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華
(碧江區(qū)第十八小學,貴州 銅仁 5543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為應該豐富小學生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然而,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忽視了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導致他們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诖?,本論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探析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助力語文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小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不會自主的進行課外閱讀。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激發(f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
例如,筆者會在班級里準備一個課外閱讀讀書角,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讀書角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筆者會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記錄本,讓他們在看讀書角中的書時,將自己覺得文章中寫的很優(yōu)美的段落記錄在本子上。在每個月的月底,筆者會讓班長對學生的記錄本進行收集,筆者會檢查學生本子的記錄情況,并且對本子上記錄情況較好的學生予以表揚和發(fā)放小紅花。如果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對文章中的字詞存在疑惑,筆者會對他們進行講解。筆者會對提問課外生字、生詞的學生予以表揚并發(fā)放小紅花。并且鼓勵學生將這些生字生詞記錄在本子上,標注音標和意思。這樣,通過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讓他們在閱讀中了解到更廣泛的知識,從而提高其自身的語文水平。
總之,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自主的進行課外閱讀,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課外閱讀習慣。
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引入課外閱讀,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他們的課外閱讀習慣。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擴充他們的詞匯量,鍛煉他們的概括能力。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文言文兩則》中,考慮到文言文的表達方式生澀難懂,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先閱讀與《孟子·告子》、《兩小兒辯日》相關的課外讀物。因為課外書中的文章內(nèi)容更簡單生動,所以學生能夠更有興趣的觀看它們,更輕松的了解文章中的內(nèi)容。學生了解了文章中的大體意思后,筆者再引導學生去學習《孟子·告子》和《兩小兒辯日》這兩篇文言文。這樣,學生能夠輕松的接受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此外,當筆者在教完《孟子·告子》和《兩小兒辯日》這兩篇文言文后,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利用課外書閱讀與之有關的其他的小故事,擴充他們的課外閱讀量。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課外讀物引入到課堂中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中的文章,還有利于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提高其自身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自主地去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通過課外閱讀。自己的知識面開始變廣,從而提高了自身的閱讀積極性。
例如,筆者會通過開展國學經(jīng)典背誦比賽、讀書知識比賽、讀書朗誦比賽等多種課外閱讀比賽活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而且,筆者還組織了“精讀一本書”的活動?;顒拥木唧w內(nèi)容是:在開學初,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一本課外書進行閱讀。學生選擇閱讀的對象,可以是一本名著,也可以是他們喜歡的作家的作品,還可以是伊索寓言、古代神話等某一類別的作品。在整個學期中,學生除了要閱讀自己選擇的課外書,還要搜尋關于這本書的相關資料,包括作者的生平簡介,書的內(nèi)容概括以及里面每個人物性格的分析。學生需要將書中精彩段落摘抄在練習本里并加以背誦。在期末的時候,筆者會讓學生提交五篇作文,作文中包括精讀文章的讀后感和學生自命題的文章。學生通過這個“精讀一本書”的課外閱讀活動中,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通過閱讀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并且在課外閱讀中自己收獲了很多的寫作素材,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傊?,筆者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增加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了學生閱讀課外書的積極性。
綜上,筆者認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益于語文教師教學活動的發(fā)展,有利于社會文化資源的多渠道開發(fā),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因此,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