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高職院?;A工作

      2020-01-02 18:07:06鄭承志
      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雙高雙師教師隊伍

      鄭承志

      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高職院?;A工作

      鄭承志

      (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蕪湖,241002)

      對于“雙高時代”的高等職業(yè)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教師隊伍建設是題中應有之意,并且任重而道遠。教師隊伍是高等職業(yè)院校發(fā)展的重要支撐維度,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是打造職業(yè)教育“雙師型”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客觀要求。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總量不足、結構待優(yōu)化、高層次人才“短板”、“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渠道不暢等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必須發(fā)揮頂層設計的引領作用,提升分類管理效果,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并強化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

      教師隊伍建設;高等職業(yè)教育;“雙師型”教師;科研與社會服務。

      “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明確要求,對于加強高職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yè)教育進入“雙高時代”,在“完善職業(yè)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要發(fā)揮“舞龍頭”作用,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真正肩負好“培養(yǎng)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職責”。

      一、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的主要動因

      (一)教師隊伍是高等職業(yè)院校發(fā)展的重要支撐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體現了對“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的殷切期望;梅貽琦先生的“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著名論斷,深刻揭示了教師在大學中的關鍵作用。從高等職業(yè)院校的支撐維度看,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學校肩負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出發(fā),作為教和學的耦合因素,教師隊伍是學校的重要支撐,辦學的資金用地及設施設備可能在短期內籌集到,唯有教師隊伍非短期內可以完成建設,人才培育需要積淀。

      (二)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等職業(yè)院校特色發(fā)展之基

      與基礎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職業(yè)性、技術性和應用性,決定了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的建設目標是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所謂“雙師型”教師,是指“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實際工作中,“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包括三個方面:講師(實驗師)以上職稱;中級以上職業(yè)資格證書并具備熟悉行業(yè)企業(yè)的動手能力;擁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功底和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書育人效果突出。無論對于碩士還是博士學歷的教師,其普通高等教育的母體在培養(yǎng)實踐教學能力方面都存在“短板”,需要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中歷練,因此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始終在路上,是關鍵的基礎工作[1]。

      (三)提高職業(yè)院校教師素質要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了對高等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期盼。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是知識、思想和真理的傳播者,“在學生成長中扮演的角色甚至比家長更加重要,其一言一行影響學生一生一世。”[2]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全社會尊師重教的風氣,特別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指導思想,為教師政治地位的崇高感、社會地位的幸福感及職業(yè)地位的成就感創(chuàng)造了條件。立身修德、治學練藝、培養(yǎng)人才、開展科研與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是教師的職責所在,所以我們要依托隊伍建設這項基礎工作,一方面通過引進、培養(yǎng)、研修、儲備等多種途徑夯實隊伍建設的基礎;另一方面,讓教師潛下心來,引導教師努力奮斗,形成“板凳要坐多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良好氛圍。

      (四)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迫切要求補上隊伍短板

      《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特別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yè)建設計劃”的實施,吹響了高等職業(yè)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號角。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是“雙高計劃”的改革發(fā)展重要任務,也是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ǎng)高地的基礎工作。然而,包括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在內的高等職業(yè)院校,距離擁有足夠多的“高水平專業(yè)群帶頭人、教學與研發(fā)能力強的骨干教師、行業(yè)企業(yè)一線經歷與經驗豐富的青年教師”的標準尚有差距,其師資隊伍的短板還很明顯。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引進和培養(yǎng)相結合的方式,強化隊伍建設這項基礎工作,讓廣大教師共同擔負起“雙高計劃”建設工作,以推進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二、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總量不足且結構有待優(yōu)化

