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燕, 馮春霞, 馬三美, 王海娟, 劉 楠
(江蘇省揚州五臺山醫(yī)院 江蘇省揚州市精神衛(wèi)生防治中心 康復科, 江蘇 揚州, 225000)
精神科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其思維和行為多異于常人,護理人員的工作難度較大、負擔較重。由于精神科護患之間的溝通質量較差,且部分患者的行為不受控制,導致精神科護士的工作壓力較大,影響了護士的工作質量[1]。目前,緩解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的方法并不多,且效果一般,大部分護士仍然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導致護士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離職意愿上升。因此,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緩解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對護士、患者以及社會均有重要意義。鼓圈音樂治療和心理日記方法分別被應用于多個領域,主要應用于緩解不同人群的心理壓力[2],但關于二者聯(lián)合運用的案例研究則較少。本研究主要探討鼓圈音樂治療和心理日記在緩解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中的作用,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4月—6月期間就職于江蘇省揚州五臺山醫(yī)院精神康復科6個病區(qū)的46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以病區(qū)為單位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3名,均為女性,工作形式為三班輪換。觀察組護士年齡23~42歲,平均(32.50±2.10)歲;文化水平:大專11名,本科12名;對照組護士年齡23~41歲,平均(32.10±2.20)歲;文化水平:大專12名,本科11名。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入組人員均排除近期生活事件的影響,且均簽訂了保密協(xié)議。
對照組護士采用傳統(tǒng)的溝通技巧解壓方式,具體如下:病房護士長經(jīng)常向護理人員詢問工作中存在的不愉快以及難以解決的問題,鼓勵護理人員表達出心中的不良情緒,同時幫助護士以正確的方式疏泄不良情緒,例如收聽喜歡的音樂、散步、跑步等方式,同時給予正面、積極鼓勵的話語,幫助護士建立正確的工作價值觀。
觀察組則采用每周1次鼓圈音樂治療和每周記錄5次心理日記的方式緩解壓力,具體如下。
1.2.1 鼓圈音樂治療: 首先由專業(yè)老師介紹鼓圈音樂治療的理論知識,并介紹多種鼓樂應用方法[3]。然后所有護士圍坐1圈,老師協(xié)助護士隨機分為兩兩1組,并向大家解釋什么是“導航”,一人作為導航者,另外一個人作為被導航者,被導航者在導航者的引導下蒙眼走2 min,最后返回到原來位置?;顒娱_始時,二人要商議好規(guī)則,例如什么聲音代表走和停,在此期間,導航者要幫助被導航者觀察周圍情況,作出正確引導,以保證航者能安全的返回。最后進行“鼓圈”環(huán)節(jié),參與者不需要有音樂基礎,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打擊樂器,通過老師的手勢和聲音引導大家根據(jù)自己的律動本能一起協(xié)同演奏[4]。引導老師在引導過程中通過眼神和表情不斷給予參與者鼓勵、邀請、贊美等互動交流。每個護士都有機會站到中間成為引領者,帶領大家跟隨自己的節(jié)奏和韻律,進行鼓樂的雕塑,從中體會音樂帶來的歡樂和引領的成就感。鼓圈減壓結束后,護理人員將自己的感悟以及體會進行分享,表現(xiàn)形式可以是現(xiàn)場口頭表述,也可以等活動結束后用文字形式表述,下次活動開始前分享。
1.2.2 心理日記: 護士自己準備筆和日記本進行記錄,記錄要求如下:①環(huán)境安靜,注意力集中,參與實驗的護士每天用半小時的時間記錄。記錄時間不作統(tǒng)一規(guī)定,但要求避開工作及處理其它事務的時間。②日記寫作自由,字數(shù)不作要求,盡可能詳細描寫給自己帶來深刻體驗的愉悅、苦惱或困惑的生活事件,可以每次記錄不一樣的生活事件,也可以反復記錄同一件事情,著重記錄當時的情緒反應和現(xiàn)在的感受和想法,記錄過程要用心去感受[5-6]。③恪守保密、尊重原則,日記內(nèi)容分享與否遵循自愿原則。7 d之后再次閱讀自己的日記,重新體驗當時的情緒,并反思當不良情緒出現(xiàn)時,如何更好得處理。
觀察2組干預前后壓力指數(shù)和職場正念評分。壓力指數(shù)評價標準[7]:該量表是參照House和Rizzo的工作壓力量表修訂的工作壓力反應量表,該量表共17個條目,包括生理反應、心理反應和行為反應3個維度。5分以下表示沒有壓力,5~10分有輕微的壓力,11~20分有中度壓力,21~25分有重度壓力,25分以上表示壓力極為嚴重。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5。職場正念評價標準: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進行測評,該量表共有39個條目,包括觀察、描述、有覺知行動、不判斷、不反應5個因子。采用5級評分:一點也不符合為1分,較少符合為2分,有些符合為3分,非常符合為4分,完全符合5為分,各因子得分之和為FFMQ總分,分值越高,表示正念水平越高。各因子內(nèi)在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為觀察0.746、描述0.843、有覺知行動0.794、不判斷0.659和不反應0.448[8]。
干預前,2組壓力指數(shù)和職場正念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壓力指數(shù)評分降低,職場正念評分升高,且觀察組護士的壓力指數(shù)評分低于對照組,職場正念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護士壓力指數(shù)和職場正念評分對比 分
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鼓圈音樂療法是集體音樂治療的一種形式,其是由隨機一組人在治療師的引導下圍成一個圓圈,并在其指導下進行樂器的演奏。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導航”執(zhí)行過程可鍛煉護士之間的默契程度,讓他們體會到傾聽、溝通以及信任的重要性[9-10];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演奏中,護士在樂器打擊的過程中,情緒得到了釋放,并體會到了一種愉悅感[11];最后的共同演奏中,護士則真正達到了情緒的宣泄的目的。鼓圈音樂療法,是以表演的形式讓護士在鼓圈中得到成長,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護士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身心健康,對自我尊重意識以及自我工作價值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12-13]。
心理日記是一種有效的心理自助手段,以心理日記方式記錄愉快的生活事件及情緒體驗,是簡單易行的培養(yǎng)積極情緒的策略[14-15]。同樣王艷梅的積極情緒的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被試組記錄感到幸??鞓返纳钍录颓榫w體驗30 d后,其積極情緒和幸福感均高于對照組。護士可以記錄個人最真實的幸福、快樂的生活事件,想象自己正一點點經(jīng)歷這一時刻,沉浸在快樂的體驗中,也可以通過記載一件平常的事情,尋找其中的積極面和看待人和事的正確態(tài)度,從而引起積極的情緒體驗,逐步形成積極的心理特質。
積極情緒有助于緩解壓力,心理日記能夠讓護士舒緩情緒,自我放松,自我安慰和鼓勵,以保證職場正念[1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士的壓力指數(shù)和職場正念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了鼓圈音樂治療聯(lián)合心理日記對緩解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有良好效果。本研究受研究樣本的限制,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法做到全面的分析,同時研究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還應將進一步完善樣本資料,以提高研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