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書目所見《伊川擊壤集》版本會(huì)證

      2019-12-27 07:23:37陽(yáng)
      文化學(xué)刊 2019年8期
      關(guān)鍵詞:伊川刊本底本

      鄒 陽(yáng)

      北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刊刻以來版本眾多,源流復(fù)雜,祝尚書先生曾在《宋人別集敘錄》中對(duì)《伊川擊壤集》詳加著錄(參見《宋人別集敘錄》第227—238頁(yè)),考證翔實(shí),功力頗深。然祝尚書先生關(guān)于此集之鐵琴銅劍樓藏本、《四庫(kù)全書》本底本、明清以來版本源流之論述似有疏漏,筆者今再為辨析。

      一、鐵琴銅劍樓藏本為元刊本

      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載:“《伊川擊壤集》二十卷,宋刊本。宋邵雍撰。前有治平丙午自序及元祐辛未刑恕序。后附《集外詩(shī)》十三首。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楮墨精好。惟《人鬼吟》卷八與卷十二重出,舊為邑中張芙川藏書。卷三冊(cè)首空葉有芙川以血書‘南無阿彌陀佛’六字,題其后云:‘《擊壤集》宋刻罕見,昔年由士禮居得三至六四卷,為季滄葦舊藏。此全部收尾完整,汪氏藝蕓書舍散逸,乙巳年十一月得之,愛不能釋,展讀三復(fù),以血書‘佛’字于空頁(yè)。惟愿此書流傳永久,無水火蟲食之災(zāi),后之讀是書者,其知所珍貴也夫?!盵1]

      瞿鏞所謂的“宋刊本”來源于張芙川,張芙川跋曰“此部首尾完整,汪氏藝蕓書舍散逸”此書邵耀淵亦有跋語(yǔ):“為芙川跋宋本《擊壤集》,是季滄葦舊藏而歸于蕘圃者,墨采精妙,足供珍玩,然止于三、四、五、六四卷,余則剿補(bǔ)。近又得此本于郡城汪氏,蓋蕘翁遺書多歸于汪,此則出于百宋一廛外者。雖印刷較后,然首尾完好,允為全璧,離之故稱兩難,合則兩美矣?!盵2]然考黃丕烈《百宋一廛書錄》,未見有此“宋刊”,邵耀淵的推測(cè)或誤。又考汪士鐘《藝蕓書舍宋元本書目·宋板書目》,也未著錄此“宋刊”,但《藝蕓書舍宋元本書目·元板書目》著錄有“《伊川擊壤集》二十卷”[3],因此,由藝蕓書舍散出的《伊川擊壤集》或是元刊本,此書后歸張芙川,最后歸瞿鏞鐵琴銅劍樓。

      廣東藏書家莫伯驥曾得一元刊本《伊川擊壤集》,其《五十萬卷樓群書跋文》有云:“此集流傳日久,明刻已不多見,宋刻惟聊城楊氏罟里、瞿氏有之……瞿《目》稱其本有道光間張芙川題字……今檢瞿氏所傳書影,察其行款字畫,與此元本相同,可證元本實(shí)翻刻宋刻……此本為長(zhǎng)沙葉氏舊藏,有啟淑印‘信白文章’,蓋出新安汪氏,郋園題語(yǔ)詳之……元版中之上駟,往年得此書,初以為宋本,后又定為明本,再細(xì)審紙料、墨色,始確定為元本?!盵4]莫伯驥的藏書來源于葉德輝舊藏,考《郋園讀書志》云:“《伊川擊壤集》二十卷,宋邵子撰……此本后附外集十一章而無明人前后兩序,初見時(shí),審其紙墨槧工,定為元刻。后《天祿琳瑯書目》以為附集外詩(shī)者是明刻,又定為明刻。近考書中字,于宋明諱均不避,與元刻他書一例,則是為元本無疑,藏新安汪啟淑家?!盵5]葉德輝和莫伯驥均定為元本,且莫伯驥將此書與瞿氏所傳書影相校,瞿氏所藏之書的行款字畫與莫氏所藏元本相同,可證鐵琴銅劍樓藏本為元本,但莫氏藏本是否翻刻宋刻未可知。瞿本今藏北京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著錄為明初刻本,或誤。

      二、《四庫(kù)全書》本的底本為元刊本

      葉德輝《郋園讀書志》著錄:“《伊川擊壤集》二十卷,宋邵子撰?!端膸?kù)全書目》著錄云:‘河南巡撫采進(jìn)本’,《提要》稱前有治平丙午自序,后有元祐辛卯刑恕序,所載與此本合。伏讀《天祿琳瑯書目·元版·集部》,有《伊川擊壤集》二函十冊(cè),則《四庫(kù)》所載是元刻矣;又明版集部有《伊川擊壤集》一函四冊(cè)云:‘前明人希古序,次雍自序,后附集外詩(shī)十三章并宋刑恕、明畢亨二序’,此則《浙江采進(jìn)遺書目》所在之本,同為內(nèi)府秘笈也?!盵6]

