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宇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三輪車夫老王在臨終前給楊絳送來雞蛋,讓我們體察到一顆感恩的心,能讓平常人變得不平凡;父親一年四季辛勤勞作終于建起了高臺階的新屋,讓我們明白了堅持夢想,會讓平常事變得不平凡;樸實的阿長排除萬難為迅哥兒買來心愛的《山海經(jīng)》,讓我們懂得了傾注心力,會讓平常物變得不平凡……平凡人的身上也彰顯著力量,平凡的事物同樣顯現(xiàn)光芒!
請以“平凡的光芒”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烤馕是新疆最常見的主食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新疆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張香氣四溢、酥脆結實的烤馕,做起來并不困難,原料也并不名貴,然而它能讓人填飽肚子,也能滿足專門來新疆尋味的老饕;它能陪伴商旅隊伍在茫?;囊爸线h行,也能讓遠在他鄉(xiāng)的新疆游子一下子回想起家鄉(xiāng)的滋味。
不久前,一則直擊人心的“暖聞”,讓我們知道了,小小的烤馕還能成為人與人之間善意的載體,將愛心傳遞到這個社會上特別需要關懷的角落。
這個用烤馕傳遞善意和愛心的人,并不是什么英雄模范,而只是一個四十幾歲的打馕店主,他的名字叫艾尼瓦爾·吐木爾。有著胖胖身軀和友善臉孔的吐木爾,和其他個體商戶的小老板沒太大差別。白天,他和其他人一樣,為養(yǎng)家賺錢奔忙,做著普通的賣馕生意。然而,當月上梢頭,其他店鋪紛紛打烊了,他的店鋪卻依然燈火通明,因為他還要忙著為附近數(shù)所中學的100多名貧困學生制作免費的“愛心營養(yǎng)馕”。
100多張烤馕看起來不多,賣價只有數(shù)百元,可是,當這個數(shù)目乘以365天,再乘以10年,就會變成一筆不小的開支。在這筆開支當中,每一個跳動的數(shù)字都飽含著艾尼瓦爾·吐木爾對貧困學生們的關愛,這樣的愛溫暖著貧困學生們艱難的求學生活。在這條道路上,艾尼瓦爾·吐木爾從未抱怨過,他一直量力而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時多送些馕,有時少送些馕,卻也從未中斷過這樣的善舉。
在艾尼瓦爾·吐木爾看來,他所做的事情并沒有多么特殊,他也并非什么“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圣人。他也會在送馕時衡量自己小店的營收與支出,在不影響自家盈利的情況下控制送馕的數(shù)量。如今,他和家人依然住在簡樸的小房子里,盡管他捐贈的馕,已經(jīng)足以讓他在城里買兩套大房子。
在《感動中國人物》之類的電視節(jié)目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舍己為人的故事。其中,有人為了資助貧困學生上學,不惜放棄醫(yī)治自己的病;有人為了救援在災難中受困的同胞,連自己遇難的家人的后事都顧不上料理……這些人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最大限度地展示著人性的美好,他們也確實配得上“感動中國人物”的稱號。
相比之下,像艾尼瓦爾·吐木爾這樣的“小人物”顯得很平常,不足以驚天動地,但他們卻是我們這個社會愛與善的根基。我們需要“感動中國人物”的大愛,也需要千千萬萬像艾尼瓦爾·吐木爾這樣心存善念的普通人的小愛。他們從不認為自己有多么特別,做的事情也并沒有多么不同尋常,可正是這些點滴的愛心與良善,給社會以溫情。在許多地方,我們都能看到各種供弱勢群體免費取用的愛心食品;那些不起眼的捐款箱,也很容易就會被許多普通人有意無意捐的款塞滿……這些小善積少成多,就能成為改變社會的巨大力量。
要說艾尼瓦爾·吐木爾這樣的人和普通的人真的有什么不同,那無非就是他們心中有更多一些的善念。這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愿意撥出一些精力和資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而這樣的事情,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做到。很多人或許不會像艾尼瓦爾·吐木爾那樣甘心住在簡樸的小房子里,但這不妨礙他們在自己能力的范圍之內(nèi),做一些微小卻同樣閃耀著人性光芒的好事。
其實,我們普通人的善心與善舉,就像是那一張張送給貧困學生的烤馕??瓷先テ椒矡o奇、微不足道,但是積少成多后,就可以迸發(fā)出巨大的力量,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這便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也最寶貴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