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高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途徑

      2020-01-01 07:55:46蘇淑敏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0年28期
      關鍵詞:交融民族團結共同體

      蘇淑敏

      (北方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寧夏銀川 750021)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于國家、 于民族而言具有深遠持久的意義。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精英與中堅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道:“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1]。大學生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新一代青年,民族高校大學生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維護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共同進步的重要力量之一。民族高校大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現(xiàn)象(以下簡稱“三交”)的普遍存在,為我國加強民族團結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對民族高校大學生交往交流交融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途徑進行淺析是十分必要的。

      1 民族高校大學生“三交”與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系

      我國各民族人民都屬于“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文化與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共性與個性的關系都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chǎn)生的重要基礎,也是新時代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2]。民族地區(qū)高校更肩負著維護民族團結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使命[3]。民族高校大學生通過“三交”有效地促進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中表明我國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堅持不懈開展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宣傳教育,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強調(diào)了各民族“三交”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

      民族高校大學生“三交”是各民族“三交”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內(nèi)地大學生相比較,民族地區(qū)高校大學生受到的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環(huán)境問題、安全問題等影響更實際、更尖銳、更復雜[5]。民族“三交”是加強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尤其在民族地區(qū)高校開展民族“三交”對建設新時代具有積極影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中,交往是其形式、交流是其內(nèi)容、交融是其本質。民族高校以其特殊的文化環(huán)境,有利于各民族學子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有效促進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在各民族學子成長過程中,產(chǎn)生著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可以有效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利于實現(xiàn)中國夢。

      2 民族高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基本情況——以北方民族大學為例

      北方民族大學是多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場域,學校在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方面,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該文以北方民族大學為例,深入調(diào)查民族高校大學生“三交”的現(xiàn)狀,并深入分析,嘗試探討民族高校深入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實效性。

      調(diào)查對象為北方民族大學大一至大四的全體學生,我們對調(diào)查對象的性別、民族、是否來自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與其他學生交流是否存在語言方面的阻礙、語言方面的阻礙對學生間交往的影響、交友時看重的條件、宿舍民族組合情況、與舍友交往時遇到摩擦或沖突的情況、 參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動的情況等進行調(diào)查。

      通過整理問卷我們發(fā)現(xiàn)調(diào)查對象中男性有101名,其中女性有204 名;調(diào)查對象來自多種不同的民族;其中來自民族自治地區(qū)的有196 名,占比為64.26%,非民族地區(qū)的有111 名,占比為36.39%;與其他學生交流存在語言方面阻礙的有39 名學生,占比16.79%,不存在語言方面的阻礙的有266 名,占比87.21%,調(diào)查對象基本不存在語言方面的阻礙。宿舍為多民族混合宿舍的學生有248 名,占比為81.31%,宿舍為非多民族混合宿舍的學生有57 名,占比為18.69%,北方民族大學本科生宿舍多為多民族混合宿舍。

      2.1日常生活中的“三交”情況

      通過進一步的訪談,我們發(fā)現(xiàn)普通話的普及有效地減少了語言方面的阻礙對“三交”的不利影響;比起同地區(qū)、同宿舍、學生院及其他方面,學生們在交友時更看中共同興趣愛好,看中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占比為87.21%;在與舍友交往、交流的過程中遇到摩擦或沖突的有115 名,占比46.37%,不存在摩擦或沖突的有133 名,占比53.63%;遇到摩擦或沖突時,處理的態(tài)度為消極回避的學生僅有1 名,沒有人認為沒必要解決問題,對于摩擦或沖突,絕大多數(shù)人持有積極的態(tài)度; 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參與過高校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動; 風俗習慣對學生“三交”的影響最大,認為風俗習慣影響“三交”的學生為275 名,占比90%;除此之外,認為個人性格對“三交”影響很大的學生有92 名,占比30.16%,認為影響很大的學生人數(shù)超過認為其他方面影響很大的學生人數(shù),個人性格對北方民族大學學生“三交”的影響很大。民族之間的各種差異對戀愛的影響均為最大,民族之間的差異對戀愛產(chǎn)生普遍的影響。高校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已成年,對戀愛、擇偶問題比較關注,民族之間的差異被凸顯出來。積極為多民族大學生提供“三交”方面的人際關系指導有利于其健康成長,有利于民族團結教育,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2 特定體育活動中的“三交”呈現(xiàn)

