此時正值直皖兩系在南北統(tǒng)一政策的理解上出現(xiàn)嚴重分歧,段祺瑞與馮國璋同時下野,徐世昌出任總統(tǒng)。段、馮的同時下臺使得直系在這一輪直皖斗爭中略占上風,而其在長江流域的實力也一直為日本所看重。日本認為若要將勢力擴張到長江中下游,直系是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且日本認為新總統(tǒng)上臺之際政府處于過渡時期,此時趁亂與直系交涉更容易達成協(xié)定。(43)「秣陵關鐵礦ノ件」、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200。因此日本開始與直系頻頻接觸,兩者試圖建立合作關系。12月初,大倉洋行代表趕赴南京與直系商討此事,提出由馮國璋穩(wěn)住江寧士紳,禁止其反對日本參與開礦之事。(44)「南領機密第1號·在支那臨時代理公使芳澤澤謙吉殿鳳凰山鐵礦二關スル件」(1918年1月10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200。至此,馮國璋、李純等人利用江蘇士紳的目的完全實現(xiàn),徹底將日本從皖系手中拉回。日本的目光終于由皖系轉向直系。

      隨后日本駐南京督軍署顧問多賀大佐與李純督軍商討此事,確立鳳凰山鐵礦由日、直合辦的原則。(45)「南領機密第33號·李純カ多賀大佐二ナシタル時局談要領報告ノ件」(1918年7月24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200。此時除少數(shù)被馮買通的上層士紳外,多數(shù)江蘇士紳仍對馮國璋、李純與日本暗通款曲之事毫不知情。1918年11月12日馮國璋密派心腹吳榮萃攜帶其書信前往南京,最終將少數(shù)士紳納入此計劃中,取得了一紙授權同意書,但馮與吳仍不敢令多數(shù)堅持自辦的江蘇士紳知曉此事。11月28日吳榮萃趕赴天津,以馮國璋與全體江蘇人民代表的身份與日本大倉洋行進行談判。(46)「秣陵關鐵礦ノ件」、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200。在談判中,馮國璋一方提出秣陵公司股票一半歸大倉所有,且制鐵所制出的礦石全部賣給大倉,價格隨時議定。馮國璋此舉等同于將鳳凰山鐵礦完全奉送給日本,其急于討好日本之心態(tài)原形畢露。隨后日方對此條件做出部分更改,最終訂立條件為:一、礦山表面為秣陵公司自辦,但內(nèi)部公司股票一半以上不記名或以中國人名義由大倉洋行買收。二、鐵山技師由大倉洋行推薦。三、制鐵所制出的礦石全部賣給大倉洋行,價格隨時議定。四、制鐵所由大倉洋行與秣陵公司合辦,大倉組持有超過半數(shù)的股票。五、制鐵所經(jīng)理由中國人擔任,其他人員中日各占一半。(47)「秣陵山日支共同經(jīng)營二關スル南京側ノ申込並二右協(xié)進行摘要」(1919年1月10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200。

      在日本轉向與直系進行談判后,馮國璋在短短數(shù)月內(nèi)就完成了與日本的協(xié)議,可見其渴望與日本合作之心切。在與日本達成一致后接下來則是要取得開礦之權。11月5日,吳榮萃向農(nóng)商總長、次長謊稱已得到江蘇地方全體同意,懇請農(nóng)商部速發(fā)礦照批準秣陵公司開礦。日本亦向農(nóng)商部保證若發(fā)給秣陵公司礦照,則不再追究大倉對華寧公司一切糾紛包括一百萬定款。(48)「第38號·秣陵關鐵礦ノ件」(1918年12月13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200。

      不料,馮國璋派吳榮萃與日本秘密訂約之事被對此毫不知情的多數(shù)堅持自辦的士紳知曉,引發(fā)軒然大波。1919年1月21日,江蘇士紳孫啟椿、陶保晉等召開緊急會議商議解決辦法,并以秣陵公司名義致電馮國璋,詰問是否有遣人賣礦之事。(49)《南京快信》,《時報》1919年1月22日,第2版。電文中警告馮國璋“同仁等憤恨異常”,要求馮國璋“查究系何人盜賣,是否有此情事務,請力加阻止”。(50)《來函》,《時報》1919年1月23日第4版。同時致電農(nóng)商部,控訴吳榮萃盜用公司名義擅自與日本訂立合同,“本公司并無其人,且從未推有與外人訂約之全權代表”。(51)《關于鳳凰山鐵礦之公電》,《新聞報》1919年1月21日,第1張第3版。江蘇士紳一面請求農(nóng)商部將吳之駐京代表資格取消,一面召集秣陵公司股東開會討論對付辦法。(52)《南京鳳凰山鐵礦問題之真相》,《益世報》1919年1月23日,第3版。與此同時,蘇紳仍不放棄運動自辦,公推代表赴京力爭。(53)《南京快信》,《申報》1919年3月20日,第7版。而未及農(nóng)商部抑或皖系有所表態(tài)之際,英美等國已經(jīng)先行對此事展開行動。

