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夏天文歷日研究綜述

      2019-12-16 02:59:58孫廣文
      西夏研究 2019年4期
      關鍵詞:俄藏歷書黑水城

      □孫廣文

      黨項人早期對天文有簡單的認識,他們“無文字,但候草木以記歲時,三年一相聚,殺牛羊以祭天”。北遷后,受中原地區(qū)先進農(nóng)耕文化的影響,黨項人繼承了中原地區(qū)的天文歷法知識。西夏文獻《番漢合時掌中珠》、《圣立義?!返扔涊d了很多有關天文學的知識,其中與天體、天象相關的條目有天、日、月、星宿、七曜、九曜、十二星宮、二十八宿、二十八舍等。星宿名稱有羅睺、計都、月孛、紫氣。從這些詞匯可以看出,西夏天文學知識除了受中國中原地區(qū)先進農(nóng)耕文化的影響,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響,當然印度的影響是以吐蕃為跳板實現(xiàn)的[1]。

      黨項羌北遷后,奉中原正朔,采用漢地歷法。西夏建立后,元昊即“自為歷日,行于國中”。但從出土的西夏歷日文獻看,西夏歷日歷法依然采用宋歷,糅合金、吐蕃歷法,印制后頒行境內(nèi)?,F(xiàn)存西夏歷書種類多樣,內(nèi)容豐富,前后跨越170 多年,幾乎包括整個西夏時期。這些西夏歷書不僅反映出西夏編歷水平,也客觀地反映出中原王朝對西夏歷法和歷書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學術價值。

      一、西夏歷日文獻概況

      西夏歷日文獻除傳統(tǒng)文史典籍中的一些記載,其他主要集中于20世紀初出土于黑水城遺址(今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境內(nèi))的一批西夏時期的文獻,包括漢文、西夏文具注歷日、歷譜等,現(xiàn)分藏于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和英國國家圖書館。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一紙西夏歷書殘頁,是1972年在甘肅武威小西溝峴出土的,現(xiàn)藏武威市博物館。這些文獻涉及中國中古時期的朔日、月大小、二十四節(jié)氣、閏月、二十八宿直宿、九曜運行周期等天文歷法知識和納音五行、八卦游年、九宮等數(shù)術知識[2]1。此外,由于星宿崇拜習俗,遺存下來的西夏藝術品中也有很多關于西夏星神題材的繪畫,包括壁畫、絲質(zhì)彩繪、絹質(zhì)彩繪、唐卡、木版畫等,其中的“熾盛光佛圖”中很多都繪制了黃道十二宮、九曜、二十八宿等內(nèi)容,從另一個層面上反映了西夏時期黨項人對天文知識的認識。

      最早刊布西夏古歷日的是英國國家圖書館的格林斯蒂德(Grinstead),他于1961年在《英國博物館季刊》24 卷刊布了一件夏漢合璧歷日,其后俄羅斯的戈爾芭喬娃(ЗИГοΡσаЧева)和克恰諾夫(Ε.И.Кыча?οв)的《西夏文寫本和刊本》中對數(shù)件西夏歷日文獻作了敘錄[2]2。從1996年起,《俄藏黑水城文獻》陸續(xù)出版,先后公布了20 余件西夏歷日文獻和10 余件與西夏歷日相關的數(shù)術、星命等文書。彭向前《俄藏西夏歷日文獻整理研究》上篇的導言部分《西夏古歷日概覽》表,對存世西夏歷日文獻的帝王紀年、干支紀年、公元紀年,現(xiàn)存內(nèi)容、編號、圖版出處和研究狀況,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2]3,但這個表僅包括有干支紀年的存世西夏歷日文獻,其他沒有紀年的歷日文獻和與天文歷法有關的九曜十二宮、謹算數(shù)術及以星神為主題的藝術品,則沒有收錄。本文在彭向前先生《西夏古歷日概覽》表基礎上,針對存世西夏歷日文獻做概況性整理,內(nèi)容則包括歷日歷法及其他涉及天文歷法的謹算占星和星神圖像。