      《2019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高等職業(yè)院校在迎來發(fā)展利好的同時,也面臨資源“攤薄”的挑戰(zhàn)。隨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提高、高職擴招100萬人。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受供給結構、經費、教師編制等因素影響,多數高校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高職院校教師總體數量不足,“師生比”一直比較高;教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雙師型”教師的數量不足且比例偏低;由于新技術、新學科(專業(yè))的不斷涌現,加之職稱與職數限制,高水平專業(yè)群帶頭人數量不足,影響力亦不夠;教師隊伍結構問題明顯,“長線過長”、“短線過短”的情況疊加。

      (二)高層次人才存在“短板”

      隨著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fā)展,高校成為博士、教授及技能大師的重要集聚地。但是由于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條件、人才待遇、科研條件和高職學校的社會認可度等因素的限制,許多高校在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上劣勢明顯,并且人才流失嚴重,高職院校在這方面尤為突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按照人才標準劃分的高層次基金、計劃、項目主持人等領軍人才、省部級教科研獎項獲得者等拔尖人才普遍缺乏;二是長期專注、堅持高等職業(yè)教育研究的學者、具有博士學位的二級教授或高職院校在崗博士生導師過少;三是熟悉行業(yè)企業(yè)、作為文化或者技術傳承人的技術技能大師等特殊高技能人才稀缺。

      (三)“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渠道不暢

      《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加強職業(yè)技術師范院校建設”、“實施職業(yè)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針對的正是“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渠道問題?!半p高計劃”提出“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夯實學校發(fā)展基礎”?,F實的情況是:職業(yè)教育教師培養(yǎng)的職業(yè)技術師范院校不足、培養(yǎng)體系局限,“造血功能”不夠;高職院校教師來源主要依賴普通高校研究生,普遍缺乏行業(yè)企業(yè)工作經歷;在崗教師“雙師型”培養(yǎng)培訓不夠,距離“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yè)或實訓基地實訓”的要求差距較大;受經費、審批指標等限制,組織選派專業(yè)骨干教師赴國外研修訪學的人次比較少。

      (四)教師依托科研與社會服務發(fā)展提升自身的程度不夠

      科研與社會服務既是高校的重要職能,也是彰顯學校實力與影響力的重要標志,如國家、省級科學技術獎勵對高校形成重大刺激。通常意義上,國家基金項目、省級以上獎項、科研經費、專利數、社會服務到賬經費等是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的主要標志,在這方面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相比差距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高職院校教師的科研與社會服務意識相對滯后,缺乏高水平標桿;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yè)等方面的項目受相關體制和機制的約束,致使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在爭取基金項目、獎項及經費方面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既沒有政策和資金支持,又在理論水平、團隊結構和綜合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其發(fā)展出現瓶頸。

      三、“雙高時代”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策略

      (一)頂層設計引領

      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是對我國教育事業(yè)規(guī)律性認識的深化,同時也是“雙高計劃”建設單位重要的建設任務。從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出發(fā),以“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為例,我們需從以下幾方面出發(fā)做好“頂層設計”。

      1. 拉高標桿

      比照“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標準,我們應依據學?!罢鲁獭?、“學校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學校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25年)”,通過制定并實施“專業(yè)建設規(guī)劃”、“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劃”及“課程標準”形成“目標鏈”與“標準鏈”,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加大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力度,補齊高層次人才“短板”,壯大教師隊伍,優(yōu)化隊伍結構。

      2. 引領教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我們應對照教師、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要求,從補齊職業(yè)短板入手,通過提升學歷、開展社會實踐、錘煉語言文字功夫、學習教育理論等方式夯實高職教師的職業(yè)基礎;依托教學改革實踐強化課堂管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幫助年輕教師獲得相應資歷并達到講師職稱的條件;幫助已獲得講師資格的教師達到副教授條件并獲得同行認可,實現學術有聲音、業(yè)內有席位,形成影響力;幫助已獲得副教授資格的教師成為教授或達到相應條件,使其在人才培養(yǎng)、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

