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俊
(寧夏吳忠市同心縣韋州鎮(zhèn)中心學校 寧夏吳忠 751300)
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不斷完善,學生學習的方式也更加便捷和多樣,互聯網的發(fā)展下,在線移動學習日漸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能夠實現學習的靈活性和生動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弊端逐漸顯現,而微課這一形式的推出,極大地改變了語文教學方式,通過微課進行語文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水平。
小學生都有貪玩的特點,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往往很低,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微課激發(fā)學生對合作學習的欲望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在學生小組合作之前,為他們適當地播放一些微課視頻,通過這樣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此舉有助于高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
例如,學習《守株待兔》時,我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預習這篇課文,并安排了一張時間表,每個組可以來我辦公室用我的電腦查閱資料,大家也可以在課下(如周末)聚在一起搜集資料,進行課前預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我還為學生制作了一個導學的微課視頻,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并說明這次合作學習中,優(yōu)秀小組將會得到獎勵,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預習積極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都是剛剛接觸學校教育和學校生活,很難真正把心思放在學校學習上,而且,很多時候小組合作學習學習一方面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討論的機會,但也給一些調皮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打鬧和聊天的機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微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微課有非常重要的優(yōu)勢,每一幀的內容,通過組員的共同討論,都能得到一個令人驚喜的答案,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往往會想到教師想不到的一些細節(jié),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為了改變不好的合作學習風貌,提高合作學習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感,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微課學習資料,作為學生合作討論的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合作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2]。
例如,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二首》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這兩首古詩。并且也布置了一些目標,首先要熟讀兩首古詩,之后利用我發(fā)下去的微課短視頻,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小組合作學習,了解作者的背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大家能夠掌握一些難讀的字的讀音,并且有些同學能夠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這樣的微課小組學習,學生能夠獨立朗誦古詩,對詩的理解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這樣的方式,不但讓學生掌握了課文內容,還提高了學生抓重點的能力,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由于小學生自身知識儲備量不足,社會經驗少,對很多語文知識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同時,教師還要掌握信息化技術,更好地運用信息化手段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將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ヂ摼W上有非常多和語文教材內容配套的資料,教師要認真篩選和收集,以微課的形式,將這些資料直觀化、生活化,讓學生通過微課學習,充分了解和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點,這也能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也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學習《松鼠和松果》時,我首先制作了一些關于大自然風景的視頻,讓學生在動聽的音樂中觀看自然風景和活潑可愛的小松鼠,以此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兩只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小松鼠,通過植樹造林維護了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所以,我引導讓學生了解,“我們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也一定不要忘記去回饋大自然”,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課堂的最后10分鐘,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探究怎樣做能保護大自然。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從身邊的小事想起,想出了一些保護環(huán)境的辦法,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紙張用兩面,不浪費糧食等。通過這種方式,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信息化技術,合理營造學習情境,教師還可以結合微課這種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樂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主動融入課堂。教師還要向學生傳遞“學習方法比學習內容更重要”的思想,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很大幫助[3]。
例如,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語文識字》時,我利用微課教學手段,將識字內容制作成課件,并在課堂上利用白板軟件,一筆一畫地進行筆順的演示。這樣,學生在微課上看到了漢字從古至今的變形和來歷,感受到了漢字以外的色彩和圖像。我還設定了一組象形字,由圖片到象形文字,展示由象形文字轉變到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興趣高漲,語文課堂一下子就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大家議論紛紛,各抒己見,這樣學習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生對文字的記憶也有了系統(tǒng)的方式,這樣潛移默化中就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認知能力,學生認識一個新漢字時,就會用到這樣的方式,拆解漢字,理解后進行記憶,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解決學生合作學習中的問題是刻不容緩的教學任務,為了高質量地完成任務,教師可利用微課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融合微課的合作學習中,獲得不斷的進步和提升,真正意義上完成素質教育交給語文教學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