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娜
摘? 要:羽毛球是一項技能和體能結合的體育運動。身體素質作為體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身體素質是羽毛球運動員取得比賽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對羽毛球專修學生身體素質訓練的建議,為羽毛球課堂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羽毛球? 專修學生? 身體素質? 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a)-0040-02
隨著羽毛球運動在群眾體育的廣泛開展,羽毛球項目在學校體育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學生陽光體育羽毛球比賽,中國大學生羽毛球球錦標賽每年舉辦一屆。高校比賽競爭激烈,并且羽毛球專修學生作為各學院參加比賽的重要一部分,其競技能力的水平對最終取得比賽的名次至關重要。通過了解專修羽毛球課堂教學大綱,筆者發(fā)現(xiàn),大綱主要內(nèi)容集中在羽毛球技能的訓練及評定,對于羽毛球身體素質的內(nèi)容的教學及評定少有涉及。本文通過分析羽毛球專項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的特殊性結合身體素質訓練的普遍性為羽毛球課堂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1? 身體素質
1.1 身體素質訓練
身體素質訓練是運動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結合專項特點以及合理負荷的練習,充分提高身體各個器官機能能力,從而促進運動成績提高。身體素質訓練的基本內(nèi)容就是充分發(fā)展與運動員專項相關的指標,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等,為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的專項成績和提高技術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一般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一般身體素質訓練是指在訓練期間,運用不同類型的非專項的身體訓練的方式與手段,提高和改善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和健康,從而提高運動員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并全面發(fā)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韌以及靈敏等素質。專項身體素質指在訓練中,結合專項運動的特點,運用與專項特點相結合的訓練方法,充分發(fā)揮訓練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更加具有針對性地提高有專項運動直接相關的專項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韌素質,從而保證訓練主體可以更好地掌握專項技術和戰(zhàn)術,在比賽中更好地運用。
2? 羽毛球專修學生身體素質訓練
2.1 力量素質訓練
人體所有運動幾乎都是對抗阻力而產(chǎn)生的。所以“力量”是指人體肌肉活動時以肌緊張而克服對抗阻力的能力。根據(jù)力量的表現(xiàn)形式,力量可以分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3種。其中最大力量是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快速力量的能力,而且也對力量耐力有良好影響。 根據(jù)羽毛球運動特點,在比賽中運動員不僅需要具有相當大的肌力,如大力扣殺動作,也需要具備很好的快速力量,如平抽動作,同時還需要有很好的力量耐力。由此可見,羽毛球運動員在比賽中都需要這3種不同的的肌力。
第一,“超負荷”一般是采用自己最大或接近最大的肌力練習。每次練習的有效時間不要超過10s左右,每次力量練習間歇時間在2min左右要足以保證ATP-CP的完全恢復。一般而言,最大肌力的練習主要集中在下肢訓練。
第二,羽毛球運動的功能特點有以磷酸原供能為主,也有以糖酵解功能為主。以磷酸原為主的快速力量的訓練的負荷強度相對要大一些,練習時間不超過10s,一般安排5~6組,每次間歇時間保持在2min,反之,以糖酵解為主的負荷強度相對小一些,練習時間保持在30~50s間,練習間歇時間3min,練習量不僅要是運動神經(jīng)和肌肉產(chǎn)生疲勞,還需使心肺產(chǎn)生一定的疲勞。
第三,羽毛球運動的力量耐力訓練比較復雜,在這里,力量耐力訓練也就是一般力量耐力,主要的功能系統(tǒng)取決需氧氧化供能系統(tǒng)的供能能力。練習的負荷控制在本人最大肌力強度的20%左右,心率約在130~150次/min,練習次數(shù)的有效時間是以充分用心、肺功能,練習時間間歇應不完全使肌力和心肺功能恢復,而練習總量的效應應足以使全身器官達到一定程度的疲勞。
2.2 速度素質訓練
速度素質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羽毛球運動中的反應速度是對比賽中瞬間多變的信號快速作出相應的反應。動作速度在羽毛球運動中根據(jù)比賽的技戰(zhàn)術需要實時變化,有時較快,有時相對較慢。位移速度可以幫助運動員更好地擊球。羽毛球運動是一種非周期性運動,所以,羽毛球運動員的位移速度也和動作速度一樣要不時轉化。
反應速度訓練可通過練習聽信號或看信號移動步法、聽信號變速沖刺跑,每次練習3組。動作速度訓練可通過快速封網(wǎng)、多球撲球,負荷量15次×3組。位移速度訓練可通過殺球上網(wǎng)步法,負荷量20次×3組,場地四角跑4次×2組的訓練來提高和改善。
2.3 耐力素質
在羽毛球三局兩勝21分制的比賽賽制下,當比賽進行十分焦灼,競賽時間相對延長,有氧耐力素質不僅在中、小強度的技戰(zhàn)術運用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即便是在恢復間歇期,有氧耐力也是恢復能力的基礎。羽毛球運動員有氧耐力的水平是在不斷變化著,并以全身的肌肉力量表現(xiàn)出來的。有氧耐力的訓練可以通過練習3000m勻速跑和20min勻速跑來提高。
2.4 柔韌素質
柔韌素質的訓練主要采用拉伸法,動力拉伸和靜力拉伸,這兩種拉伸都可以采用主動完成和被動完成的方式,如果運動員的主動完成和被動完成練習的指標相差越大,說明該運動員的柔韌潛力越大。拉壓腿部韌帶、拉壓肩部韌帶,負荷量分別達到1min。最常見的還有手腕繞八字可以提高手腕的柔韌性。
2.5 靈敏素質
在羽毛球運動中,突然地啟動,急停和迅速轉換動作,都要求興奮—抑制地快速轉變。在羽毛球比賽的對抗中,還需要運動員具備隨機應變的靈敏素質。即在不斷變化的外界條件下,根據(jù)場上形勢的變化,相應的動作和強度都要改變。這種復雜的靈敏性需要運動員擁有十分牢固的運動技能,并且還要通過比賽的環(huán)境才能培養(yǎng)出來。在羽毛球教學訓練中,可采用小步跑、側向交叉步、左右轉髖跳繩來提高下肢的靈敏素質。
3? 發(fā)展身體素質訓練注意的問題
3.1 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訓練中的主體作用
身體素質訓練是一個極其枯燥和艱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首先,要對學生制定明確的訓練目標導向、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例如,結合專項特點以及理論知識讓學生充分理解身體素質訓練的作用和意義。其次,制定多級目標的訓練教學計劃,讓學生有計劃、有目標地參與課堂教學,在學生達到訓練要求時,給予鼓勵、表揚,對學生產(chǎn)生激勵作用。
3.2 身體素質訓練要有計劃、有安排地進行
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都是緊密聯(lián)系,互相促進和制約的,素質也是一步一步地提高的。所以,要有計劃并長期堅持訓練,逐步增大運動量。在進行力量和柔韌訓練時,要充分做好熱身以及放松活動,避免受傷。
4? 結語
隨著羽毛球在高校中的迅速發(fā)展,全國大學生羽毛球比賽激烈地競爭,羽毛球教師要不斷提高羽毛球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專業(yè)性。在身體素質訓練時,一方面,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訓練計劃;另一方面,教師也應注意訓練的科學性避免學生在訓練時受傷。因此,我們要加強對身體素質訓練在羽毛球教學方面的研究,為提高學生競技能力水平、提高學校競爭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瑞元,蘇全生.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
[2] 中國體育教練員培訓材料.羽毛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3] 楊曉東.羽毛球專項訓練對身體素質及相關因素影響的分析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