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我國社會發(fā)展中的永恒話題,同時也是提升國民素質和文化程度的主要途徑,所以我國不斷地對教育領域進行著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此推動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F階段,我國教育逐漸向著低齡化發(fā)展,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必須針對兒童教育做出合理科學地調整。其中,在教材方面兒童繪本逐漸成為重要的示教工具,這主要是由于繪本內容,多以圖畫配合少量文字的形式展現給兒童,以此引導兒童獲得正確的認知。本文就兒童繪本中色彩的情感表達,展開了合理科學地分析,希望可以為兒童教育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兒童繪本;色彩;情感表達
引言:近年來,兒童繪本逐漸進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視野中,其以簡單豐富的圖畫形式,以及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贏得了兒童讀者的喜愛。通過對兒童繪本的研究,發(fā)現繪本所展示的內容,主要是利用圖片和少量的文字,向讀者傳達正確的認知,從而對兒童實現教育的目的。因此,在設計制作兒童繪本內容時,需要根據兒童的喜好和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地調整。首先,應該注意色彩的使用,這主要是由于兒童對顏色有著特別的喜好,同時合理的色彩運用完全可以體現出繪本內容所含有的情感。其次,繪本內容的設計還應該注重趣味性、藝術性和教育性,以此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意識,從而為兒童后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兒童繪本的概念
兒童繪本主要是針對兒童教育創(chuàng)新出的教育工具,其展示形式主要是運用大量的圖畫,配合少量的文字向讀者說明一個故事或者一個主題的書籍材料,在現代社會發(fā)展中已然成為最適合兒童學習和閱讀的書。
此外,兒童繪本真正意義上的誕生,應該是在19世紀后期的歐美地區(qū),而在亞洲地區(qū)兒童繪本起步較晚,但是發(fā)展卻十分迅速,尤其近年來繪本在我國得到了高速度的發(fā)展。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教育重視度的逐漸提高,使得兒童繪本得到普及。
另外,兒童繪本雖然是將圖畫和文字相結合,但是卻與插畫書有著明顯的區(qū)別。首先,插畫書是以文字結合圖畫的形式展示故事內容,但是插畫書更加重視文字的描述,這就導致圖畫在插畫書中的占比極為有限,這對于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的兒童而來,是不容易了解書中內容的,也就無法起到教育的效果。其次,插畫書中的圖畫和文字并沒有太大的聯系,通俗地講圖畫的作用僅僅起到了點睛的效果。而在兒童繪本中可以發(fā)現,繪本所表達的內容完全可以通過圖畫分析得出,并且圖畫不依賴于文字,更多的只是運用圖畫突出了故事和主題的內容,由此可見繪本的表現形式更有助于兒童理解和學習。因此,兒童繪本作為最適合開展兒童教育的教學工具,普遍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二、兒童繪本的特點及色彩所含情感
前文提及繪本內容的展示形式,是以連續(xù)的圖畫向讀者展示一個故事或者一個主題,對于兒童而言完成可以通過圖畫感知到繪本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就是兒童繪本最大的特點。此外,兒童的心智并不成熟,對于一切事物仍處在探知過程中,并且兒童還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較強的模仿能力,所以繪本的內容設計應該具有趣味性、色彩情感和教育性的特點,從而提高兒童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興趣。另外,通過對兒童性格特點和喜好的研究,發(fā)現兒童對色彩有著特殊的喜好,尤其是對于明快的顏色甚是喜歡。而兒童繪本正式根據兒童的喜好設計出內容,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成功地吸引兒童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fā)兒童閱讀的興趣,從而對兒童實現適合的學前教育。
(一)趣味性
玩是孩童與生俱來的特性,所以孩童都會對玩耍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在設計繪本內容時一定要注重趣味性。首先,通過對孩童的了解認識到,兒童可以在玩的過程中感知周圍事物,并且還會通過玩耍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經驗。此外,兒童在參與一個活動或者在玩某一個玩具時,會體現出極為專注的態(tài)度。但是當家長強迫孩童進行某一個活動時,兒童就會體現出極為不耐煩的心態(tài),以及還會產生嚴重的排斥心理。由此可見,兒童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動心,所以在兒童繪本中應該注重內容的趣味性,以此激發(fā)孩童的閱讀興趣。其次,兒童繪本的趣味性不單單表現在閱讀內容上,還可以在繪本的版面設計和藝術形象中表現出來,這就要求繪本制作人員不斷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孩童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繪本書籍。
(二)色彩情感
