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莎莎,余 佳,楊 林
(臺州恩澤醫(yī)療中心(集團)路橋醫(yī)院 腫瘤科,浙江 臺州 318050)
肺癌是老年群體高發(fā)腫瘤,當前針對該病所采取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切除癌腫、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進而最大限度地達成抗癌成效?;熓钱斍跋鄬ΤR姷闹委煼伟┡e措,由于化療藥物進入人體將對靜脈等軟組織造成破壞性影響,故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成為反復多次穿刺靜脈的有效規(guī)避方案,但患者的置管處皮膚極易發(fā)生皮膚炎性感染和靜脈炎。由于肺癌患者需接受周期性治療,而在化療間歇期出院可能進一步增加患者對院外PICC置管維護的內心焦灼情緒。因此,本研究對接受PICC置管的化療間歇期老年肺癌患者開展家庭賦權管理策略,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PICC導管維護水平,從而提高個體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腫瘤科處于化療間歇期老年肺癌患者122例,其中2016年3月—2017年2月62例作為對照組,2017年3月—2018年2月60例作為研究組。納入條件:未存在自身免疫系統(tǒng)性疾患;至少有1名家屬陪護在患者身邊,且至少為患者提供不少于6個月照護;陪護家屬均配備一部手機設備,且有微信使用習慣。排除溶血與凝血功能異常、伴有PICC置管禁忌證、出院時經各項檢查發(fā)現伴有PICC并發(fā)癥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信息經統(tǒng)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對比
1.2 護理 所有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PICC維護?;颊叱鲈寒斕欤o士告知患者下次化療來院復診的具體時間,并對其開展相應的癥狀管理和臨床護理。出院時,為其發(fā)放復查時間表,并留下聯(lián)系方式,方便電話隨訪。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接受家庭賦權管理策略護理.
1.3 家庭賦權管理
1.3.1 強化健康教育 在化療間歇期,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家庭賦權管理培訓,護士需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全方位評估,并與其商定培訓時間和地點。護士借助口述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PICC導管維護的系統(tǒng)化知識框架,幫助其內化相關理論知識,培訓內容包括PICC導管維護知識、用藥建議、飲食指導以及并發(fā)癥護理等。當患者處于化療間歇期需出院時,護士應將涉及PICC導管護理所需的相關資料予以整合,還需根據臨床照護規(guī)范羅列出PICC換藥的流程表,發(fā)放化療間歇期的照護時間表,讓患者及家屬共同對照流程表開展家庭照護。讓患者、家屬與護士三方共同交換聯(lián)系方式,以便院外溝通的及時性。當患者再次來院接受化療時,則需要陪護家屬一同到達現場,由護士在旁督導,讓家屬為患者開展PICC置管照護,對其存在的錯誤舉動予以糾正和認知強化。
1.3.2 微信平臺教育 在患者出院之前,建立PICC置管微信群,每一位研究組家屬加入該群。群管理人員由護士、護士長及臨床醫(yī)師共同組成,經過相應培訓及考核后確定小組成員,由護士長負責。定期在群中發(fā)送PICC置管期間導管維護知識、用藥建議、飲食指導等內容,更新的內容由小組成員確定,經護士長審核無誤后發(fā)送。每天20:00—21:00 為互動時間,患者及家屬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對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咨詢,每日都會有醫(yī)務工作者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解答。
1.4 評價指標
1.4.1 不良事件 在出院后4個月末,統(tǒng)計化療間歇期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包括靜脈炎、感染、導管阻塞、形成血栓、導管脫落、皮膚過敏。①靜脈炎:若穿刺部位出現痛感,且穿刺處皮膚呈現出紅腫熱痛等多種表現時,則判定為1級靜脈炎;若穿刺部位出現痛感,且局部伴有穿刺皮膚紅腫,以及靜脈表現出條索狀變化,則判定為2級靜脈炎;若穿刺部位出現痛感,患者除了上述癥狀外,亦可觸摸到靜脈硬結,則判定為3級靜脈炎。[5]②導管相關性感染:對PICC導管留置處皮膚的導管出口處抽取少許血液或分泌物,進而開展實驗室生化檢測,以進一步明確是否伴有病原菌生長。感染者的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硬結或出膿等,且感染處面積應在2 cm以內。③導管阻塞:在輸液進程中,出現輸液速度變緩或終止的情況,且通過回抽操作無法抽到血液或無法有效沖管。④血栓形成:患側表現出局部腫脹,肢體肌肉亦出現明顯酸痛,經B超檢查證實存有血栓。⑤導管脫落:在輸液進程中,導管連接處與連接翼出現藥液滲漏。⑥皮膚過敏:患者皮膚可表現出過敏性反應,可出現刺痛、瘙癢,且會出現大范圍丘疹。