      1919年1月,英美兩國公使再次向中國外交部提出抗議,萬般無奈之下日本只能放棄此事。(54)《譯電》,《民國日報》1919年1月23日,第2版。最終決定由中國政府償還自借款之日到1921年4月20日的本利,共計一百四十五萬九千三百四十一元六十錢,而開礦之事便不了了之。(55)「大倉組呈北京公使館關於鳳凰山文件」(1921年6月21日)、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4011091300。直至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南京淪陷,鳳凰山鐵礦最終還是被日本占據(jù),并于同年7月設立辦事處與制鐵廠,民初未能實現(xiàn)的計劃紛紛施行,給我國礦產(chǎn)資源造成巨大損失。

      結 語

      日本自確立“大陸政策”以來,便一直對華虎視眈眈。由資源掠奪到區(qū)域控制是日本侵華的一貫策略,如滿鐵。如果從日本對華侵略的脈絡中審視,鳳凰山鐵礦案是日本向長江流域擴張勢力的一次重要嘗試,是侵華重點由北向南推進的一個節(jié)點。長江流域早已是英國的禁臠,日本在長江一帶的勢力并不深入。一戰(zhàn)給了日本向長江流域擴張勢力的絕佳時機,日本的南進自然引起列強的高度關注,英美對此極為警惕。兩國一道向日本施加壓力,最終使得鳳凰山借款不了了之。

      于中國而言,日本在鳳凰山鐵礦案中對不同勢力的爭取與側重,體現(xiàn)了民初日本對華策略的靈活性與合作對象的多樣性。袁世凱死后舊交通系失勢,皖系又因已與日本訂立軍械借款而對鳳凰山借款冷淡處之。面對皖系日益擴張,英美又忙于歐戰(zhàn)無力分身過多支援直系,馮國璋開始考慮效法皖系與日本建立合作關系。馮國璋利用江蘇士紳制造強大輿論聲勢,使日本看到若要在長江流域擴張勢力,與直系的合作不可避免。因此日本開始向直系交涉此事,并簽訂相較于皖系更為露骨的合同。日后直奉戰(zhàn)爭之際日本沒有對張作霖進行援助,且對直系亦沒有過多打擊,除因對東北利益的權衡之外,其對直系的和緩態(tài)度在鳳凰山鐵礦案中就可以找到源頭。

      鳳凰山鐵礦作為長江流域一座極為豐富的礦藏,對日本意義非凡。日本在此案的交涉對象經(jīng)歷了從舊交通系到皖系再至直系,最終卻因列強的干涉被迫放棄。而此案中日本與多方勢力的交涉與互動體現(xiàn)了日、直、皖三者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展現(xiàn)了其在華策略的靈活性,其中日、直間的勾結則更加體現(xiàn)了民初中日關系復雜的一面。鳳凰山鐵礦借款的失敗標志著日本希望趁一戰(zhàn)擴張勢力到長江中下游的計劃徹底破滅,也體現(xiàn)了英美列強戰(zhàn)后對在華秩序的重新審視。

      猜你喜歡
      大倉直系華寧
      1920年河南易督風潮中趙倜轉向與直皖易勢
      史學集刊(2021年5期)2021-09-11 21:50:44
      盜錫
      民間文學(2019年8期)2019-10-12 07:15:32
      大鳥
      安徽文學(2018年11期)2018-11-19 03:18:00
      華寧陶之四美
      ——對華寧陶藝術語言的審美解讀與內(nèi)涵分析
      絲路藝術(2018年3期)2018-09-10 00:42:24
      關注慈善和民生也是本職工作
      民生周刊(2018年1期)2018-01-22 23:58:10
      恭敬:致大倉橋
      玩鞭炮不好
      直系姻親結婚之我見
      法制博覽(2017年13期)2017-01-27 11:01:39
      年爐火孕育華寧陶土和火焰描繪的畫
      云南畫報(2016年9期)2016-11-16 07:54:08
      直系同源基因的識別方法與數(shù)據(jù)庫
      城步| 平顺县| 赤水市| 宜丰县| 高唐县| 禄劝| 河间市| 会宁县| 赤水市| 峨眉山市| 黄冈市| 凭祥市| 紫阳县| 扎鲁特旗| 农安县| 潮州市| 海淀区| 都匀市| 竹北市| 新闻| 离岛区| 呼玛县| 页游| 图片| 贞丰县| 大化| 碌曲县| 攀枝花市| 忻州市| 寿光市| 澄城县| 儋州市| 克东县| 宝兴县| 驻马店市| 玉林市| 黑河市| 光泽县| 茂名市| 根河市|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