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東,周小燕,雷 軍
(麗水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科,浙江 麗水 323000)
學齡前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旺盛時期,膳食營養(yǎng)是否充足合理,不僅對童年期的體力、智力有直接的影響,而且對成年后身體素質和疾病的發(fā)生都有重要的影響[1]。托幼機構帶量食譜通過平衡膳食能供給兒童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保證兒童每日營養(yǎng)素按比例攝入。為了解麗水市托幼機構兒童膳食營養(yǎng)水平,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采取相應措施,改進膳食供給質量,本研究進行本次調查并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2018年5月,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麗水市九縣(市、區(qū))各級托幼機構92所,對其一周5天帶量食譜分析,其中省一級托幼機構14所,省二級托幼機構36所,省三級托幼機構33所,未評級托幼機構9所。
1.2 評估方法
1.2.1 膳食評估 采用5日稱重結合記帳法,分手工和專業(yè)營養(yǎng)軟件計算方法。營養(yǎng)分析軟件為西安聰慧管理軟件公司《幼兒園食譜營養(yǎng)分析軟件》和南京漢之陽信息技術公司《智慧樹幼兒園營養(yǎng)保健軟件》。兒童熱量和蛋白質平均攝入量全日制托幼機構應當達到膳食營養(yǎng)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的80%以上,低于80%為不足,熱量超標20%易引起體重過重;維生素A、B1、B2、C及礦物質鈣、鐵、鋅等應當達到DRIs的80%以上;熱量營養(yǎng)素來源的合理分配:蛋白質供給的熱量占總熱量的12%~15%,脂肪占30%~35%,碳水化合物占50%~60%;動物性蛋白質和豆類蛋白質應占蛋白質總攝入量的50%,如動物性蛋白質達到白質總攝入量的50%更好[2-3]。
1.2.2 體格評價 收集樣本機構兒童體檢資料共19 590份進行回顧性分析。肥胖指體重超過同性別、同身高參照人群值的2個標準差(2SD)以上。營養(yǎng)不良包括消瘦、低體重、生長遲緩。消瘦是指體重低于同性別、同身高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以下;低體重是指體重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以下;生長遲緩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以下;以血紅蛋白<110 g/L為貧血診斷標準[4]。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由于調查中托幼機構的每日餐次不統(tǒng)一,不能對人均攝入量進行比較,只作占推薦攝入量DRIs的比例進行達標率分析。運用Excel軟件進行數(shù)據的錄入和整理,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營養(yǎng)素達標率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兒童膳食中熱量及各項營養(yǎng)素達標率情況 本次調查的92所托幼機構兒童膳食中,熱量平均達標率低,僅為31.5%,超標率達18.5%,未達標率為50.0%。其中蛋白質和維生素A、B1、B2、C及礦物質鈣、鐵、鋅等應平均攝入量均低于DRIs的80%。見表1。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產熱營養(yǎng)素供熱比例不合理。蛋白質達標率最高52.2%,脂肪超標率最高56.5%,碳水化合物未達標率最高56.5%。見表2。
表1 92所托幼機構熱量營養(yǎng)素來源比達標情況[n(%)]
表2 92所托幼機構三大宏量營養(yǎng)素供熱比的達標情況[n(%)]
2.2 各級托幼機構膳食達標率的比較 本次調查不同級別托幼機構膳食達標率中,優(yōu)質蛋白質、脂肪供熱比、碳水化合物供熱比達標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優(yōu)質蛋白質達標率最高的是省二級托幼機構(100%),脂肪供熱比中達標率最高的是省一級托幼機構(50.0%),碳水化合物供熱比中達標率最高的是省一級托幼機構(64.3%)。見表3。
表3 各級托幼機構膳食達標率的比較[n(%)]
2.3 各級托幼機構供給食物多樣性比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里提出2歲以上健康人群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5]。本次調查1日供給12種以上的幼兒園6所,占6.5%;5日給供25種以上34所,占37%。不同等級園所在1日供給種數(shù)、5日供給種數(shù)上存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省一級園所在1日供給≥12種中占42.9%,明顯高于其他等級園所的比例;省一級園所在5日供給≥25種中占71.4%,明顯高于其他等級園所的比例。見表4。
表4 不同等級托幼園所供給食物種數(shù)比較[n(%)]
注:*采用Fisher’s精確檢驗。
2.4 生長發(fā)育體格檢查指標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92所托幼機構共19 590名兒童體檢出中重度營養(yǎng)不良178人(0.9%),肥胖癥263人(1.3%),貧血547人(2.8%)。不同等級園所在患貧血、中重度營養(yǎng)不良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患肥胖癥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省一級、三級園所兒童患肥胖癥比例1.8%、1.4%,明顯高于未評級園所兒童肥胖癥比例(0.6%)。見表5。
表5 不同等級托幼機構兒童生長發(fā)育主要指標達標率比較[n(%)]
本次調查顯示,麗水市各縣各級托幼機構膳食營養(yǎng)素攝入達標率總體偏低,熱量達標率僅為31.5%,低于劉霞等[6]、林麗華[7]、王琦[8]研究的兒童膳食熱量平均達標率。其中蛋白質和維生素A、B1、B2、C及礦物質鈣、鐵、鋅等應攝入量均低于DRIs的80%。學齡前兒童每周5天在園,1年中約有9個月在園內就餐,托幼機構的膳食供給狀況直接關系學齡前兒童的營養(yǎng)狀況和生長發(fā)育[9]。結果顯示,麗水市學齡前兒童膳食營養(yǎng)素攝入達標率低明顯突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產熱營養(yǎng)素供熱比例不合理。究其原因,可能為托幼機構沒有配備專職相關專業(yè)的保健員和營養(yǎng)師,只有個別大型或公辦幼兒園聘任營養(yǎng)師進行專業(yè)指導。不少幼兒園沒有從本園的實際出發(fā)進行營養(yǎng)素攝入量的計算,其配餐缺乏科學指導、監(jiān)督和管理。
本研究結果提示,不同級別托幼機構在優(yōu)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供熱比、脂肪供熱比達標率上,省一、二級托幼機構最優(yōu),其它指標達標率沒有顯著差異。學齡前兒童胃容積小,咀嚼和消化吸收能力仍較差,但生長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素量大,故應提供高營養(yǎng)密度,給予易咀嚼的膳食,在烹調方式上,宜采用蒸、煮、燉、煨等,盡量少用油炸、烤、煎等方式[10]。研究顯示,樣本地區(qū)日供給和周供給食物品種數(shù)低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5],省一級托幼機構在1日供給數(shù)符合要求的僅占42.9%。各托幼機構食物種類普遍過于單一,肉類、胡蘿卜等多見,魚類貝類等較少。不同等級托幼機構在供給食物多樣性方面也存在差異性,省一級托幼機構略好于其它等級托幼機構,故今后在食物供給多樣性方面均有待提高。此外,膳食營養(yǎng)素達標情況結果顯示,不同等級的托幼機構未有明顯差異,省一級、二級托幼機構的膳食營養(yǎng)管理仍需進一步提高。
樣本地區(qū)兒童體檢結果顯示,營養(yǎng)不良、肥胖癥、貧血發(fā)生率分別為0.9%、1.3%、2.8%。與浙江省嵊州市俞興華[11]及溫嶺市林曦[12]調查結果相比,肥胖癥發(fā)生率略低,且低于我國9個城市0~7歲兒童超重、肥胖的檢出率[13]。此次調查的學齡前兒童營養(yǎng)性疾病發(fā)生率總體較低,但不排除可能受調查機構的選擇偏倚、入組人群的正態(tài)分布差異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