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睿
(甘肅省慶陽市隴東學院附屬中學 甘肅慶陽 745000)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會接觸各種各樣類型的文章。散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散文所謂形散而神不散,在散文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進行散文的學習。
散文有著“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在文章中會有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散文的過程中,擦亮雙眼,用心感受文章中的各種描寫細節(jié),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文章中的細節(jié)有更多的把握。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精細閱讀,讓學生在精讀和細讀的過程中對文章內容有最清晰的了解。通過師生共同閱讀交流,讓學生能夠一步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更有助于學生挖掘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及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描寫了荷塘的優(yōu)美景色,同時委婉地表達了朱自清先生面對現實的各種不滿,想要掙脫卻又無力的復雜心情。這篇文章的情感理解較為復雜,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進行精細的閱讀,學生自讀課文,勾畫出自認為的重點,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在學生分享結束之后,我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學生的分享,我了解到學生對文章的大致把握程度以及學生理解的誤區(qū),之后帶領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精讀細讀,將學生勾畫的重點進行逐句分析,從描寫的景象中深挖文章的內涵,讓學生能夠細致地感受到朱自清先生情感的變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篇散文的內涵與情感。
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散文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搜集同一主題或者同一作者的散文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學生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初步培養(yǎng)語文感覺,從而對分析散文形成一定的思路,降低學生在之后閱讀理解中的阻力,在閱讀多篇散文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也能夠讓學生進行積累,開闊學生視野。
比如在學完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這篇文章之后,我讓學生自己課下搜集郁達夫先生的其他散文作品,進行主題閱讀,圍繞郁達夫這一人物讓學生自主查找并閱讀其代表作品,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梳理郁達夫先生的行文特色,抓住郁達夫先生的主要特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作品中流露的情感色彩,同時也是語文積累的過程。隨后讓學生從自己閱讀的郁達夫的散文作品中挑選出喜歡的一篇撰寫讀后感,簡述自己所閱讀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思考感悟,通過讀后感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果,確保學生在課下能夠認真閱讀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
語文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課程當中,教師要適當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課上走到課下,將散文的學習從課堂延伸至學生的課下生活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布置一定的散文閱讀課后任務,讓學生課下進行散文閱讀。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理解散文的主要行文方式以及表達特色,同時通過大量的閱讀,也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積累知識。在學生閱讀之后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讀書分享活動,以分享的形式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散文學習成果,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班級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
如高一語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三課《囚綠記》,在學完這節(jié)課的內容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閱讀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閱讀陸蠡先生的其他散文作品,并且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記錄、批注、思考,整理自己的閱讀成果。之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交流,展示自己閱讀的陸蠡先生的作品內容及心得。通過學生課上的分享,既能夠檢驗學生是否有認真閱讀,也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生生互動、互相進步的過程,既幫助學生增長語文積累,同時又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1-3]。
總而言之,對于語文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課程中。學習散文需要進行大量的散文閱讀練習,以此來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教師應當運用適當的技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散文閱讀的過程中,鍛煉語文邏輯思維、情感感悟、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