      3. 管理制度保障

      我們應按照崗位設置要求,修訂并完善教師崗位職責、人才引進、培訓培養(yǎng)、考核、激勵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落實教學中心地位,強化“為教學服務”的宗旨,完善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協(xié)同育人,加強教師培訓,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考察調研活動,培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培養(yǎng)全國教學能力大賽優(yōu)秀選手,造就有影響力的教學行家,增強學界認可度。

      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對于教師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人人上進、個個爭先的良好氛圍。

      (二)分類管理提升

      高職院校教師因其年齡、崗位、身份及影響力等的不同,可被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學校對教師隊伍實行分類管理,能夠助推其成長與發(fā)展。

      從年齡看,我們主要應該關注青年教師和中老年教師。青年教師以站穩(wěn)課堂為目標,通過“導師制”取得“雙師資格”等,成為生力軍;中老年教師作為學校的中堅力量,則要發(fā)揮專業(yè)支撐作用,實現“以老帶新”。

      從崗位看,主要有公共基礎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和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公共基礎課教師應該從夯實基礎、服務發(fā)展出發(fā),做到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塑造并舉,發(fā)揮公共基礎課在人文、思想品德、身心素質等方面的基礎作用;專業(yè)課教師要致力學生的知識積累、遷移、轉化與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服務發(fā)展、促進就業(yè);實習實訓指導教師要依托實習實訓,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技術技能應用能力。

      從身份看,高職院校有專任教師與行業(yè)企業(yè)兼職教師。專任教師肩負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職責使命,“高標準、嚴要求”是他們必須堅持的教學及科研原則;兼職教師是高等職業(yè)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無論是課堂教學、實習實訓指導還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社會服務,都要立足于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職場意識”,完成協(xié)同育人的任務。

      從影響力看,主要有教學名師(大師)、學科(專業(yè))帶頭人及骨干教師之別。教學名師(大師)和學科(專業(yè))帶頭人通過項目支撐來取得標志性成果;骨干教師作為骨干力量要追求代表性成果,凸顯自身的骨干作用。

      (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yè)教育作為一個類型區(qū)別于普通教育的典型特征。在“雙高計劃”建設中,針對 “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渠道不暢的問題,高職院校可從以下幾方面發(fā)力:

      一是推行“雙證書”制度?;凇靶屑依锸帧钡倪壿嬈瘘c,特別是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和“1+X證書”試點要求,依托國家職業(yè)資格框架,高職院校鼓勵教師通過學習、培訓及考核取得相關的證書,并通過教育主管部門的認證成為“雙師型”教師。

      二是搭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半p師型”教師作用的真正發(fā)揮,意味著教師在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擔當與作為,即依托一定的平臺將“專業(yè)對接產業(yè)(行業(yè))、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落到實處。例如,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依托校企合作理事會和財經商貿職教集團,成就了現代學徒制試點“松鼠新商學院”和混合所有制試點“迪科金服學院”等典型案例。

      三是落實專業(yè)教師企業(yè)實訓制度。高職院校可推行每位教師對接一個企業(yè)的“一師一企”制度,引導每位青年專業(yè)教師對接一個企業(yè),熟悉行業(yè)企業(yè)實際,增強動手能力;探索建設企業(yè)教師工作站,定期選派骨干教師進站工作6個月,幫助企業(yè)解決企業(yè)診斷、技術攻關、項目咨詢、合作開發(fā)等實際問題[3]。

      (四)強化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

      “雙高計劃”提出“加強科研與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增強技術技能創(chuàng)新服務能力”。對“雙高計劃”建設單位來說,科研與社會服務既是重要的支撐力量,又是提升教師隊伍能力與水平的重要抓手。面對科研與社會服務的“短板”,高職學校需要抓好以下幾方面:

      1. 增強科研與社會服務意識

      “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教育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科研的支撐”[4]。我們必須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高度,確立認識、分析、解決行業(yè)企業(yè)實際問題的意識,通過強化制度、經費、人員、設備保障,支持、幫助、激勵科研與社會服務,形成教師積極投身科研與社會服務的良好氛圍。