      存世西夏有關天文歷日文獻概覽

      類 別 內(nèi) 容 出 處 文獻編號《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43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光定甲戌四年至光定乙亥五年歷日,具注歷日,西夏文刻本。Инв.Νо.8214 Инв.Νо.7926光定甲戌辛巳年歷,具注歷日,二十八宿注歷,西夏文草書寫本。Инв.Νо.3582 Инв.Νо.4253歷書殘頁,西夏文行草書寫本。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49—150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歷書殘頁,西夏文草書寫本。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51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Инв.Νо.4434 Инв.Νо.4489歷書殘頁,西夏文草書寫本。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52—153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Инв.Νо.5947歷書殘頁,西夏文草書寫本。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54—155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歷書殘頁,西夏文草書寫本。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56—169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歷書殘頁,西夏文草書寫本。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70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Инв.Νо.6377 Инв.Νо.7385歷書殘頁,西夏文草書寫本。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71—173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Инв.Νо.8082歷 書歷書殘頁,西夏文草書寫本。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74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西夏正德癸丑七年(1133)殘歷,西夏歷書殘頁。西夏文寫本,殘甚。表格式,殘存前三個月的月份。Or.12380-2058《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44—146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队⒉睾谒俏墨I》第三冊,第282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队⒉睾谒俏墨I》第二冊,第316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具注歷日,西夏文行草書寫本,二十八宿注歷。Or.12380-2058歷書殘頁,西夏文刻本,存西夏文字一行,具注歷日,人神注歷?!队⒉睾谒俏墨I》第三冊,第282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Or.12380-2919西夏文漢文合璧歷具注歷日,有殘損,二十八宿注歷?!队⒉睾谒俏墨I》第五冊,第357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Or.12380-3947歷書殘頁,西夏文刻本,西夏乾祐二年辛卯(1171年)具注歷日。沙知、吳芳思《斯坦因第三次中亞考古所獲漢文文獻(非佛教部分》(上冊)第316 頁,上海辭書出版社。K.K.Ⅱ.0292(j)西夏人慶二年歷書,漢文寫本,二十八宿注歷?!吨袊睾谒俏墨I》第16 冊,第274 頁,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G21·028[15541]二十四氣歌訣,漢文行書寫本,內(nèi)容清晰完整?!抖聿睾谒俏墨I》第五冊,第121-122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A1

      類 別 內(nèi) 容 出 處 文獻編號六十甲子歌,漢文行書寫本,內(nèi)容清晰完整。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五冊,第122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Инв.Nо.8085.歷 書西夏歷日,歷譜。存176 面,是西夏歷日文獻中時間跨度最長的,歷西夏崇宗、仁宗、桓宗襄宗四朝,連續(xù) 88年[2]6?!抖聿睾谒俏墨I》第十冊,第149—150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Инв.Νо.3582星命書,《百六吉兇歌》的西夏文譯本。西夏文楷書、行草書寫本。正文大字,注釋雙行夾注,小字分別為1 行、11 行、6 行。推占法,漢文行書寫本,頁右有殘失,內(nèi)容以天文星像推占大陽日、大陰日、天地日等時入宅、出行、五谷下種、買賣等活動的兇吉。TK190彭向前:《俄藏西夏歷日整理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18年 3 月。《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第192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壬課密決,占卜文書,漢文刻本。有殘失。 《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第118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TK172月將法,六壬課月將取用法,即以節(jié)氣推算月將取用之法。漢文行書寫本,共九行,完整可識讀?!抖聿睾谒俏墨I》第五冊,第120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星命、占星與六壬課A1九宮法,六壬課取用法。漢文行書寫本,共四行,完整可識讀。A1八卦法,六壬課取用法。漢文行書寫本,共兩行,完整可識讀?!抖聿睾谒俏墨I》第五冊,第121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A1《俄藏黑水城文獻》第五冊,第121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謹算,西夏文星命文書,共14 面,有字 191行,第 1—2、3、4 面上有星命圖三幅。《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十冊,第175—188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Инв.Νо.5722大輪七年星占書殘頁,西夏文寫本,楷書,共6 行。為命主八字、胎元、流年、命宮等,最后一行漢譯“大輪七年寄巨蟹今記,坐酉木宮”。M21·005[F220:W2]《中國藏黑水城文獻》第16 冊,第274 頁,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稛胧⒐夥鸾?jīng)變》1鋪,熾盛光佛佛手持金輪,居正中,兩側(cè)分三層布局,繪黃道十二宮、二十八宿及九曜神像。黃道十二宮和星神圖像①東千佛洞第1 窟東壁。莫高第61 窟甬道南壁。《熾盛光佛圖》,熾盛光佛結(jié)伽趺坐于雙輪車上,九曜星神三面簇擁,二十八宿列隊云端;上方還有“黃道十二宮”諸星圖虛懸空中?!稛胧⒐夥饒D》,殘損較重,星神存木星、日神、和金星,黃道十二宮存九宮,二十八宿存五組,每組四身。莫高第61 窟甬道南壁。A1

