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改琴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茶埠初級中學,甘肅 定西 748403)
人文,簡單來講就是指人與文化,但是它的內涵卻是非常廣泛的,不僅包括情感、意志,同時還包括思想觀念。語言學科作為一種語言文字的教學課程,具有非常濃厚的人文性,主要表現在關于語言文字的理解會因人而異,會由于人的心情、思想、閱歷的不同而不同?!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切景語皆情語”生動地反映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學科人文性的挖掘,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給予充滿人文性的關懷,喚醒學生的人文需要,促使學生得到人文性的自由發(fā)展,營造充滿人性關懷的初中語文課堂。
語文學科是人文社會學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因此,為實現學生人文意識的培養(yǎng)、構建充滿人文氣息的初中語文課堂,首先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教學。
從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初中語言教學不僅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更需要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提升、愛國主義理念的確定及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的形成,這與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與穩(wěn)定息息相關。
從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來看。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很多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它們不僅具有優(yōu)美、華麗的辭藻,同時更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和意識觀念,具有濃厚的人文性。尤其是一些古詩、古文更是折射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璀璨光芒。因此,這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教學內容中人文內涵的挖掘,對學生進行人文意識的教育。
從初中語文的教學方式來看。語文是進行語言文字教學的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從最基本的語言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從文章中的語言、文字中進行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揣摩,從而得到人文意識的培養(yǎng)。同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名言警句、佳詞妙句的積累與摘抄,在增強學生知識積累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底蘊。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知識增長、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還可以表現為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民主、自由、自主的教學氛圍,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應首先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貫徹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策略的確定和選擇,使學生真正能學到自己想學的內容。其次教師還應注重營造民主、自由、自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內,可以進行自主學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對教師的觀點提出質疑,并通過與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進行思維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使學生感受到初中語文課堂的人文氣息。
構建充滿人文關懷的初中語文課堂,還應從教師的人文作用入手。這就需要教師首先應注重自身與學生之間位置關系的科學調整,放棄以往的課堂主導地位,將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并“蹲下來”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逐漸消除面對教師的緊張情緒,在師生互動中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其次,教師還應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一方面通過溝通交流,教師會更加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及性格特點等,從而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與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從而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學生的學習漏洞進行查漏補缺,實現最為有效的知識鞏固和延伸。
最后,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人文性還可以顯著表現在教師對學困生的態(tài)度方面。在初中教學中,學生之間由于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方面的不同,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學習方面的差異,針對這種差異,教師應采取承認并尊重的態(tài)度,對于后進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幫助。通過認真分析形成后進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轉化策略和教學策略,在因材施教式的教學方式中,實現后進生的有效轉化,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踐性教學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形式,它不僅豐富了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形式,更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語文學科的人性內涵,從而受到人文意識的教育。首先,教師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感受。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的教學活動,這樣使學生在準備的階段,對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態(tài)、神態(tài)動作進行揣摩,從而加深了對課文思想情感的體會和感悟,感受到文章中的人文內涵。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開展具有人文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紅色教育資源,組織學生進行博物館的參觀或到烈士陵園內進行掃墓,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同時還可以結合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如重陽節(jié),帶領學生到敬老院獻愛心,陪老人聊天、幫老人理發(fā)等,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孝道及敬老意識的教育。
課堂評價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自信心的建立、良好班風的構建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也應充分體現人文性。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時,以積極、激勵性的話語為主,對于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應給予表揚,對學生出現的暫時性退步給予及時的激勵。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給予自己的人文性關懷,更能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聲中樹立自信,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核心,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意識教育、給予學生人文關懷的重要陣地。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對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人文性進行深入的挖掘,并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體現,從而有效構建充滿人文關懷的初中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