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 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幼兒園管理者應對幼兒園管理工作作出全新的思考。人本思想是幼兒園管理的靈魂,管理者應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將人本主義思想融入幼兒園管理之中。幼兒園管理中彰顯人本思想應遵循需要理論、雙因素理論、期望理論與公平理論這四種理論。
1.生理需要與幼兒園管理。在教育管理中,生理需要是指員工個體的生存需要和幼兒園這個群體得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首先,員工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幼兒園管理者應盡可能地解決員工衣、食、住、行的問題,滿足他們的生理需要,促使教師安心工作。其次,幼兒園管理者應重視幼兒園作為一個群體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幼兒管理者應從經(jīng)濟儲備和硬件建設兩方面入手,除了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外,還應多方籌措資金,維持幼兒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安全需要與幼兒園管理。人們需要安全、有序、可預測、有組織的環(huán)境,馬斯洛認為這是人們普遍的心理。幼兒園的教職工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能有效發(fā)揮他們的作用。
3.社交需要與幼兒園管理。社交需要主要體現(xiàn)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上,如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管理人員之間、學生群體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的關系,這幾種關系的總和,構成了幼兒園完整的人際關系。
4.尊重需要和幼兒園管理。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庇變簣@管理者應滿足師生員工的尊重需要,要從師生員工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管理方案,多聽取師生員工對幼兒園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師生員工的人格。
5.自我實現(xiàn)需要與幼兒園管理。自我實現(xiàn)需要是指一個人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為理想和價值工作。幼兒園管理者要給予每個人自我實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極大地發(fā)揮每個員工的潛能。
保健因素包括工資、居住條件、工作條件、人事關系、職務、地位、安全感和生活待遇等,這些是激勵教師工作的基本條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保健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管理者應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員工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激勵員工積極工作。激勵因素是要求幼兒園管理者在安排工作時應充分考慮每個人的內在潛能,激發(fā)教師的專業(yè)潛能,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期望理論的核心是個體對實現(xiàn)目標的需要。首先,管理者在確立幼兒園管理目標時,必須要考慮師生的切身利益。其次,管理者設定的目標必須結合本校實際,具有可操作性。最后,管理者在管理中要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這種科學的激勵機制是建立在管理者選擇和確定目標的過程中。
每個人都有將自己的投入和所得與其他人進行比較的傾向,這就是所謂的公平要求。管理者在制定幼兒園獎勵制度時要保證勞動者的投入和所得成正比,即多勞多得的原則。
教師作為特定的群體,有其特殊的職業(yè)特點。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充分考慮人本原則,努力從經(jīng)濟、社會、政治、心理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在物質激勵上(如晉升工資、獎金分配等)要體現(xiàn)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管理者還要注重對教師的精神激勵。如校內的評優(yōu)評先,在評選中管理者不僅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還要盡可能把名額分配給一線工作的教師,讓一線教師認識到他們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更大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管理者還要盡可能讓教師多參加區(qū)域性的教學活動,如公開課、各種教學比賽等,這種活動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還能滿足教師被尊重心理需求。
管理者的情感是幼兒園管理的重要條件,恰當?shù)剡\用情感因素,可以增加管理效能,激發(fā)教師的責任感和積極性。管理者要多聽教師意見,多關心教師,力所能及地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同時,管理者在管理中還要做到多一點人情味,少一點火藥味;多一點理解體諒,少一點求全責備;多一點引導鼓勵,少一點指責批評。這樣能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挖掘他們的潛能,促使教師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群體,更好完成育人任務。
總之,幼兒園管理是一門藝術,管理者應在幼兒園管理中真正體現(xiàn)人本思想,以真正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促使幼兒園走向高質量發(fā)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