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攜帶著“別才”和“別眼”的行走

      2020-01-04 07:08:48朱向青
      閩南風(fēng) 2020年12期
      關(guān)鍵詞:金圣嘆旅行者林語堂

      朱向青

      金圣嘆因評《水滸》而名滿天下,這位明末清初的蘇州奇才,詩詞文賦均有成就。據(jù)傳,順治皇帝曾評金圣嘆說“此事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金圣嘆遂引皇帝為自己知音,曾“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金圣嘆不僅能文善詩,而且為人狂放不羈,忠貞梗介。東林黨的領(lǐng)袖錢謙益是金圣嘆的至親的舅父,明朝覆滅時屈膝投降,當(dāng)上了清朝的禮部侍郎,時人皆去攀附。金圣嘆卻在錢謙益的生日壽誕上寫下“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的對聯(lián)。令錢謙益威風(fēng)掃地、顏面頓失。金圣嘆的膽識才華在當(dāng)時贏得隆大盛名,其談易講佛、釋儒說道、評詩論文往往卓具見識,有別于時。即使對平常的生活現(xiàn)象的認(rèn)識之中,也新見間出,不同凡響。如金圣嘆對于游歷天下,行走自然間的感悟就有別于當(dāng)時之人——

      吾讀世間游記,而知世真無善游人也。夫善游之人也者,其于天下之一切海山方獄,洞天福地,固不辭千里萬里,而必一至以盡探其奇也。然其胸中之一副別才,眉下之一雙別眼,則方且不必直至海山方獄,洞天福地,而后乃今始曰:“我且探其奇也?!?/p>

      金圣嘆認(rèn)為,真正游行的人就是在游行之中善于探尋“海山方獄、洞天福地”中的奇特之處,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游行者“胸中之一副別才,眉下之一雙別眼”。事實上,古今中外,也只有具大才者、成大德者、事大功者才有“別才”和“別眼”。凡夫俗子,蕓蕓眾生,能于山水田園中覓得幾份情趣和真意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無獨有偶,“一心做宇宙文章,兩腳踏中西文化”的大師林語堂先生就有著和金圣嘆一樣的感悟和認(rèn)識。在《生活的藝術(shù)》一書中,林語堂說到了一位美國女友對他講的故事。林語堂的美國女友曾被幾個中國朋友邀到杭州的某山去看景物。那一天早晨霧氣很濃,除了濃霧之外,不見一物,她很失望。中國朋友勸她說峰頂上定有奇景可見。她于是再跟著向上走去。不久只看見遠(yuǎn)處一塊被云所包圍的怪石,別人都視作好景。她很是懊惱,就想回身。她的朋友又勸說在頂上還有更奇的景致。她依舊跟著別人上去。最后到達(dá)山頂,只見一片云霧,和天邊隱約可見的山峰。她就責(zé)問中國朋友:“這里實在沒有什么可看???”

      講述了這個故事之后,林語堂說,確實是有“另有一種旅行,不為看什么事物,也不為看什么人的旅行”,所看的也許“不過是松鼠、土撥鼠、云和樹之類”的隨心逐意、閑云野鶴的旅行。這樣另類的旅行者既莫測高深,更難得一遇。在文章中,林語堂也應(yīng)用了金圣嘆的那句話,指出這一類旅行者的高明之處便在于“胸中的一番別才,眉下的一副別眼”。語堂先生對金圣嘆此段妙文的闡釋則是認(rèn)為“別才”就是善游之人必須要有“易覺之心”,而“別眼”即善游之人要在山水風(fēng)光中有一雙“能見之眼”。易覺之心,即對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敏感善悟,觸類旁通。能見之眼,即能見人所不見,自大千世界的“實景”中看見“虛無”,窺見萬物本源的實質(zhì)。

      其實,林語堂對旅游的看法,也浸透了他一貫的人生風(fēng)格,那就是逍遙的靈魂、閑適的境界、幽默的稟賦和性靈的生活。林語堂認(rèn)為旅游的意義就是行走的意義,而真正的行走是一種無意識的生命的放逐,是自由精神的絕對行走,是閑適靈魂的任意漂泊。任何一次的出發(fā)都可能是一次對以往的切斷,都是一次進(jìn)入一個新的未知的世界之全面冒險。因為不知道終點也不知道結(jié)局,不知道等待你的究竟是什么。正是這種漂泊,使心靈不再被外在的各種紐帶所捆綁,而可以自由地選擇,自由地接近那個精神的故鄉(xiāng),那個心中深藏的世界。從出生地一步步走出來,走過人生的一道道風(fēng)景,也走過一個個不同的地方。但任何一個有形的地方,都不是心靈能夠長久駐足的故鄉(xiāng)。生命旅途中只有一個起點,卻沒有固定的終點。這樣,人生就永遠(yuǎn)處于“行走”和“出發(fā)”的狀態(tài)。所以,如同金圣嘆讀文人游記,發(fā)出“知世真無善游人也”的喟嘆,而林語堂也將時人的旅游稱為“沒落的藝術(shù)”和“虛假的旅行”。

