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平頂山市委黨校,河南平頂山 467000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民生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無論在什么樣的發(fā)展時間階段,改善民生仍然是一個國家最主要的任務之一,也是人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關于改善民生的方法與思想,需要結合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并通過在中國進行實踐不斷完善該理論,促進馬克思民生思想中國化。
民生是指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其他生活所必須的東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生活的改善,以及個人發(fā)展機會的提升和全人類的解放與發(fā)展。當前對于馬克思民生主義的研究,不同的學者采用不同的視角。一般而言,可將該思項進行三個層面的闡述。
宏觀角度的馬克思民生主義主要是針對全人類的一種思想,是指對于全人類的生活、生存、幸福進行的全面闡述,體現出了該思想的人類特性。中觀角度的馬克思民生思想針對的是人民的生活,以及人民的幸福和人民的發(fā)展,其所命的面對的對象是各個國家的人民,體現出了其代表人民的特性。微觀角度的馬克思民生思想具有特殊意義,其指定的對象主要是無產階級,所以其代表的是無產階級的生存發(fā)展狀況。該思想在微觀角度涉及到了無產階級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對于改善無產階級生存狀態(tài)的一種希冀。
馬克思民生主義具有現實性、理想性和實踐性。首先,馬克思民生主義是對于當時時代下的民生具體狀況的真實寫照,體現出了當時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社會關系的對立性,揭示了當時資產階級對于工人階級的勞動力剝削與壓榨;其次,該思想考察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提出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發(fā)展必然結果,描述了一個由資本主義過度到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并為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繪制了基礎藍圖。
中國的歷代領導人始終把民生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并作為社會發(fā)展的頭等大事。在進行馬克思主義民生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需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解放民生,解放人民的生產力。需要建立好社會主義公有制,堅持改革開放的發(fā)展道路,不斷的進行新的解放生產力和改善民生的實踐,為為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中國化鋪平道路。
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是實現全人類解放和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思想,是以民生發(fā)展為主要目標的理論體系。馬克思民生主義進入中國后,歷代領導人根據當前的中國國情,對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進行中國化,并通過實踐探索得出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當前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中國化就是解決當前中國人民面臨的貧困問題,面臨的生產力不足問題,以及實現人民共同富裕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問題。面對此類問題,中國歷代領導人均提出了有效的中國化理論,包括改革開放、扶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建設性思想的提出,為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中國化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馬克思民生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構建以及實踐當中,需要不斷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夠保證民生實踐的順利實施。解決中國人民當前的民生,不僅需要具體的理論,還需要緊密的落實制度。要堅持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轉變,堅持民主制度,堅持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
不斷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如在各個民生行業(yè)推進該行業(yè)的制度建設與完善,加強政府對于該行業(yè)的管控;建立科學的社會管理體制,弱化政府對于社會中一些事物的監(jiān)管力度,使該行業(yè)的發(fā)展更符合人民的需求;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受到保護,保障人民的民生辦理體系的完善,解決當前公共服務提供的地區(qū)不平衡問題以及公共服務體系部分存在質量差的問題;推動事業(yè)單位的轉型,使得事業(yè)單位更加貼近民生生活,更好的為人民提供服務。
“四個全面”的布局是實現“中國夢”最重要的途徑,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環(huán)境下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完善,不僅表示這當前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在當前時代實現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中國化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集中反映了人民不斷追求的更高的生活水平以及內在需求,體現了人民對于中國夢實現的偉大夢想。
中國夢是整個中華人民的偉大夢想,也是實現民族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的偉大夢想。中國夢是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中國化的宏偉藍圖,是對當前民生思想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一步體現。需要緊緊圍繞“中國夢”所展現的民生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中國化新征程。
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代表著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體現對于人民群眾發(fā)展的思考,是偉大的思想。將該思想與中國當前的環(huán)境的深度融合,是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征程中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們結合現實情景、體察廣泛民情、切實深入思考,不斷深化拓展,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認識到該思想的局限性和先進性,去舊創(chuàng)新,用新思想發(fā)展中國民生,發(fā)展世界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