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遞式教學是指將作文教學分為若干階段,層層遞進,每個階段都有學習計劃和學習重點,力求讓每個學生在各個階段都能有所收獲。層遞式作文教學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力求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本文對小學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展開分析。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經(jīng)常忽略作文教學,而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寫作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作文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但需要日積月累,需要大量閱讀和寫作實踐。而當前的作文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枯燥無味,導致學生沒有寫作興趣,寫作水平低下。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開展教學活動。層遞式教學法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愛上寫作。
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教師方面。首先,很多學校和教師對作文不夠重視,沒有開設作文課,更沒有對寫作的詳細指導。其次,教師沒有把握作文教學的重點,將寫作技巧和方法的傳授作為教學重點,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另一個是學生方面。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有的甚至抵觸寫作。另外,有些學生理解能力差,還缺少素材,導致其寫作時要么不知如何下筆,要么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寫作最基礎的是遣詞造句的能力,但小學生缺少積累,詞匯量有限,導致其語言運用能力弱,寫作時經(jīng)常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作文語言邏輯混亂,詞不達意。因此,教師應運用層遞式教學法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可以組織口頭造句的游戲,教師給出關鍵詞,讓學生根據(jù)關鍵詞造句,句子不必華麗有文采,但要完整,有邏輯性。然后教師再適當引導。例如,運用“熱愛”造句時,有的學生說出來的句子比較簡單——“我熱愛生活”,此時教師可適當引導,讓學生加入一些元素來修飾“生活”,使句子更豐富,學生寫出了如下句子——“我熱愛千變?nèi)f化五彩繽紛的生活。”
興趣是推動人做好一件事并持之以恒的動力,是學習之火的助燃劑,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運用層遞式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寫景物類作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風景圖片,引導學生回憶和家人、朋友的旅游經(jīng)歷,讓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寫作興趣。
好文章離不開寫作技巧。寫作技巧運用得當能讓文章更吸引人,更有魅力。寫作技巧很多,包括制造懸念、襯托對比、開門見山、欲揚先抑、情景交融等。表達同一種思想,甚至可能運用相似的素材,有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就有感染力,有的學生的文章就很空泛,這是為什么呢?玄機就在寫作技巧上。熟練運用寫作技巧,能化腐朽為神奇。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讓學生對各種寫作技巧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因其既能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能考查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能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等,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作文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層遞式教學法能很好地解決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難題,幫助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作文教學的重要方法,教師應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