      我們針對各民族大學生之間“三交”的具體形式之一“打跳活動”進行了調(diào)查[6]。以打跳活動為例,調(diào)查各民族大學生共同參與具體民族活動的情況。通過調(diào)查我們了解到,打跳活動是有組織的,每次參加的人數(shù)約60 人,其中的核心成員大概有20 人,核心成員主要由云南麗江的納西族和彝族組成。打跳活動是由打跳群體中的一名固定領導者來組織的,當這名固定領導者快要畢業(yè)時,大家會選出另一名固定領導者來組織大家進行打跳活動。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這樣的打跳活動,每星期都會組織一次。核心成員們有共同的語言,都喜歡跳舞,在他們的家鄉(xiāng),婚禮或者其他日?;顒又卸家蛱K麄冋J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參與打跳的其他民族學生也有很多,他們特別樂意向對打跳感興趣的學生傳授打跳技巧,參與打跳活動的同時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他們中的一名普米族小伙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名普米族小伙即將成為下一屆打跳活動的組織者。在參與民族活動時,興趣愛好、個人性格、家鄉(xiāng)習俗是主要的考慮因素,同民族的大學生比起其他民族的大學生,更容易在這樣的活動中找到共同點聚在一起,但是其他民族大學生同樣可以深入到這樣的民族活動中去,真心友好相處。

      2.3 高校特色教學活動中的“三交”

      高校是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繼承和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北方民族大學為全國各地培養(yǎng)了不少少數(shù)民族優(yōu)秀人才。北方民族大學開設了很多少數(shù)民族語言類課程,例如,藏語課、蒙古語課等,語言的學習促進了民族間的相互了解;高校給學生開設少數(shù)民族體育課,學習民族傳統(tǒng)體育,例如,舞龍、跳竹竿、武術等;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各門學科的方方面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發(fā)揮“以文育人”的作用;此外還有大量的民族音樂、舞蹈通識課供學生選擇,陶冶了各民族學生的情操;高校為各民族之間的“三交”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舉辦各種各樣的民族特色活動,例如,民族特色廚藝大賽、民族韻律操、民族運動會、民族歌舞類活動等,在“三交”的同時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4 校友工作實踐中的“三交”

      北方民族大學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們熟知民族文化傳統(tǒng),熟悉民族風俗民情,在各個民族地區(qū)安心工作,已經(jīng)成為促進民族團結與進步的踐行者,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推動者,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者,這無疑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fā)揮作用的良好呈現(xiàn)。民族高校大學生“三交”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又有效作用于民族高校大學生“三交”的實踐。

      3 民族高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途徑

      事實證明,民族高校大學生“三交”與高校積極的促進息息相關,并且民族高校大學生的“三交”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深遠持久的影響。未來,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引領,進一步促進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3.1 發(fā)揮“以文育人”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7]。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在民族高校,在課程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加入民族團結的內(nèi)容,開設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化課程、開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的主題書展等可以促進大學生“三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德潤人心”的作用,讓愛國意識、愛中華民族意識深入人心,為各民族學生之間的“三交”提供正確的思想指導。應加強民族高校大學生的文化培養(yǎng),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各民族社會主義接班人, 增強各民族學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3.2 發(fā)揮教師“教導”的作用

      教學是在教育目的的規(guī)范下,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教學在人的成長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陶冶品德。有良好認知的教師,對學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培養(yǎng)民族教師骨干,各民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各民族學生做良好的示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在教學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教師教育引導,強化大學生促進民族團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

      3.3 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浸潤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

      各民族文化相互之間既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異性。隨著各族人民之間“三交”的不斷加強和深入,共同性和一致性會增多或加強,差異性和異質性在某種程度上會有所弱化[8]。我們可以多舉辦各民族共同參與的活動來增強各民族大學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促進相互了解,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注重學生社團、志愿服務組織等的建設,增加各民族大學生之間的“三交”,讓學生們在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感。民族交流的本質是文化交流,它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中起到紐帶連接的作用??梢院侠淼匕才琶褡宀煌拇髮W生共同居住在一間宿舍,增進相互交流,促進“三交”。舉辦各類各民族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為各民族“三交”創(chuàng)造更多途徑。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浸潤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三交”的同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綜上所述,以北方民族大學為代表的民族高校培養(yǎng)了優(yōu)秀的各民族青年人才,并為他們提供了“三交”的環(huán)境,各民族學生共居、共學、共事,增進了各民族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拔迨鶄€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敝腥A民族各個民族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同成員之間的關系,我國各民族是攜手共進的一家人。各民族之間“三交”有利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猜你喜歡
      交融民族團結共同體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民族團結之歌
      草原歌聲(2021年1期)2021-07-16 06:58:04
      真美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體的戰(zhàn)斗
      根雕與古錢幣的完美交融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12
      中外藝術精品展覽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交融的獨特優(yōu)雅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16:36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中國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8
      友谊县| 吴忠市| 永康市| 乐平市| 龙州县| 舞钢市| 庆城县| 白城市| 普兰县| 沂水县| 九龙县| 榆林市| 千阳县| 昌黎县| 普陀区| 吴江市| 抚顺县| 淮北市| 乾安县| 龙胜| 德阳市| 肇源县| 肃北| 思茅市| 铜梁县| 新兴县| 抚州市| 余姚市| 垣曲县| 朝阳市| 志丹县| 自贡市| 太和县| 通道| 凯里市| 五莲县| 陵川县| 察隅县| 广西| 武义县|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