      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伊川擊壤集》二十卷,明成化刊本,汪秀峰藏書,伊川邵雍堯夫……《四庫(kù)》著錄、天祿琳瑯收藏皆此本也,有新安汪氏啟淑、會(huì)稽魯氏貴讀樓藏書印?!盵7]

      楊紹和《楹書隅錄》云:“《伊川擊壤集》,元明皆有刊本,均作二十卷。汲古閣毛氏所刻源出《道藏》,而舛漏殊甚,按《四庫(kù)》所收,即汲古本也?!盵8]

      葉德輝認(rèn)為《四庫(kù)全書》本的底本是元本,丁丙認(rèn)為是明成化刊本,楊紹和則認(rèn)為是汲古閣本。翻檢《四部叢刊》影印明成化刊本《伊川擊壤集》,前有希古引、邵雍自序,后有刑恕序、畢亨序。考《四庫(kù)全書總目提要》:“《擊壤集》二十卷(河南巡撫采進(jìn)本)宋邵子撰。前有治平丙午自序,后有元祐辛卯刑恕序……集為邵子自編。而楊時(shí)《龜山語(yǔ)錄》所稱‘須信畫前原有《易》,自從刪后更無詩(shī)’一聯(lián),集中乃無之……”[9]四庫(kù)本前無希古引,后無畢亨序。一般而言,四庫(kù)全書中的部分書寫雖有刪削,但其編寫要求是相當(dāng)忠實(shí)于所據(jù)底本的,成化本中的希古引和畢亨序并無任何違礙內(nèi)容,若《四庫(kù)全書》本采用成化本為底本,誠(chéng)無刪去前引和后序的必要。葉德輝的考證可信,其所藏元本與四庫(kù)本前后序相同,《天祿琳瑯書目》著錄兩本《伊川擊壤集》,一為元本,一為明成化本,四庫(kù)館臣或見天祿琳瑯?biāo)卦尽?/p>

      那四庫(kù)底本有無可能為楊紹和所說的汲古閣本呢?汲古閣本來源于《道藏》,本身“舛漏甚多”,《四庫(kù)全書總目提要》亦稱“殊為誕妄”。陸心源曾藏有一元本《伊川擊壤集》,其《儀顧堂題跋》有云:“《伊川擊壤集》二十卷……以毛氏汲古閣道藏八種刊本互校,毛本脫落甚多,不及此本遠(yuǎn)甚……毛刊為近時(shí)善本,不應(yīng)脫落如是之多,蓋毛刊出于道藏必經(jīng)道流妄削,又不得原本取正,故踵其謬,此則猶康節(jié)原本也。”[10]毛刊本問題較多,四庫(kù)館臣絕不會(huì)以此為底本。又考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云:“《伊川擊壤集》二十卷,明毛氏刊本,伊川邵雍堯夫撰……《龜山語(yǔ)錄》所稱‘須信畫前原有易,自從刪后更無詩(shī)’一聯(lián),諸本皆佚,此獨(dú)有者是也?!盵11]由此可知,毛刊本有諸本皆佚的“須信畫前原有易,自從刪后更無詩(shī)”一聯(lián),《四庫(kù)全書總目提要》則稱“集中無此聯(lián)”,故所據(jù)非同一本。四庫(kù)本的底本不是汲古閣本。

      三、明清以來的版本系統(tǒng)述略

      《伊川擊壤集》傳至明代,產(chǎn)生三個(gè)重要的版本系統(tǒng),即通行二十卷本系統(tǒng)、隆慶八卷本系統(tǒng)、萬歷十卷本系統(tǒng)。

      (一)二十卷本

      《伊川擊壤集》二十卷本為宋元通行本,刊刻最多。有明成化畢亨刻本(上海圖書館、臺(tái)灣地區(qū)文獻(xiàn)館藏)、明成化畢亨刻十六年劉尚文重修本(國(guó)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藏)、萬歷間嘉興楞嚴(yán)寺刻本(臺(tái)灣地區(qū)文獻(xiàn)館藏)、明末文靖書院刻本(國(guó)家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藏);清康熙間文靖書院刻本(上海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藏)、清康熙間邵滄來刻本(天津圖書館藏)、《四庫(kù)全書》本,以上刊本的祖本均來源于宋元通行的二十卷本。

