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廖翠蘭
(江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9)
3月18日,中央為思政課專門開了場座談會并邀請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的思政教師參加。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做了重要講話,可以說這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格最高的思政工作會議,而且此次的主題更明確,更聚焦。
當前我國在面對國內外各類風險滋生的時候,國內思想的統(tǒng)一和內部的團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其中,學校又是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前沿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關系到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等一系列的問題,看起來這些虛,實際一點都不虛的。習總書記說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我們精心引導和栽培。這就是總書記常說的“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薄?/p>
在我記憶中,中小學的思政課都被邊緣化了,那時開設的思政課基本被別的科目所代替,到了大學,開設了好幾門思政課,老師上課非常枯燥,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大學思政課的內容也不斷發(fā)生變化,隨著自己閱歷的增長,我現(xiàn)在覺得馬哲、思修等課程中有非常豐富的內容,只是那時沒有深入挖掘這些偉人的智慧。
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該根據(jù)時代的變化,有意識地去設計和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更貼近青年學生,效果肯定不同。有些學校的思政課成了網(wǎng)紅課,有些教師還成了網(wǎng)紅。比如復旦大學的陳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徐川等,他們都是因思政課日益走紅網(wǎng)絡。
我們要利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對課程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滿足我們學生的期待和他們的發(fā)展需要。對于我們高職學校來說,專業(yè)和其他的課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各類課程要和思政課同向而行,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我們要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為本校的思政學習和課外實踐構建良好的平臺,形成“大思政”、“大宣傳”的局面。
誰贏得了互聯(lián)網(wǎng),誰就贏得了青年,我們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推動思政工作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和現(xiàn)代化手段相融合,讓思政工作具有時代氣息和吸引力。思政教師要努力跟上技術進步和話語情境變化,能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吸引青年大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思政教師和輔導員可以開設QQ空間等平臺與學生一起討論社會熱點問題和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幫助他們走出迷惘和困惑。
思政課到底講什么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提了“三個文化”: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這三個文化是我們思政課的內容來源,既有歷史,又有現(xiàn)實,又連接未來。習總書記的這番話為我們思政老師打開了思路,不管是思修還是概論,不僅可以講幾個偉人的思想和理論,還可講述中國的歷史和當前的形勢與政策等內容??荚囀且环N形式,社會調查也很好,還可以搞講座。只不過我們要有明確的政治導向,不能夠光講述思想和理論,更要講政治,這是我們思政課的鮮明特點。習近平同志在座談會還提到了8個相統(tǒng)一。第一就是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他沒有展開政治性,但重點談到了思想性: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去引導學生。要知道,很多年前,思政課是高校的基礎課而且由于師資缺乏,加上很多學校對思政課不太重視,被邊緣化等,導致思政課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期待,學生在現(xiàn)實遇到的困惑無法在政治課上得到積極回應和回答?,F(xiàn)在的00后大學生,思維非?;钴S,但社會閱歷很少,對社會的感知卻很敏感,很容易受外界影響。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往往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一呼百應,但背后常常是意氣用事,缺乏理智和冷靜思考,這更增加了我們思政工作的難度了。所以一個好的思政老師沒有那么容易當?shù)摹?/p>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6點要求,最重要一條就是政治要強,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你對自己所講的是不是真信、真懂、真用,是不是發(fā)自肺腑的認同?如果我們對自己所講述的內容懷有真誠的信仰,我們的一舉一動才真正具有感染力。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是開好思政課的關鍵。
高校思政隊伍要加強專業(yè)培訓,提高思政教師在政治傳播意識、形象塑造、演講辯論、溝通技巧、新媒體技術的使用等方面能力,使他們以學識淵博、魅力突出的特點為大學生所推崇和喜愛。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長征,我們選擇了做思政教師,就選擇了始終跟我們的學生在一起,把學生的成長匯成自己的幸福。我們要不忘初心,與學生共成長,共進步。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我們廣大教師就是他們的“引路人”和“守望者”,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不斷增強本領,堅守情懷,積極有為,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