      類 別 內(nèi) 容 出 處 文獻編號黑水城出土《熾盛光佛》絲質(zhì)卷軸彩繪畫(x2424)。黃道十二宮和星神圖像《熾盛光佛》,主尊熾盛光佛,紅色,雙手交疊于膝上,手結(jié)三昧印,持法輪,坐于蓮花座上。周圍有十一星曜,兩側(cè)繪十二宮,主尊上方左右兩側(cè)為二十八宿星神,十一曜星神圍列于主尊下方?!稛胧⒐夥稹? 幅,構(gòu)圖相似。上方為黃道十二宮、二十八宿和祥云。左右兩側(cè)和下方繪十一星曜。賀蘭宏佛塔出土絹質(zhì)彩繪。西夏時期的星曜卷軸畫二十四幅。內(nèi)容主要為十一曜、十二宮和二十八星宿圍繞熾盛光佛圖,或者是單幅的星神圖。俄羅斯艾米塔什博物館。

      二、西夏天文歷法研究述要

      最早進行西夏出土歷日文獻研究的是陳炳應先生,他在1985 出版的《西夏文物研究》中,對甘肅小峴溝發(fā)現(xiàn)的墨書漢文日歷和英國藏格林斯蒂德在《英國博物館季刊》24 卷刊布的夏漢合璧西夏歷日作了考訂。通過詳細地考證,確定了甘肅小峴溝發(fā)現(xiàn)的墨書漢文日歷的時間為夏仁宗人慶二年(1145)。而英國藏夏漢合璧日歷的時間則被考訂為天授禮法延祚十年(1047),并以此說明此件日歷為迄今所知使用西夏文字的最早的實證[4]314-323。

      以傳統(tǒng)文獻為基礎資料,研究西夏天文歷法的文章最早的是湯開建在1985年發(fā)表的《西夏天文學初探》一文,說明了宋歷和藏歷在西夏境內(nèi)的使用情況,特別強調(diào)了西夏時期在其境內(nèi)流行的五行配十二屬,加以陰、陽的紀年法,證明了藏歷對西夏紀年的影響;梳理了西夏自制歷法、設置天文機構(gòu)的情況,通過西夏與宋觀測天象記錄的不同,認為在西夏德明時期已設置了專門的天文機構(gòu);利用《番漢合時掌中珠》、《文海》等世俗資料,《大方等日藏經(jīng)》、《宿曜經(jīng)》等佛經(jīng)資料及敦煌壁畫,將二十八宿、黃道十二宮及星神圖像等納入西夏天文歷法研究的考察范圍[5]。其后寧夏大學的蘇冠文教授在2009年發(fā)表了《西夏天文歷法述論》一文,利用傳統(tǒng)文獻,結(jié)合《番漢合時掌中珠》、《圣立義海》、《文?!贰ⅰ对略聵吩姟?、《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等出土文獻,論述了西夏人關于宇宙和天體的認識、物候知識和歷法的應用等幾個問題。特別強調(diào)了利用有關占星術的文獻來考察西夏的天文歷法,并注意到在占卜文獻中,記載了觀測異常天象如彗星、流星、日食和行星凌犯恒星等現(xiàn)象,相對于中原地區(qū)而言,西夏的記載較多,以此證明西夏比中原地區(qū)更重視占星術[6]。

