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錦
(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醫(yī)學院,四川 雅安 625000)
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yè)的前三年算中專,后二年是大專,但需在第三年結束后,經(jīng)校內(nèi)自主命題轉段考試合格才能從中專轉入大專學習(簡稱三轉二轉段考試),其中考試科目就有生理學。通過近幾年轉段考試的成績來看,一年后再次考試,即使全是基礎知識題,也比前一年期末考試題簡單得多,但成績都非常不理想。因為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yè)招收的是初中畢業(yè)生,年齡在15-16歲,多數(shù)是因為成績不太好,考不上理想高中,或即使能上高中,但對考上大學也沒有信心的學生。故大多數(shù)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往往是被動學習,臨考前死記硬背,應付考試,考完即忘,在后續(xù)課程的學習中根本聯(lián)系不上生理學知識[1]。因此,將過程考核評價貫穿于生理學教學的全過程,對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增強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期末終結考核評價的不足,收到滿意的效果[2]。
選擇我院2017級五年制高職護理2班(40人)作為研究對象,2017級五年制高職護理1班(40人)作為對照,選擇兩個班期末終結考核成績作為對照資料。兩個班學生的入學成績無顯著差異,入學后是隨機分班,前期課程的授課教師和授課方式均一致。
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yè)的生理學授課學時相對相多(88學時),為過程考核評價的實施奠定了時間上的基礎。
將1班作為對照,進行傳統(tǒng)教學,結業(yè)成績=平時成績(30%)+期末終結考核成績(70%),平時成績含考勤、課堂紀律、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實驗操作、實驗報告等,每項5分。
在2班將過程考核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第一堂課就分別給兩個班學生講明生理學期末結業(yè)成績的計算方法。結業(yè)成績=過程考核成績(50%)+期末終結考核成績(50%)。過程考核成績即10次隨堂考核成績,每次5分。每次考核時間一般為10~20分鐘。
期末終結考核成績即期末卷面考試成績,兩個班完全一致。
我院生理學教師參與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的全國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理學教學資源庫建設,使用該資源庫需要注冊“云課堂智慧職教””。教師和學生實名注冊“云課堂智慧職教”,即可在電腦和手機上免費使用。該資源庫內(nèi)有各章節(jié)重難點的微課視頻、動畫、案例分析、檢測題等豐富資源,學生可隨時學習。教師可根據(jù)各章節(jié)的特點,事先設計好隨堂考核題,同時添加答案和答題解析,并靈活選用在開始上課、上課過程中或下課前進行隨堂考核。學生通過手機APP快捷到達考核頁面,答題結束提交后,學生可及時看到得分情況和答題解析,教師則可根據(jù)平臺提供的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對考核題進行評講。
請說明采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數(shù)據(jù)描述方式和采用的檢驗方法。
通過統(tǒng)計10次的隨堂考核成績可發(fā)現(xiàn),從第3次開始,成績逐漸提高,且有相當比例的學生獲得滿分,提示學生越來越接受和適應隨堂考核形式,使信息化教學得以更好地利用。
通過統(tǒng)計1班和2班成績的分布情況發(fā)現(xiàn),成績<60分和成績>90分的學生比例并沒有顯著影響;而在采用將過程考核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之后,最明顯的改變在于60-69分分數(shù)段的學生比例明顯減小,偏向70-89分分數(shù)段分布。具體結果詳見表1。
表1 期末終結考核成績分布(例(%),n=40)
自律始于他律,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最有效的工具是考核,而考核的基本任務是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檢測教師的教學水平。其最重要的是考核模式和考核內(nèi)容[4-5]。終結性考核模式忽視了過程考核,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和素質的考查,還容易導致學生在考試中急功近利,鋌而走險,出現(xiàn)作弊等違紀違規(guī)行為,也達不到“以考促學,以考促教”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6-8]。過程考核在推進信息化教學、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和改善學習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9]。
“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時代,隨著信息化技術與課程教學的不斷融合,為過程考核評價模式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和保障[10]。在隨堂考核中,“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可快捷地生成試卷,為學生提供使用手機便捷答題的方式。成長于信息化時代的學生較易接受這種電子答題模式。教師也可根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情況,靈活選用隨堂考核時間。在上課開始時考核,可使過程考核兼具考勤功能,并提醒學生開始學習;在上課過程中考核,可在學生注意力開始下降時變換形式,及時調(diào)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下課前考核,可作為對學習內(nèi)容的歸納,引領課程總結。學生答題完成提交后,可及時看到自己的得分,并能查看教師提供的答題解析。教師也能及時查看每一道題的正確率及錯誤選項的概率等,從而指導教師在教學中更加凸顯難點和易錯點,提高教學的效率[3]。
過程考核強調(diào)過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散性和持續(xù)性的過程考核評價,雖然降低了期末考試壓力,但是全過程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促使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這種考核模式能夠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更加重視平時的課堂參與,改變過去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的情形[11]。由于是隨堂考核,學生需要時刻準備著應考,既切實推動了學生的過程學習,又有效消除了遲到、早退和缺席等情況,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升[4]。
兩個班的終結性考核成績相比,成績優(yōu)異(大于90分)和成績不良(小于60分)學生比例均占少數(shù),大部分學生成績在70-89分之間。兩種考核評價模式均能較好體現(xiàn)考試成績的正態(tài)分布。但基于“云課堂智慧職教”過程考核評價班(2班),學生的成績普遍得到提升,且重點提升的是70-89分學生的比例,這種將過程考核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評價模式能夠較明顯提高成績優(yōu)秀學生的比例。
將過程考核融入教學全過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教師也是一種挑戰(zhàn)。為了順利推進過程考核,教師只有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己,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下更大的功夫,不斷提高教學技能,才能更好地勝任教學任務。通過過程考核成績的反饋,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與學的效率[11]。
課程考核是教學質量的評價工具和手段,也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教學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針對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特點,將過程考核融入教學全過程,分散學生成績的構成,其作用的發(fā)揮,將增強課程考核的信度和效度,以更加客觀、公平和科學化的課程考核形式,促進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充分調(diào)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12]。
過程考核評價關注的是學生學習過程而非最終的考核結果,其目的不是為了檢測學生學了多少知識,也不是為了取消終結性考核評價方法,而是對教學評價體系的補充和完善。教師不能簡單將過程考核評價作為一種成績考核的指標,而是要根據(jù)過程考核成績的反饋,不斷優(yōu)化課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既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要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才能達到教學相長,從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