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聞波 陳世益
以力量訓練為例。近年來,健身房在街頭巷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越來越多男女老少揮灑汗水、挑戰(zhàn)自我的場所。每當奮力吶喊伴隨沉甸甸的杠鈴墜地,“大力士”們總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的確,大重量抗阻訓練不僅能塑造健碩的肌肉,還能吸引周遭艷羨的目光。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大重量抗阻訓練能促使神經系統(tǒng)釋放更為強烈的電信號,從而更高效地促進肌肉力量增長。實驗中,接受過一段時間大重量抗阻訓練的志愿者相比接受小重量抗阻訓練者,無論在靜息狀態(tài)還是在接受同等水平抗阻訓練時,所調動的神經電信號都顯著降低,能夠更輕松地完成相同任務。
事實上,力量增強對多數體育項目競技水平的提升都有重要意義。然而,盲目增加訓練配重并非明智之舉。訓練經驗尚淺的初學者的首要任務是熟練掌握各動作要領,充分感受并學會控制肌肉收縮和舒張的過程,建立意念和動作間的聯(lián)系。盲目攀比或競爭,草率選擇過重負荷,不僅無法體會動作細節(jié),更可能因無法標準地完成動作而養(yǎng)成錯誤的動作習慣,大大增加受傷風險,并降低訓練效率。例如:硬拉時,應將脊柱保持在中立位,若養(yǎng)成“弓背”的習慣,將增加患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臥推時,腕關節(jié)應處于中立位或略微伸展,若過度伸展則增加腕關節(jié)的受傷風險。當錯誤習慣養(yǎng)成后再試圖糾正,所付出的代價遠大于在初學階段就打好基礎。
大眾醫(yī)學201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