      隨著俄藏、英藏、中國藏黑水城文獻的整理與出版,更多的西夏古歷日文獻被刊布?;谶@些新發(fā)現(xiàn)的歷日文獻,2001年,史金波發(fā)表了《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漢文歷書考》,對TK269、TK297 和Инв.No.8117 作了考訂,并將此兩件歷書與Инв.Νо.5229、Инв.Νо.5285、Инв.Νо.5306、Инв.No.5468號歷書殘頁進行了比對,確定Инв.Νо.5285、Инв.Νо.8117、Инв.Νо.5306、Инв.Νо.5229、Инв.Νо.5469號歷書都是宋嘉定辛未四年、夏仁宋光定元年(1211)的歷書,涉及了該年三月、四月、五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共7 個月的歷日,并得出以下結(jié)論:1.這些殘歷書是早已失傳的古歷,2殘歷書是有確切年代最早的漢文活字印本,3.殘歷書是西夏印本[7]。2006年,史金波又撰寫了《西夏的歷法和歷書》一文,論述西夏的歷法和歷書。在歷法方面,證實卜算院是西夏官府觀測天象、修纂歷書的機構(gòu),說明西夏和中原王朝一樣,也是前一年的十月由歷算部門進呈下一年的歷書,印刷后通行境內(nèi)。根據(jù)黑水城出土的編號為Инв.Νо.8214 的西夏文歷書殘頁序言的翻譯和研究,說明了卜算院的負責人即頭監(jiān)都是漢姓,可能在西夏編修歷書的多是掌握先進天文歷法知識的漢人。另外又說明了Инв.Νо.8214 文書序言中提到的楊師裕既是修史的太史令又是修歷的卜算院頭監(jiān)。在西夏的歷書方面,概論性地介紹了刻本西夏文歷書,寫本西夏文—漢文合璧歷書,漢文刻本、寫本歷書和活字版漢文歷書。[8]

      在《俄藏黑水城文獻》陸續(xù)刊布時,敦煌研究院鄧文寬先生也開始注意到了黑水城出土歷書的文物和文獻價值,2000年撰寫了《黑水城出土〈宋淳熙九年壬寅歲(1182)〉具注歷日考》一文,對俄藏黑水城文獻中的TK297 號歷書殘頁作了詳細地考訂,認為此件歷日為宋淳熙九年壬寅歲(1182)具注歷日,屬于南宋《淳熙歷》的實行歷書[9]262-270;同年,鄧文寬又撰寫了《黑城出土〈宋嘉定四年辛未歲(1211)具注歷日〉三斷片考》一文,對俄藏Инв.Νо.5285、Инв.Νо.8117、TK269、Инв.Νо.5469 四個歷書殘頁所記載殘歷的月份、紀年地支、紀年干支和絕對年份作了詳細考訂,認為這四個歷書殘頁為南宋嘉定四年辛未歲(1211)具注歷日,并且屬于南宋《開禧歷》的實行歷書,且是現(xiàn)在所知《開禧歷》的唯一實行在書[3]271-289。2007年,鄧文寬先生又發(fā)表了《〈黑城出土西夏皇建元年庚午歲(1210)具注歷日〉殘片考》一文,利用建除十二客同紀日地支間固定的對應關系和二十八宿同七曜日之間的對應關系,考訂英藏黑水城文獻K.K.Ⅱ.0292(j)號歷書為西夏襄宗皇建元年(1210)具注歷日,同時,文中特別說明了《黑水城出土〈宋淳熙九年壬寅歲(1182)〉具注歷日考》和《黑城出土〈宋嘉定四年辛未歲(1211)具注歷日〉三斷片考》兩篇文章應分別更名為《西夏乾祐十三年壬寅歲(1182)具注歷日》和《西夏光定元年辛未歲(1211)具注歷日》,即同意此兩件歷日殘頁為西夏時期歷日文書的觀點。[10]

      對西夏歷日文獻研究著力最多的是彭向前先生,《一件黑水城出土夏漢合璧歷日考釋》一文,以“冬至”為突破口,結(jié)合每月的朔日干支和大小月,并利用二十八宿直日的記載與“七曜日”加以對比,對《中國藏黑水城文獻》中編號為G21·028[15541]的黑水城歷日文書作了重新考訂,考訂該件歷日屬于西夏乾祐二年辛卯(1171)而非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十年丁亥(1047)歷日,并對陳炳應先生在《西夏文物研究》中對該件殘歷中的西夏文“白露”和“霜降”的翻譯問題作了進一步分析,認為史金波在其《西夏社會》中,“白露”用西夏文“露寒”表示、“寒露”用西夏文“寒霜”表示、“霜降”用西夏文“露白”表示的翻譯更為準確[11]。其后,又對中國藏黑水城出土元代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殘歷(編號M1·1287[F68:W1])、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殘歷(編號 M1·1282[F21:W24a])和英藏西夏仁宗乾祐二年(1171)殘歷(編號Or.12380-3947)及俄藏西夏仁宗乾祐七年(1176)歷日(編號Инв.Nо.8085)作了比較研究,依據(jù)歷注建除十二客、年上起月、二十八宿注歷、行星位置注歷等內(nèi)容,對其年代和內(nèi)容作了考證和勘誤,首次指出西夏歷日文獻中有大量長期觀察行星運行的記錄[12]。

