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教學不同尋常,帶來了變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最好契機。疫情所帶來的學習場所的改變以及學習方式的改變,都在告訴我們教學模式必須要變。那么,如何變、怎么變才是真正地為學生著想?疫情期間,恒大名都小學環(huán)宇校區(qū)在楊艷玲校長的指導下,一場全新的教學模式拉開序幕。
推送學習任務清單,撬動旋轉課堂。經歷了線上教學第一周的慌亂、緊張以及忐忑后,老師、學生和家長都已適應了線上教學的模式。在線上教學的第7周,學校為了把每周的學習目標和作業(yè)能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給家長和孩子,準備先從一年級開始推行學習任務清單。
學習任務清單怎么設計,怎么把握,一年級的4位老師不畏困難,通過線上會議一次次的研討,群策群力終于呈現(xiàn)出了一年級第7周的學習任務清單。當這份清單在班級群里發(fā)布之后沒幾天,家長們一致反饋良好。學習清單列出來之后,孩子們一項一項地完成相應的任務,一項一項地劃掉,便于家長的管理,同時也便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正如一年級的陳詩語媽媽說道:“以前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去給孩子復習,有了老師們發(fā)布的學習任務清單頓時有了方向,也輕松了不少。”老師們也享受到這樣的付出帶來的回報。
開展線上教研,聚焦旋轉流程。老師們?yōu)榱颂岣呔W上授課的效率,為了更好地探究線上授課的新教學模式,在“停課不停學”的第9周就開始了網上教研。線上磨課,線上聽課,線上研討, 一個個流程走下來,雖然花費了老師們很多的休息時間,但這樣的線上教研為廣大老師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
五年級的楊勇老師講了一節(jié)《楊氏之子》線上公開課之后,在磨課中呈現(xiàn)了自己的預習設計,老師們紛紛就線上教學的特點提出了自己的中肯建議。語文組組長劉雙老師則在公開課之前發(fā)布了網絡教學效果觀察表,每位老師帶著各自的任務去聽課。
“教研開展得很實在,大家討論也充分,記載也翔實??墒且还?jié)研討課要形成一個共識:整個流程中哪些地方可推廣,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后推廣,如何改進。哪些地方要舍棄,用什么來替換舍棄內容?!睏钚iL也對語文組的教研給了高度評價。
在楊校長的專業(yè)指引下,數(shù)學教研就更加向前一步了。網上復習課,對我們每位老師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通過一年級數(shù)學教師劉肖媛老師和周海榮老師的線上復習課的教學和數(shù)學組老師的研討,環(huán)宇校區(qū)低段網上教學的模式就正式出爐了。
精選品質微課,提高學習質量。學校教師平均年齡偏大,信息技術水平有限,以前要求老師們用微課輔助教學困難重重,資源難找,自己又不會做。但在疫情期間各大教學平臺供老師們免費使用,多種教學資源供老師們去選擇下載。有了老師們前期對線上教學的鉆研,對現(xiàn)上教學導學案的精心設計,有了各種免費資源的輔助,環(huán)宇校區(qū)的教學變革一步步趨向成熟。
教師整合多種資源精心備課,在課前為學生提供一周學習任務清單,每節(jié)課都設計了預習前置題,并在教學前和教學中適當?shù)匾梦⒄n,以促進教學達到理想效果。學生課前通過微課學習知識,并通過練習內化知識;課堂上,教師答疑解惑,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基于疫情,面對現(xiàn)實問題,學校校長和老師們積極采取措施,抓住教育變革契機,進行一系列的教學變革,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無論前面的路多么坎坷,我們都將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責任編輯/周小益