      2. 加強科研與社會服務平臺和基地建設

      我們可依托平臺和基地,打造高水平團隊,培育相關的項目,成就研究成果。例如,作為財經類高職學校,在補上科研與社會服務“短板”方面,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立了現代服務業(yè)應用研究創(chuàng)新平臺、信息管理應用研究創(chuàng)新平臺和藝術設計應用研究創(chuàng)新平臺以及現代職業(yè)教育研究基地和徽商文化研究基地,組建了15個應用研究團隊,每年安排相應的項目與課題,提供專項經費,取得了一批包括論文、專著、專利、橫向項目等在內的代表性成果。

      3. 完善科研與社會服務激勵機制

      高職學校教師在科研與社會服務方面積極性不高、科研成果轉化動力不足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完善激勵機制勢在必行。對于科研與社會服務涵蓋的縱向、橫向項目,論文、專著、專利成果,以及相關的獎項、咨詢報告等,我們應該從配套經費、成果獎勵、成果轉化分成、相關精神激勵等方面通過“教科研積分制”,形成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激勵機制,助推科研與社會服務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強。

      總結

      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是高職院校的一項長期工作。無庸諱言,在“雙高時代”,高水平高職學校需要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因此,我們要利用好“三教改革”的契機,完善教師管理服務制度,改進教師培養(yǎng)的機制與模式,建立教師教育質量監(jiān)督與評估機制,真正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院的基礎工作,為實現“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的“雙高計劃”建設目標以及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趙永勝. 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研究[J].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19(32):48.

      [2]顧昭明,張劍. 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的實質蘊涵[J]. 中國高等教育, 2019(4):19.

      [3]金禮舒. 基于勝任力理論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 教育與職業(yè), 2019(24):53.

      [4]鄭承志. 高職院校應重視教科研工作——以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為例[J]. 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9(3):67.

      Insistence on Taking th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s the Basic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ZHENG Cheng-zhi

      As far a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in the “double-high-level” period is concern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is what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obviously means. This task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much hard work. The teaching faculty remains a powerfu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so it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building a high-quality “double-qualification” vocational teaching team to insist on taking th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s the basic work.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total quantity, its framework to be optimized, weak links in respect to high-level talents and the obstructed training channel for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s. As a result,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shall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op-level design, improve the effects of classified management, building a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ing team and intensify their ability in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G640

      A

      1009-1114(2020)02-0005-04

      2020-04-10

      鄭承志(1964.9—),安徽太湖人,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工商管理、高等職業(yè)教育研究。

      文稿責編 陳慧敏

      猜你喜歡
      雙高雙師教師隊伍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08:30:50
      我校2020年“雙高計劃”建設研究成果展
      務實求真的長春高新第二實驗教師隊伍
      尚德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
      建筑室內設計專業(yè)雙師培養(yǎng)授課實踐探討
      湖北農機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6
      林秀娟 茶業(yè)“雙師”
      海峽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4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小學科學“雙師課堂”中雙師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4
      牽手教育: 中等職業(yè)學?!八脑⑴e, 德技雙高” 的校本實踐
      廣東教育(2020年3期)2020-04-03 02:03:18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思考
      错那县| 洞口县| 吉安市| 尼勒克县| 南木林县| 谷城县| 牟定县| 清苑县| 苏尼特右旗| 白朗县| 文化| 集安市| 那坡县| 板桥市| 吴旗县| 保定市| 漳浦县| 金寨县| 江陵县| 健康| 碌曲县| 阿坝| 林州市| 淄博市| 上杭县| 济阳县| 新昌县| 阳新县| 平江县| 老河口市| 昌江| 陇西县| 广汉市| 永定县| 盐津县| 梁山县| 巴彦淖尔市| 巴林左旗| 河北区| 郴州市| 镇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