      特別是“虛假的旅行”,林語堂不厭其煩地為之分別畫像。第一類是“旅行以求心胸的必進(jìn)”,具這種心胸的旅行者包括現(xiàn)代的導(dǎo)游者的組織必行之過度而變成為“令人最難忍受的討厭東西”。比如走過一個廣場的銅像時,必叫游人去聽他(指導(dǎo)游)講述生于何年何日,死于何年何日,甚至許多不知所云的事實。語堂先生舉了親歷的一個例子,某一天去蘇州虎丘觀光,聽導(dǎo)游講了一大通,并說高懸在劍池四十尺之上的那座石橋,便是古美人西施的晨妝處,實則西施的梳妝臺遠(yuǎn)在十里之外。于是回來腦中常會充滿互相矛盾的史實和年代,包括一些似是而非的傳說。而旅行的樂趣也會因此而大減。 第二類是“為了談話資料而旅行”。語堂先生又舉一例,某次他在蘇州品茶,見一旅行者將自己持杯飲茶的姿勢攝入照片,于是就揣想這位仁兄其注意力會因重視照片而忘卻了品茶的滋味和享受。他在巴黎還見到因長時間拍攝留影而無暇去參觀瀏覽的匆匆游客。另有一類游客因為想使自己更多地游歷名勝而成為日后向他人夸說炫耀的資料,故往往手拿一張游覽地圖疲于奔命,剛到一處尚未仔細(xì)看即急急奔向另一處,“這種尋求學(xué)問和談資的驅(qū)策,使人在旅行時不能不于一日中,求能看到最可能的多數(shù)的名勝地”。先生??畤@如此的旅行者雖辛苦奔波,但卻淪落為功利的驅(qū)使者而必定會喪失旅行的真趣。 第三類是“愚拙的旅行者”。林語堂認(rèn)為有的人在游行前事先早已能算定將在甲地和乙地耽擱多少時間,且在啟程之前必先預(yù)定下游覽的程序。旅行時又必如上課一般的切實遵時而行。語堂先生在此幽了一默,“他們真的好像似在家一般,即便在旅行中也是受月份牌和時鐘的指揮”。 這里,林語堂對于旅游現(xiàn)狀描摹得十分傳神,相信今日的讀者,尤其是旅游愛好者,都會或多或少地從中發(fā)現(xiàn)他人甚至自己的影像而生似曾相識之感。

      林語堂先生明確主張“旅行的真正動機(jī)應(yīng)是旅行之求忘其身之所在”。一個人在社會或在家庭中難免受著種種俗尚。規(guī)則、習(xí)慣和責(zé)任的束縛,一切煩惱郁悶,壓抑不快時時發(fā)生,人們自然會想出種種解脫的辦法,而其中最易于實現(xiàn)又最文明有效的也許是遠(yuǎn)與近的旅行。故語堂先生指明唯有“藉旅行以求忘卻一切,恢復(fù)他的自由人類的本來面目”。他說,“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jīng)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懸念”,林語堂強(qiáng)調(diào)“旅行必須是流浪式”,其要點是“無責(zé)任,無來往,無來客和無目的地”。大師的幽默似乎無處不在。接下來寫道:“一個好的旅行家,應(yīng)該是不知道他要往哪里去,不知道他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名字?!比绻麚碛泻瓦_(dá)到了如此的流浪精神和境界,那么便不但“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而且能在物我兩忘的意境中“享受并獲得旅行中最大最真的趣處”。

      不由得佩服林語堂大師的見解和認(rèn)識。一般普通的旅游者,欣羨遠(yuǎn)足僅是緣于生命不愿讓方寸的空間拘系,以為舉首抬眸間就能企及的事物和情境總是微不足道的,以為真正的風(fēng)景定然生長在遠(yuǎn)方。然而,行年漸長,走過許多的城市和鄉(xiāng)村,才發(fā)覺那些或雄渾或婉約的風(fēng)景依舊無法填飽自己饑餓的靈魂。于是,我們終于知道,旅游當(dāng)中只有“胸中之一副別才,眉下之一雙別眼”,才會自然洞見浸染于京華煙云和鄉(xiāng)野幽草中那份閑適意趣,就會于大漠孤煙和海濱夜月中覓得幾絲兒別具蘊味的逍遙精神。

      如同唐人孟浩然寫詩“淡到看不見詩”,因為“胸中之一副別才,眉下之一雙別眼”,真正旅行者便會在明麗清雅的自然境界中忘記了自己存在。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山水精神和人格氣質(zhì)融鑄成一體,達(dá)到了陶淵明筆下“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的達(dá)觀自在精神,這才是旅游的真意,也是人生的真意。

      猜你喜歡
      金圣嘆旅行者林語堂
      成為更可持續(xù)的旅行者
      英語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52
      做負(fù)責(zé)任的旅行者
      林語堂:幽默藝術(shù)與快樂人生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8
      金圣嘆刑場別子
      小讀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03:36:24
      探訪林語堂故里
      海峽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旅行者之歌
      1940年林語堂短暫的重慶之行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7
      幽默到死金圣嘆
      中學(xué)生(2016年8期)2016-03-01 03:45:07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漢語世界(2015年1期)2015-12-28 11:05:24
      金圣嘆、張竹坡、脂硯齋點評中“犯”概念的探討
      兴山县| 长春市| 什邡市| 沙湾县| 临洮县| 湘乡市| 彰化市| 黎川县| 温宿县| 沂源县| 昌黎县| 涟源市| 榆树市| 和田县| 平顺县| 无为县| 天全县| 行唐县| 珲春市| 高青县| 呼图壁县| 潞城市| 沈阳市| 连云港市| 全州县| 和平县| 梓潼县| 兴文县| 大方县| 瓮安县| 南江县| 抚宁县| 平度市| 涟水县| 广灵县| 永定县| 长治市| 抚顺市| 望江县| 枣强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