      對俄藏黑水城Инв.Nо.8085 號文獻的研究是關于西夏歷日文獻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此件文書在西夏歷日文獻中時間跨度最長,歷經(jīng)西夏崇宗、仁宗、桓宗、襄宗四朝,是目前所見中國保存至今歷時最長的古歷書,是西夏歷法研究在資料構(gòu)成上的主體部分[2]6。2006年,史金波撰文《西夏的歷法和歷書》,對此件歷日文獻作了初步研究。其后,彭向前先后發(fā)表了《俄藏Инв.Nо.8085西夏歷日目驗記》、《出土歷日文獻考證本題》和《西夏歷日文獻中關于長期觀察行星運行的記錄》三篇文章,對此件歷日作了進一步研究,提出Инв.Nо.8085 號歷書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不僅涉及朔日、閏月、月大小、二十四節(jié)氣、二十八宿注歷、九曜運行周期等天文歷法知識,也涉及納音五行、八卦游年、男女九宮等術數(shù)知識。2018年出版的《俄藏西夏歷日文獻整理研究》是有關此件歷日文獻的總結(jié)性成果,也是西夏歷日文獻研究唯一的專著。這本專著分上下兩篇,上篇是以Инв.Nо.8085 為基礎材料,對西夏天文歷法做了深入的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西夏歷書中的數(shù)字與地支的組合是以十二次為背景記載九曜運行情況的,而非學界普遍認為的記時系統(tǒng);首次利用男九宮與年九宮一樣同紀年地支有相同的對應關系這一原則,確定古代殘歷的定年,是對殘歷定年方法的又一拓展;指出了二十八宿注歷、八卦配年、六十甲子納音在西夏歷日中的特點。提出以下觀點:1.西夏二十四節(jié)氣來自中原地區(qū),而把小滿稱作“草稠”,把芒種稱做“土耕”,是西夏人根據(jù)自己對自然界物候的觀察作出的改動;2.西夏歷日可能是因北宋《紀元歷》而有所增損,下篇考釋部分,是對Инв.Nо.8085 歷書的年代、朔日、閏月、月大小、二十四所等做了最大程度的復原,制作了“西夏歷與宋歷朔閏對照表(1120—1207)”,極大提高了西夏紀年的精確性。[2]1-2

      星命、占星、六壬課、二十八宿、黃道十二宮和星神圖像也是西夏天文歷法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與西夏星命、占星、六壬課、黃道十二宮和星神圖像的相關行為,從其出發(fā)點來講,是與星宿神靈信仰有關,是西夏星相術士們通過觀察星曜變化來預測吉兇禍福,主要是以祈福攘災為目的,是佛教信仰世俗化的表現(xiàn)[13]168,但這客觀上體現(xiàn)著西夏人對天文歷法知識的理解。黑水城出土文獻中有一部分就是有關星命、占星等方面的文書,近40年來,相關研究也有不少,如韋兵、秦光永《俄藏黑水城文獻Nо.5722〈謹算〉星命解讀》,榮智澗 《西夏文〈謹算〉所載圖例初探》,趙江紅《西夏文〈謹算〉星禽研究》,聶鴻音《西夏文獻中的占卜》,趙坤《西夏占卜類型的理論差異與知識接受——以卜法、易占、星占為中心》等星命、星占類和六壬課類的文章,主要討論的是對這些占卜類文書的考釋與版本和西夏占卜理論源流等問題,并不涉及西夏天文歷法的內(nèi)容。而涉及西夏天文與歷法問題的有兩篇文章:杜建錄、彭向前《所謂“大輪七年星占書”考釋》和韋兵《星占、歷法與宋夏關系》。