色彩所具有的情感是極為豐富的,主要可以分為,悲傷、明快、歡樂和恐懼等。因此,在兒童繪本中需要合理地運用色彩,表達出內容所包含的情感,以此引導幼兒加深對顏色的認知,以及學會表達自身的情感。首先,繪本設計師要充分地了解,不同色彩所表示的情感,例如,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會使用灰色或者其他暗淡色彩表示悲傷的感情,通過紫色表達神秘情感,通過黃色和綠色表達歡快的情感。因此,設計師需要根據內容對顏色進行合理地把控,從而幫助兒童建立正確的情感表達方式。其次,繪本情感表達還需要重視色彩的合理搭配。這主要是由于幼兒在認知方面極為有限,對于周邊的事物雖然存在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并不能對事物進行正確的區(qū)分和認識,所以在繪本的色彩情感表達中,需要提高色彩搭配的合理性。例如,在繪本中運用綠色表示小草、樹木等事物,同時在配合出歡樂的場景,就可以讓幼兒形成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也可以讓幼兒感受到綠色可以代表愉悅的情感。
(三)教育性
兒童繪本的意義就在于可以通過圖畫、色彩,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引導,從而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意識。因此,繪本的內容和展示形式,必須重視教育性,以此才能凸顯出繪本的真正意義。眾所周知,教育內容多種多樣,對于幼兒來講教育的深度,必須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如此一來更有助于幼兒學習和體會。例如,在繪本內容中可以涉及友誼、家庭、快樂、傷心等生活體驗,幼兒通過閱讀就可以體會到何為朋友,或者體會到父母的關愛等。
三、兒童繪本中的色彩表現
(一)兒童繪本的色彩特點
兒童對色彩的敏感度要遠遠高于線條、形狀和外觀,并且顏色還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兒童在進行繪本閱讀時可以直接判定顏色的種類,所以在設計繪本內容時要極為重視色彩所具有的特點。此外,兒童繪本的內容本來就具有易懂性,如果在配合使用合理的色彩搭配,就能夠有效地提升兒童的理解能力,更可以幫助兒童掌握色彩所具有的情感。通過對兒童的了解發(fā)現,由于心智不夠成熟,兒童在探索周邊事物時,往往會抱著快樂、有趣的感情色彩進行觀察和體驗,所以純色和明快的顏色更容易被兒童所認識和接受。而對于那些暗淡、復雜的顏色,兒童在心理上會產生一定的排斥感,也就無法有效得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同時也無法與兒童形成心靈上的碰撞,從而失去繪本教育的意義。另外,優(yōu)質的兒童繪本會十分注意色彩的搭配和使用,例如,優(yōu)質繪本多會采用明亮的顏色作為圖畫的基礎色調,如亮紅色和亮黃色等。即便是在表達悲傷情感時,也會選擇冷色進行渲染,但是通常會融入一些明亮的暖色,用以象征美好和光明,以此幫助兒童建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二)兒童繪本中色彩的表達方式
兒童繪本中色彩的表達方式豐富多彩,就以《不可思議的旅程》繪本為例,簡單的分析色彩中所包含的情感。此篇繪本將小女孩的經歷作為故事主線,故事中就運用到了眾多的色彩,并且體現出了不同的情感。例如,繪本的封面向讀者展示出,一個小女孩乘坐一艘紅色的小船,手中拿著紅色的畫筆,正在駛向一座藍綠色的城堡(圖一)。在分析封面圖畫內容時,就可以體會到豐富的情感,如藍綠色的城堡,此處為城堡搭配藍綠色,可以增添神秘的感情色彩,從而為整個故事做好鋪墊。又如在圖畫中顯示,小女孩獨自一人坐在灰色的建筑物外正在發(fā)呆,此處將建筑物繪制成灰色,可以展示出小女孩的孤獨的情感,進而完美的引出下文中的,媽媽邊打電話邊做飯、爸爸專心地看著電腦、姐姐專注地打著游戲,以此更加凸顯出小女孩孤獨寂寞的情感。《不可思議的旅程》繪本中所涉及的色彩較為單一,除了小女孩手中的道具是紅色的,其他事物多以灰色渲染,足以顯示出小女孩內心的壓抑情感。
結語:綜上所述,在兒童繪本中色彩所表達的情感極為豐富,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還有助于幼兒的情感養(yǎng)成。此外,兒童繪本的內容應該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色彩情感,以此通過簡單生動的圖畫將故事或者主體展示給兒童,從而有效得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使兒童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另外,兒童繪本在色彩表現上,要進行合理科學的搭配,并且還要根據故事和主體的內容,采用與之相應的基礎色調,進而完美的突出繪本內容所包含的情感。
參考文獻:
[1]朱芳慧,楊鋒. 運用兒童文學插畫提高兒童審美能力[J]. 教育導刊. 2016(09)
[2]汪斌.淺析審美能力提高的意義[J]. 改革與開放. 2013(24)
[3]佘慧莉,史啟新.論兒童繪本的色彩愉悅感[J].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
[4]宋暖.兒童繪本中角色造型特點的研究[J]. 青年文學家. 2013(20)
[5]畢凌霄.兒童繪本的教育功能探析[J]. 韶關學院學報. 2013(07)
[6]馮媛媛.繪本對兒童情感教育的影響及其理論依據[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9(02)
作者簡介:
徐迪(1983.4),女,漢族,籍貫: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藝術學院設計系,北華大學教師,講師,碩士學位,專業(yè):設計學,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與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