      明代還有《正統(tǒng)道藏》本,亦為二十卷,明末毛晉汲古閣刊本即輯自《正統(tǒng)道藏》本,前文已述。

      (二)隆慶八卷本

      隆慶本刊于丁卯,萬士和《重刻擊壤集序》稱“先生以舊刻無善本,且諸體雜出,命余分類成帙,而以屬江陰黃吉甫刻之。”黃吉甫,即黃道。此本有八卷,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云:“《伊川擊壤集》八卷,明隆慶刊本。此為明隆慶丁卯陽(yáng)羨萬士和改編并序云:‘舊刻無善本,且諸體難出,因分類成帙,屬江陰黃吉甫刻之。’分三言、四言、五言絕句,五言古詩(shī)、五言律詩(shī)、五言排律,七言絕句、七言律詩(shī)、七言排律,有無名公傳,治平丙午中秋自序,吳尺鳧《繡古薰智錄》所收亦此本?!盵12]此本有萬歷四十二年(1614)儲(chǔ)昌祚重刻本(國(guó)家圖書館藏)、崇禎三年(1630)刻本(日本東洋文庫(kù)藏)。

      (三)萬歷十卷本

      萬歷三十三年(1605),吳元維刊《宋邵康節(jié)先生伊川擊壤集》十卷,有吳瀚摘注、吳泰增注??滴跄觊g邵養(yǎng)貞、邵泰定刻本,乾隆洛陽(yáng)邵氏重刊本,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咸豐十年(1860)洛陽(yáng)安樂窩刊邵子全書本,均與吳元維本屬同一版本系統(tǒng)。

      俞樾在《春在堂雜文·邵楚白擊壤摘聯(lián)序》評(píng)價(jià)二十卷本、八卷本和十卷本云:“余所見《擊壤集》凡三本,一本二十卷,編年者也,《四庫(kù)全書》著錄焉;一本八卷,分體者也;是二本皆善。又一本十卷,乃前明兩吳氏所注,注皆淺陋,康節(jié)詩(shī)本不腐,自有此注則真腐矣,其詩(shī)分五類亦殊可怪,此不足存也。”[注]參見俞樾《春在堂雜文》,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刻春在堂全書本,六編卷七。由此可見,二十卷本版本為優(yōu),八卷本次之,十卷本最劣。

      (四)其他版本

      據(jù)《中國(guó)古籍總目》著錄,《伊川擊壤集》還有諸多選本:國(guó)家圖書館圖藏明刻本《伊川擊壤集》六卷、茂雪堂叢書清抄本《康節(jié)詩(shī)選》一卷;湖南圖書館藏明新安胡正言十竹齋刻本《邵康節(jié)先生詩(shī)鈔》一卷;山東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藏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仁厚堂刻本《邵子詩(shī)鈔》三卷;上海圖書館藏清善成堂刻本《康節(jié)邵子詩(shī)注》一卷、光緒刻西京清麓叢書本《伊川擊壤集》二十卷補(bǔ)遺一卷、光緒《重刊道藏輯要》本《擊壤集》一卷、民國(guó)周學(xué)熙選,周氏師古堂所編書本《擊壤集選》一卷。

      臺(tái)灣地區(qū)文獻(xiàn)館藏朝鮮舊刊本《伊川擊壤集》正集二十卷,集外詩(shī)一卷;日本寬文九年京都長(zhǎng)尾平兵衛(wèi)刊《擊壤集》六卷附一卷,又《擊壤全書》卷一至三四,明徐必達(dá)校,山脅重點(diǎn)?!?/p>

      今人整理本中,中華書局本《邵雍集·伊川擊壤集》以《正統(tǒng)道藏》本為底本,以《四部叢刊》本為主校本,并參?!端膸?kù)全書》本。

      猜你喜歡
      伊川刊本底本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學(xué)譯著《行軍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伊川之歌
      北方音樂(2020年10期)2020-07-09 03:15:58
      從刊本到手稿——王建中鋼琴作品《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研究(上篇)
      伊川: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明代戲曲刊本插圖的非敘事與圖像重構(gòu)
      戲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30
      也談哈斯寶《新譯紅樓夢(mèng)》翻譯底本問題
      楊憲益-戴乃迭《紅樓夢(mèng)》英譯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證
      堅(jiān)定文化自信 打造厚重伊川
      人大專題“問”金融 助力伊川大發(fā)展
      西夏文刊本《三才雜字》殘頁(yè)考
      西夏學(xué)(2016年1期)2016-02-12 02:23:10
      福州市| 华安县| 泸溪县| 花莲市| 桐庐县| 邢台县| 兴国县| 天祝| 甘洛县| 望都县| 天祝| 通渭县| 华容县| 绥中县| 莲花县| 冕宁县| 乃东县| 额尔古纳市| 湖南省| 巴林左旗| 杂多县| 依安县| 潜江市| 万安县| 彰化市| 绥江县| 双江| 兰考县| 武功县| 伊金霍洛旗| 梁山县| 红安县| 隆回县| 当阳市| 宣恩县| 鞍山市| 吴川市| 保康县| 聊城市| 余干县|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