      《所謂“大輪七年星占書”考釋》一文從星命術出發(fā),討論了西夏歲星紀年法,確定了“大輪七年”與“巨蟹宮”在一起書寫,是將黃道十二宮與傳統(tǒng)的十二次聯(lián)系在一起,“巨蟹”正好與十二次的“鶉首”相應。而“大輪”是指歲星運行的軌道,由西向東,每12年繞天一周?!熬扌贰?、“鶉首”正好對應12年的第7年,“大輪七年”相當于說“歲在鶉首”,它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歲星紀年法,應該是民間星命術士在實踐中的簡便運用[14]215-225?!缎钦?、歷法與宋夏關系》一文利用傳統(tǒng)文獻,解構(gòu)天文現(xiàn)象與歷法頒賜在宋與西夏的軍事沖突、交聘往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15]。

      研究關于熾盛光佛為主題的黃道十二宮、十一曜及二十八星宿為內(nèi)容的星曜繪畫與經(jīng)變畫,反映了西夏的星曜崇拜現(xiàn)象,表現(xiàn)了西夏人對天文現(xiàn)象的理解。

      最早研究西夏星曜崇拜的是蘇聯(lián)學者聶歷山。1931年,聶歷山在國立愛爾米塔什博物館年會上宣讀了一篇論文:《12世紀西夏國的星曜崇拜》。文章指出,西夏人是通過翻譯漢文或藏文佛經(jīng),認識和了解的佛教的觀星術,然后觀察并記錄星相。文章認為西夏人關于羅睺是引起日食和月食的根源,證明了西夏是繼承了部分印度的星曜文化,但從九曜變成十一曜則證明西夏更多借鑒的是中原地區(qū)的星曜文化[16]?!段飨耐鯂男撬蕹绨荨ケ说帽ぐ瑺柮姿膊┪镳^黑水城藏品分析》討論的對象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的黑水城藏品中12 幅表現(xiàn)星神的作品,全面披露這批珍藏,并從文化、宗教、造像和風格等角度出發(fā),對這些作品進行排比、考察分析其布局和圖像的演變,從而揭示出11世紀至14世紀中亞與漢地流行的星宿崇拜的真實面貌[17]。除此之外還有崔紅芬《從星宿神靈崇拜看西夏文化的雜糅性》、韋兵《日本新發(fā)現(xiàn)北宋開寶五年刻〈熾盛光佛頂大威德銷災吉祥陀羅尼經(jīng)〉星圖考——兼論黃道十二宮在宋、遼、西夏地區(qū)的傳播》等相關文章,也都是從星曜崇拜的角度考論西夏星相文化的源流及表現(xiàn)。

      注釋:

      ①轉(zhuǎn)引自崔紅芬《西夏漢傳密教文獻研究》第三章《熾盛光佛與星曜經(jīng)典》。

      猜你喜歡
      俄藏歷書黑水城
      俄藏инв.№2522西夏文《修菩提心》考
      西夏研究(2023年1期)2023-03-13 02:38:30
      父親的歷書
      俄藏5949-28號乾祐子年貸糧雇畜抵押契考釋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2:42
      清明
      俄藏西夏文《大智度論》考釋
      俄藏回鶻文《玄奘傳》第六卷七葉釋讀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仁王經(jīng)》補釋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6:26
      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歷書研究——以инв.№8085夏天慶十二年(1205年)乙丑殘歷為例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8:28
      黑水城出土дx19022元代收付契研究
      西夏學(2017年2期)2017-10-24 05:35:36
      關于黑水城出土北元文書中若干問題的考察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2:02
      绥芬河市| 那坡县| 永定县| 额敏县| 宜州市| 开江县| 宜阳县| 永新县| 囊谦县| 韶山市| 锦州市| 江孜县| 蒲城县| 大港区| 云阳县| 肇庆市| 锡林浩特市| 五常市| 盐源县| 若羌县| 和林格尔县| 龙岩市| 安远县| 青海省| 龙岩市| 杂多县| 章丘市| 丹棱县| 子长县| 雅江县| 永登县| 句容市| 合水县| 丘北县| 秭归县| 高碑店市| 昂仁县| 柘城县| 高台县| 睢宁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