1.4.2 生活質量 比較兩組患者出院時及出院后4個月末的生活質量。采取SF-36量表開展測評,該量表涵蓋4方面維度,共計36項條目,每個維度各9項條目,每項條目采取0~10分評分法,各維度分值為0~9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佳。
1.4.3 PICC導管維護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PICC導管留置時間、貼膜更換次數、護患電話交流次數。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22.0軟件對納入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分析計量資料,采取χ2檢驗分析計數資料。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 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n)
2.2 患者PICC導管維護情況 研究組PICC導管留置時間、貼膜更換次數少于對照組,護患電話交流次數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患者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生活質量 出院時,研究組患者的SF-36量表得分為176.2±10.3分,對照組為178.5±10.4分,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227,P=0.222)。出院后4個月末,研究組SF-36量表得分為315.5±13.2分,對照組為196.3±8.4分,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9.289,P<0.001)。詳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PICC導管維護情況對比
表4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注:與各組自身干預前相比,*P<0.05。
PICC置管是老年肺癌患者極為常見的化療給藥渠道,因為這類群體需長期接受治療,若反復更換給藥靜脈,將導致靜脈出現損害,甚至壞死。但是,化療是周期性療程方案,勢必涉及給藥間歇期,這將導致患者需長期帶管回家休養(yǎng),若在該期間出現自護不當或者院外導管維護困難的情況時,則將引起導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6]。老年肺癌患者在出院后的生存環(huán)境必定涵蓋整個家庭成員的照護氛圍,因此,充分激起所有家庭成員的疾病參與度,幫助個體在認知架構上產生正確的自我認知意識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诖?,從政府層面的視角觀點指出,對于個體的診療照護應當構建以醫(yī)院為支撐面,強化居家照護的家庭成員參與式護理體系,這能有效提升醫(yī)院對患者的長期性照護能力,進而將診療服務延伸至家庭及社區(qū)層面[7]。
家庭賦權管理策略與近年來全新的醫(yī)學理念相呼應,從居家視角著手的家庭賦權管理策略逐步成為醫(yī)療領域的新寵,這個方案能充分激起患者及其家屬在參與導管維護中的積極性,并能在動手實踐中糾正既往所存在的錯誤行為和認知,這對其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明顯幫助[8]。本研究旨在通過家庭賦權管理策略實現PICC導管維護網絡的搭建,從而降低相關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ICC導管留置時間、貼膜更換次數少于對照組,且干預后的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家庭賦權管理策略降低了PICC置管患者的導管相關不良事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PICC的后期維護一直是醫(yī)療界的照護難題,而充分調動家屬的參與力度,構建醫(yī)院-患者-家屬的一體化參與方式,能保證患者在院外仍能獲得連續(xù)性及一體化照護,不僅能減輕其內心對出院后自我照護的恐懼與擔憂,更是能提高其對PICC置管的管理水平,為后續(xù)化療奠定堅實的基礎。該護理模式能幫助患者及家屬重視日常操作細節(jié),借助多項細致性及科學性操作,保證各項操作均得以規(guī)范完成,避免意外事件的發(fā)生。伴隨著家庭賦權管理策略的推進,能有效完善院內及院外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借助家屬的反饋,能幫助護士及時發(fā)現問題及做好各類問題的妥善處理,這亦是保證各項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的前提,從而形成良好的質量規(guī)控體系[9-10]。
綜上,對于處于化療間歇期老年肺癌患者來說,家庭賦權管理策略能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亦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